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降低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的危害,提高设施大棚生产应对暴雪灾害能力。采用陕西省渭南市11个气象站1971-2016年的积雪日资料,2000-2016年降雪资料,降雪对设施设施大棚危害的灾情资料,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基于ARCGIS对渭南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的危害进行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历史上出现的对设施大棚危害严重的4次暴雪天气为极端气候事件,出现概率为0.24次·a-1。虽然暴雪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对设施大棚造成的灾害严重,损失巨大。渭南市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危害的高风险区在华州、大荔和韩城,白水、澄城、合阳、潼关相对较低,其它县市区为中等风险区。未来积雪日是减少的趋势,对设施大棚是有利的,可以降低暴雪压塌设施大棚的风险。分析表明,暴雪的危害与出现时段关系最为密切,暴雪总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11月份和4月份的暴雪对设施大棚影响最大,主要是由于11月份和4月份均处于季节转换期,降雪量往往较大,设施大棚前期温度高,暴雪过程出现后,气温起伏大,设施蔬菜大棚对于暴雪的防御心理准备不足,防御措施跟不上造成的。11月份突然遭遇暴雪,对秋延设施蔬菜影响较大。建议设施大棚主要种植区域华州、大荔和韩城要高度关注4月和11月份的暴雪天气,在气象部门发出暴雪预警后,设施大棚要做好清理棚膜积雪工作,同时做好设施大棚保温工作。气象部门提高对暴雪的预报预警水平,农业部门加强设施大棚清扫积雪管理,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草莓大棚栽培生长、产量和同期青浦区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草莓大棚内10 cm高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在晴天天气下比青浦区气象站分别高4.9℃、14.3℃和2.3℃,在多云天气下分别高5.2℃、15.1℃和1.7℃,在阴雨天气下分别高3.0℃、7.5℃和1.9℃;大棚草莓的农业气象灾害在繁苗期和移栽生长期是高温、暴雨和热阵雨,在开花收获期是连阴雨、暖湿天气、低温冻害、高温、大风和暴雪积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为青浦地区草莓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浙江省设施农业的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主要气象灾害,初步探讨了设施农业对台风、雪灾及低温或高温等不利天气的避灾抗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设施农业现状及避灾抗灾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要概述了浙江省设施农业的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主要气象灾害,初步探讨了设施农业对台风、雪灾及低温或高温等不利天气的避灾抗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5—2016年秋冬季,济宁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其间阶段性出现大范围的连阴雨、暴雪、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或接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2015年11月济宁连续出现寡照、连阴雨、暴雪、低温等农业气象灾害,使正值分蘖和生根高峰期的冬小麦根蘖生长普遍不协调,次生根条数普遍偏少;设施农业棚内瓜果蔬菜大部分受冻,产量较往年减少50%,同时暴雪造成大棚垮塌;2016年1月22—24日的低温,使全市小麦叶片不同程度地出现一级冻害,叶片1/3~1/2受冻青枯,部分主茎受冻死亡。  相似文献   

7.
丹阳市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江苏省南部,处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属海洋性气候,并且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区域气象要素年际变化大,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雷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台风、暴雪等。本文利用当地1954—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根据气象灾害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并对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个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宣城市2007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南北少,中间多;入梅、出梅期偏迟,梅雨量较常年偏少。全市年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气象灾害较多,洪涝、台风、高温、干旱、风雹、雷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7月10日、10月7~8日暴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除此之外,降水时间分布比较均匀,农业方面收成较好,气候上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9.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貌复杂,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汛期5~9月更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时期,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常常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湖北省气象局从2011年汛期开始每周召开一次决策气象服务会商会,会商会在近些年的重大灾害天气发生前即开启了各部门的联动服务,为减轻或避免一次次灾害损失,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松平  娄伟平  吴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07-3209,3211
2005年先后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4个强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省.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和诱发的气象次生灾害,给该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死亡失踪67人,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针对台风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浙江省1953~2007年气象资料和景宁县2003~2007年小水电灾害损失数据,分析浙江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对农村小水电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小水电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梅汛暴雨、雷暴和冰冻,其中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最后,就农村小水电气象灾害防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近5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南洞庭湖区水产养殖、特别是特种水产养殖的主要气象灾害,依次为洪涝灾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灾害、大风灾害、以及强对流性天气下易产生的高温缺氧泛塘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气象工作者应加强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加强短期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帮助渔业生产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及时组织防御气象灾害,同时提出加强设施渔业生产建设,加强渔业生产的灾害保险的建议,以尽量减轻渔业生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度(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偏高;浙北大部地区和浙中南年降水量偏多;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偏少。雨雪冰冻、倒春寒、连阴雨、暴雨、夏季高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属正常略偏差年景。冬春季以及梅雨期间雨雪冰冻影响大,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出梅后光温水条件正常,阶段性高温和台风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白丽芹 《北京农业》2011,(36):131-132
2009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严重时可造成农业损失惨重,低温冻死一部分越冬虫害及虫卵,降低来年病虫害发展趋势,但造成了一部分冬小麦冻害和分蘖不足,苗情较差,对其产量基本无影响;降雪早致使未能及时收获的露地蔬菜受冻,积雪过重压塌损坏一部分蔬菜大棚和食用菌棚等设施,导致大棚蔬菜受冻,还造成牲畜、家禽圈舍倒塌,砸死砸伤家畜。因此,提高农业气象灾害认识,加强灾害性天气防御和应对,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宣城市2006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宣城市2006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发现,2006年该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东北部多于西南部,梅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该市年平均气温偏高;气象灾害较多.洪涝、台风、高温、干旱、风雹、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经常发生,尤其是风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极端天气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较大,但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收成比较好,气候属中等年景.  相似文献   

16.
2017年2月20—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雪、降温天气。此次降雪过程预报准确,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及时,各级领导组织防范有力,各级气象部门预报服务积极跟进,没有造成严重的灾害。本文从暴雪过程特点和成因、预报服务的组织落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部门联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思考了暴雪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暴雪及其他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昊宇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154-157,168
利用2018—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类型占比前6位的分别是:雷电、大风、暴雨、大雾、道路结冰和高温,占气象预警信息总发布量的88%.(2)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有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冬季道路结冰、大风和大雾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夏季雷电、暴雨和高温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春、秋季是过渡季节;(3)全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中,红色预警占1.7%,橙色预警占17.4%,黄色预警占57.2%,蓝色预警占23.67%.红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暴雨、大雾、高温、森林火险、台风和暴雪,橙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高温、暴雨、大雾、雷电、冰雹和道路结冰.(4)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特征符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8.
气象灾害会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和调节天气状况,降低灾害风险和减轻灾害损失。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预防洪涝灾害、控制风暴和台风、减轻冰雹危害、增加干旱地区的降水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提高气象监测能力、增强天气预报精准性、提高气候模拟和预测能力、建立健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措施,以期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轻气象灾害对海南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对海南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防御应对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台风、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和高温热害等都严重影响海南的农业生产;各种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预警和生物技术研究,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促进海南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