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拟为蒽衍生物,醛类和苯甲酰氯的Diels-Alder反应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应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B3LYP16-31G(d,p))理论,对蒽和环戊二烯酸酐化合物Diels-Alder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反应中所涉及的碳碳键生成与断裂是协同过程;环戊二烯酸酐化合物平行接近蒽,使得轨道最大重迭。反应符合前线轨道理论;反应是放热的,与实验结果一致;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之量子化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分子结构观点探讨有机污染物分子生物降解性及降解途径。方法 用量子化学CNDO/2法进行计算。结果 得到了:①十余种苯及其衍生物分子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量;②氯代苯系列化合物分子整体稳定化能;③苯及六氯苯二组相关化合物的Mulliken键级。结论 六氯苯在理论上也是可被生物降解的,但因它的分子整体稳定性大,故降解性能较差;并推断它的降解是通过四氯邻苯二酚的途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能级偶极耦合的两个纠缠原子通过多光子相互作用与双模腔场进行耦系统中原子纠缠的演化特性.分析表明,两个原子之间的纠缠具有不规则演化特性,原子的纠缠与两原子的初始状态、偶极作用、叠加态参数以及跃迁光子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GGA+U方法研究了YMn2 O5的能带结构、态密度、Mullik-en电荷布居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YMn2 O5为间接带隙半导体,理论禁带宽度为0.927 eV;电荷密度图和布居分析可知,YMn2 O5为离子和共价兼有的化合物,Mn 3d轨道与O 2p轨道发生了sp3轨道杂化,易...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多种车辆与轨道垂向耦合振动简化模型的求解原理,提出一种采用Timoshenko梁的简化模型和仿真方法,并给出运用这类模型模拟现场试验的结果。模型可为研究高速重载条件下的机车车辆转向架和轨道零部件的中低频响应及结构参数优化提供某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地震响应规律,建立考虑轨道约束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一体化仿真模型。以某3-32 m简支梁桥+(72+128+72)m连续刚构桥+3-32 m简支梁桥为例,分析轨道约束对桥梁-轨道系统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地震波水平输入角度参数对地震响应影响,探讨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系统纵向受力和变形规律。研究表明:纵向地震响应下钢轨承受较大应力,呈"双菱形"分布,竖向激励对钢轨地震力和下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随着地震波水平输入角增大,钢轨纵向应力减小,墩顶水平力、墩底剪力、墩顶水平位移均表现为顺桥向减小而横桥向增大;钢轨能增强桥梁整体性,对抗震性能提升有利;轨道结构能减小简支梁桥墩顶水平位移及墩底剪力,对连续刚构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方案设计阶段轨道客车吸能系统的快速设计,基于LS-DYNA的碰撞接触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应用刚体和非线性弹簧相结合的客车碰撞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列车重量、吸能元件的压溃力、可用压溃空间等输入参数,快速分析轨道客车的碰撞能量.采用该方法研究两列6辆编组地铁列车以25 km/h相对速度碰撞的能量分配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列车吸能系统能量分配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将列车的每节车厢简化为15自由度的动力系统,由拉格朗日方程导出其振动微分方程,将轨道梁简化为欧拉梁,基于能量法和车辆与轨道梁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车辆和轨道梁耦合运动控制方程,研究了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动力特性。计算了列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时轨道梁的动力响应,并比较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车速对轨道梁挠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较大,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大,在40~50 km.h-1处出现最大值,之后随车速增大反而减小;轮胎模型与轨道表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函数对轨道梁横向响应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使计算误差增大。  相似文献   

9.
准确确定辗扩力和辗扩力矩(统称为力能参数)是大型环件热辗扩模具设计和设备选择的重要依据。采用热力耦合三维弹塑性显式有限元法,从变形区当量形状参数角度,研究并揭示了工艺参数对钛合金大型环件热辗扩成形中力能参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增大驱动辊转速n_1或环件初始温度T_0均有利于力能参数的减小和环件咬入变形区。  相似文献   

10.
为简化系统结构和提高能量利用率,从轨道电磁发射的基本原理和整体系统出发,对现有的2种典型轨道电磁发射方式——分散馈电型轨道电磁发射和分段轨道型电磁发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轨道电磁发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全系统建模仿真.新方案采用三维排列轨道结构,改变了电源与轨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减少了电路开关.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方案提高了整体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为简单型轨道电磁发射系统能量利用率的3倍,从整体上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小了储能模块的封装体积.  相似文献   

11.
影响城市交通的土地开发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恒  周娟 《城市交通》2006,4(4):26-31
试图用经济学原理探讨城市土地开发中,开发商忽略土地开发带来的交通拥堵,而仍旧在地块上进行高密度土地开发的原因,进而解释为什么市场规律在调节土地开发强度上是无效的;同时分析政府现行的土地开发管制政策的效用,探讨现有做法的局限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长期不利影响;在分析企业和政府两方面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可能的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手段,即政府实行将土地开发带来的外部效应(交通拥堵)内在化的政策,通过市场调节企业土地开发行为,来达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目的。最后,分析内在化政策的适用性和制约因素,指出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浙江省高职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生的闲暇生活具有以下特征:闲暇时间充足,闲暇时间主要消耗在娱乐活动上;闲暇活动表现出从众效应,活动空间狭小,闲暇设施缺少,活动结构以消遣娱乐型和闲呆型为主;闲暇技能具有大众化;对闲暇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不高,对闲暇生活价值的认识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和实践基地.情境认知理论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塑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语言知识得到积累.本文基于对本院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第二课堂面临的问题,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建议,以真正发挥第二课堂在英语教学、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情感和意志因素对于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学习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积极的情感和意志能给学生的学习注入生气和活力,对学习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的而克服困难和障碍的主观条件。当这些非理性因素和学习活动发生共鸣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会受到情感和意志因素的激化而激发学习动机,其外在表现就是学习主动性。否则,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是机械的、低效的。  相似文献   

15.
赣南红层滑坡分布规律的映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赣南地区红层滑坡及其环境背景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滑坡与自然环境及人工作用的映射关系,运用数理统计与图表分析,揭示了滑坡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区域滑坡的分布规律与形成特征,为全面研究赣南区域性红层滑坡的机理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颗粒性脑蛋白聚糖 (PG)与脑发育和老化的关系。方法 纯种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初生组、青年组和近老年组。脑组织经脱脂处理后 ,4mol·L-1盐酸胍提取各组大鼠颗粒性脑PG ,DEAE Sephacel柱层析分离纯化 ,Sepharose 4B柱层析分析其分子大小 ,双向电泳法分析其糖胺多糖 (GAG)的组成。 结果 颗粒性脑PG的提取率随增龄而降低 ;大分子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CSPG)主要存在于初生组和青年组 ;小分子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 (DSPG)的比例随增龄而增高 ,而小分子CSPG的比例则随增龄而降低。结论 颗粒性脑PG随动物年龄的增长发生一定的变化 ,与脑的发育和老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和管理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目标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他们学生事务工作目标和特点,并指出其对我国大陆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交际教学法理论基础和其三个原则的讨论,结合如何组织课堂交际活动,调整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如何进行课堂交际活动的评估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际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商务英语学生提高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以学生的任务活动为中心来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来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遵循任务型教学的开发设计原则,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作者结合自己的高职英语教学经验,探究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重型货运车辆能促进城市经济生产和物流效率,但也因显著的排放、噪声和拥堵等外部属性对城市空间品质有明显影响,对其活动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是当前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和交通管理精细化的迫切需求。基于深圳注册的12 t以上重型货车GPS轨迹数据,考虑不同类型货运车辆作业差异,提出利用统计抽样中最小样本量的观察结果确定不同类型重型货车轨迹数据出行切割阈值水平的方法;针对5类重型货车,分析出车强度和出行时段的差异性,与小客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型货车出行活动与小客车出行在时间上存在错峰特征,且夜间出行比例较高;重型货车的活动空间具有组内差异性,集装箱卡车具有显著的跨城市活动需求,更多承担中长距离运输功能,而土方车和重型罐式车更多承担本地化运输服务功能;重型货车的活动空间具有集聚特征,出行活动的节点强度具有无标度幂律分布特征;利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两类典型货车活动空间的影响因素,集装箱卡车活动与港口及交通仓储园区等物流设施呈现非线性关系,而普通大货车与工业园区等产业用地具有紧密关系。本文可以为重型货车交通精细化管理和交通需求模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