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套管开窗侧钻小眼井射孔工艺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根据套管开窗侧钻定向小眼井的特点,选择合理射孔方式,有针对性研究小套管内施工作业的可操作性。在定向或水平小眼井条件下,采用不同工艺和工具组合,将射孔枪安全送入井下发射并顺利提出井口。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的工艺性用于现场实践取得令人鼓舞的地质成果,充分证明该项工艺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尾管完井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度较大的φ139.7mm套管内定向开窗侧钻工艺,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在设计、工具、仪器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步很快。但也存在一些导致成本居高难下的问题,诸如设备不够匹配,机械钻速较低,位移大和靶区半径小的井眼轨迹控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井下复杂情况处理特别是深井和高密度钻井液井缺乏有效的工具,尾管完井工艺也还不够完善,有待同行们进一步研究解决。现就13口定向侧钻井下必φ02mm尾管完井遇到的问题,同大家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3.
4.
在钻完井及修井过程中,涠洲12—1油田储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影响了该油田的投资回收和原油产量。中根据该油田的地质情况、实际施工工艺及室内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钻井液液相侵入产生的乳化堵塞对低压、低渗油层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钻井液暂堵性能,采用防漏的一次性不压井管柱完井工艺,以及使用防漏压井液等防治措施。这一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新开发井的顺利投产、老井修井效果的提高,以及减少修井工作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对该地区同类油田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涠洲12-1油田在应用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钻进储层时,存在钻井液流变性不能满足长裸眼水平段井眼清洁要求、暂堵剂粒径分布不合理和储层保护性能差的问题。为此,通过优化增黏剂的加量和暂堵剂的粒径分布对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化。性能评价表明:优化后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具有较高的低剪切速率黏度,可以提供良好的携岩和悬浮岩屑的能力;储层保护性能优良,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抑制性能较强,泥页岩线性膨胀率仅为10%,岩屑滚动回收率高达96.48%。4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后,涠洲12-1油田水平井段未发生起下钻遇阻;表皮系数由20.0以上降为-3.0,产油量为配产的2倍。这表明,优化后的无固相有机盐钻井液能满足涠洲12-1油田水平段钻进的要求,可解决水平井段井眼清洁和储层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窗侧钻工艺是钻侧钻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开窗钻进参数及方位的选择是提高开窗速度和最终中靶的关键.本文通过对5(1/2)in套管开窗侧钻工艺介绍及侧钻效果评价分析,总结出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克亚油田的4口探井套管开窗和侧钻工艺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初步的工程技术方案,为开展套管开窗侧钻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涠洲12-1S-2井的储层特点,国内首次构建了储层保护的甲酸盐水力喷射完井液体系,其基本配方为:海水+3%防水锁剂HFS+ 2%防乳破乳剂HFR+ 2%防垢剂HFG,甲酸钾加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防膨性、防水锁性、配伍性以及储层保护性等.径向射流甲酸盐喷射液于201 1年7月在WZ12-1S-2井流一段进行了现场试应用.  相似文献   

9.
涠洲12-1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以中孔中渗和中孔低渗为主,存在多种敏感因素,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该油田储层伤害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储层保护问题的修井液技术对策.从现场应用的统计数据看,12口油井应用该修井液技术修井后产能恢复快,所有井作业均较顺利,部分油井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中WZ12-1-B8井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90%,产油较修井前高出近5倍;WZ12-1-A8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42.3%,产油能力提高36.8%.  相似文献   

10.
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结垢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涠洲12-1油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富含SO42-的注入水(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该油田中块油井结垢现象严重。所结垢为硫酸钡锶垢,硫酸钡含量约占70%,硫酸锶含量约占30%。分析了成垢机理,并对可能的7种防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注入井调剖与油井注防垢剂组合方案是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防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涠洲12—1N油田硬脆性泥页岩研究及钻井液技术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涠洲12 1N油田涠二段钻井过程中,硬脆性泥页岩的剥落掉块经常造成钻具阻卡等井下复杂情况。分析了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的理化特性,研究探讨了硬脆性泥页岩的评价方法和坍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用快速强封堵型成膜钻井液是有效抑制硬脆性泥页岩剥落掉块的根本措施。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在涠洲12 1N油田开发工程中提高钻速、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无因次PI值方法、示踪剂试井及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块优势通道发育情况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结合数值模拟相互验证,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WZ12-1油田南块涠四段低孔、低渗、低电阻率油层有效厚度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图版参数。利用目的层段测井、地质和试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综合归纳,建立起储层岩性、电阻率、孔隙度、泥质质量分数、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在该区低电阻率、低孔、低渗、高水饱油层有效厚度评价中精细地反映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特征,有效地剔除了钙质及泥质夹层、致密层、干砂层和不够标准的差油层,确定了各井油层的有效厚度,提高了测井解释和储层研究精度,为该区低孔低渗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调研渤海自营油田油井作业储层伤害情况和分析国内外各种储层保护机械措施缺陷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无阻生产定压注入集成阀,提出了井下防漏失新工艺。油田现场应用表明,所研究的油井作业储层保护机械措施降低了储层伤害,缩短了作业后含水恢复期,储层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昌13-1油田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工艺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是近年来为延长水平井防砂有效寿命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该新工艺的优化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油藏开发、钻井及完井设计方案的优化和有关工艺技术措施的配套密切相关。在文昌13-1油田A6h、A8h、A3h三口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作业中,通过控制影响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实施效果的主要环节,包括井壁稳定性控制、油气层钻开液选择、水平井轨迹和质量控制、砾石携砂液漏失量控制、砾石充填泵送方案设计和油层保护控制等工艺环节,取得了很好的防砂效果和油田开发效益。文昌13-1油田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的成功经验可为其他油气田水平井防砂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注聚开发的进行,SZ36-1油田的部分受益油井中出现了含聚堵塞物,导致了产能下降。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比分析了注聚井和受益油井堵塞物的组成,发现在所采集到的样品中,受益油井堵塞物以无机垢为主,无机垢/有机垢质量比为4.0~5.5,远大于注聚井的0.25~0.75,受益油井和注聚井中无机垢分别主要为Fe_2O_3和CaCO_3,有机垢则均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比分析了注聚井和受益井中无机垢和有机垢的成因,重点分析了受益油井堵塞物的成因:在受益油井的近井地带,酸化作业后的残酸含有大量Fe~(3+),与聚合物驱替液相遇后,液体pH值上升,形成Fe(OH)_3沉淀,氧化后即形成Fe_2O_3无机垢;驱替液中降解后的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会选择性地与Fe~(3+)通过配位作用,形成水不溶的聚合物交联物,即形成有机垢。分析结果可为注聚井和注聚受益油井的针对性解堵以及预防注聚受益油井堵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绥中36-1油田水淹层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密闭取心岩心分析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岩性、渗透性、油水总饱和度进行分区间统计,给出了一套基于统计回归的饱和度解析式校正方法,完成了SZ36-1-X井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适用于渤海油田水淹层常规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  相似文献   

18.
渤海绥中36-1油田原油消泡剂的研制与国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原油消泡剂的作用机理和海上作业对它的技术要求 ,研制了BHX 0 2水基消泡剂和BHX 0 3油基消泡剂。绥中 36 1油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BHX 0 2水基消泡剂和BHX 0 3油基消泡剂使用效果良好 ,可以替代进口产品D 30 90和EX 90 6消泡剂。目前绥中 36 1油田已实现了原油消泡剂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9.
渤中 25-1 油田沙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 25-1 油田沙河街组沙三段储层主要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现今埋藏深度为 3 300~3 800 m,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 成岩过程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形成了现今的中孔、低渗储层。 沉积背景和成岩演化控制了该区沙三段的储层物性。 重力流沉积背景导致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杂基含量高;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强压实、强胶结和弱溶蚀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物性。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在近端扇砂体内,因此,近端扇为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