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范敏  唐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18-182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 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感染率为4.07%。血液科、ICU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个科室出院人次仅为全院的6.82%,感染人次占全院的32.66%,感染例次占全院35.1%(244/69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例次的58.56%(407/695),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11.51%(80/695)、泌尿道10.94%(76/695)和胃肠道感染9.78%(68/69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创伤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外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院内感染严重威胁着病人的康复 ,已经成为医院日益突出的问题 ,为了深入探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我们对西安某军队医院 2 0 0 0年 3 5 7例院内感染病历进行了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1 资料与方法共查阅 2 0 0 0年出院病历 9114份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从中选出 3 5 7例医院院内感染病例。院内感染病例是参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的 ,主要调查结果见表 1~ 3 ,统计分析方法为 χ2检验。表 1 医院院内感染分布 科室 出院人数感染人数感染率(% )感染次数例次感染率(% )心肾科 …  相似文献   

3.
因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其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易感因素有其特点。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出院的3843份病历,按院内感染标准筛选,对符合院内感染的461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占院内感染75%的上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1.1 本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出院精神科病人3843例,按院内感染标准,符合院内感染者461例,发生院内感染476例次,按例计算院内感染率为12.00%,按例次计算为12.39%,其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357例次,占院内感染总数的75%,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表1 感染部位分布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方法对灵川县中医医院各科室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83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结果住院患者5283人次,实查5030人次,实查率为95.2%;医院感染38人次,感染现患率为7.6%;迟报4人次,迟报率为7.1%;未发现漏报人数。56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5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4例,下呼吸道感染11例;56例感染患者中有5例为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503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为70.0%(3521/5030),Ⅰ联使用率为55.0%(1936/3521),Ⅱ联使用率为42.0%(1478/3521),Ⅲ联使用率为3.0%(105/3521)。以治疗为目的的使用率为68.00%(2394/3521),以预防为目的的使用率为32.00%(1127/3521)。结论本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较高,应该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院内感染迟报率较高;没有发现漏报的医院感染例数。  相似文献   

5.
黄敏  吕静  殷桂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99-1900
目的 分析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 ,对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入住该院ICU的66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3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55例(8.296%)、61例次(9.201%),患者日感染率为1.319%(55/4171)、日例次感染率为1.462%(61/4171),调整日感染率为0.492%、调整日例次感染率为0.54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7.213%(41/61),其次是血液占11.475%(7/61),泌尿道占8.197%(5/61);61例次医院内感染患者中气管切开占52.459%(32/61),呼吸机使用占50.820%(31/61),动静脉插管占19.672%(12/61),泌尿道插管占16.393%(10/61);检出病原菌48株,排在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33.333%(16/48)、22.917%(11/48)、14.583%(7/48)。结论 综合ICU环境复杂,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应通过制订综合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164例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掌握精神病医院感染现状,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精神科2005年1月~2007年7月住院患者3033例.结果 3033例精神病患者中,医院内感染164例,感染率为5.4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占34.76%.院内感染肺炎以右肺多见;服用氯氮平者易感染.结论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肺炎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掌握精神病医院感染现状,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精神科2005年1月~2007年7月住院患者3033例.结果 3033例精神病患者中,医院内感染164例,感染率为5.4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占34.76%.院内感染肺炎以右肺多见;服用氯氮平者易感染.结论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肺炎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ICU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兵  许玲 《淮海医药》2005,23(5):355-356
目的 对近4年来我院ICU患者医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ICU 2001年1月~2004年9月182例医院内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率21.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51.4%,泌尿道感染率占34.6%,不同侵入性操作感染率为27.13%,机械通气感染率85.0%,气管切开感染率50.5%,泌尿道插管感染率15.6%.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占60.0%,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25.4%.革兰阴性(G^+)菌占18.9%,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5.0%.真菌21.1%.细菌均为多重耐药.结论 ICU院内感染率较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者,细菌严重耐药.因此,必须加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采用非抗生素策略降低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发病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对符合院内感染的94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精神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寻找护理对策。结果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8%,其中消化道感染44例(占院内感染人数的46.8%)、上呼吸道感染36例(38.2%)、皮肤感染14例(14.9%)。结论精神科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改善精神科病房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NICU收治的第一诊断为NRDS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院内感染(44例)和未发生院内感染(194例)进行院内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析。结果:NRDS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8.49%,住院相关院内感染率为8.5例次/千日,机械通气相关院内感染率为14.4例次/千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院内感染率为0.3例次/千日;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48.89%),其次为呼吸道(3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6.1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0.48%。结论:NRDS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肠外营养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友志  杨思芸  李胜前  李世清 《中国药房》2007,18(29):2306-2307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4月48 757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 757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 028例,感染率为2.11%;感染共达1 097例/次,占2.25%。其中,2005、2006年和2007年1~4月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9%、2.17%、1.76%,医院感染漏报率分别为8.82%、5.39%、3.55%,均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病原体标本送检率分别为44.57%、51.69%、51.77%,呈逐步上升趋势;感染科室以血液内科、肿瘤科、ICU、产科新生儿科和脑外科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致病菌以白假丝酵母样真菌居首位。结论:加强空气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才能更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谢发仁  朱继俊 《北方药学》2011,8(1):100-103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本底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为下一步开展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及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8~2010年出院的全部病历资料,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0年出院38380人,发生医院感染1143人,感染率为3.0%,感染例次1397例,例次感染率为3.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3.45%)为主,其次为泌尿道(22.26%)和胃肠道(15.18%);高发科室有重症监护室、脑科监护室及老年病科,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29.3%、109.6%、13.3%;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为主,占56.89%;脑科监护室的感染部位也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5%。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居多,各占41.57%。结论:应对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及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并根据监测结果对重症监护室开展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3.
王国兰 《江西医药》2010,45(5):476-476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情况,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6年3689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综合调查和监测。结果有98例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66%,内科感染率最高,占3.8%,其次是脊柱关节科,占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35.7%)、皮肤软组织(27.8%)、手术切口(16.3%)、泌尿道(10.2%)、胃肠道(4.1%)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抗生素使用率普遍较高,占79.6%;易感因素以年龄〉60岁最高,其次是手术病人。结论加强对感染危险因素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医院内感染临床特点的因素,探讨减少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对策。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感染的患者1737例,记录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感染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6%,院内感染死亡率为34.2%,与非感染组死亡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占90.4%(103/114);感染病原菌主要以G-菌为主占39.2%。结论医院内感染严重地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因此有效地预防和积极治疗医院内感染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掌握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加强对重点科室感染动态监测,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1年全年住院的22 288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住院的22 288例患者中有76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44%;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为最高,为34.02%;感染部位因科室的不同而不同,下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38.79%,其次为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65.70%,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分别占18.34%、13.16%,病毒占1.76%;不同月份感染率亦有所不同.免疫能力低下、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医院感染率与疾病种类相关;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菌药物,及时、准确地进行病原菌监测,预防传染病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的动态监测和预防与控制。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监测2010年1~12月出院患者病历18289份,对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15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0.63%,其中脑系科和肿瘤血液科为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2.1%和1.7%;感染高发部位为上、下呼吸道。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 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院内感染中,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3岁,男女致病率之比为1.5∶1。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好发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1997年1月~2000年1月131例次院内感染的感染部位、感染因素、病原种类等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例次感染率24.2%,主要易感因素有高龄、白细胞减少、激素及多种广谱抗菌素的应用.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7.4%.依次为口腔感染占19.8%,皮肤感染16.0%,肠道感染14.5%.细菌学检查以真菌感染较常见,占49.2%(29/59).结论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率高,尤其要注意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分析妇产科医院感染状况,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2008年1~12月医院内出院患者2115例(妇科1250例,产科865例)感染登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院内感染24例,感染率为1.13%;产科发生院内感染12例,感染率为0.57%,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宫腔等。结论: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如执行无菌操作,落实规章制度,加强病房管理等来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本文对200例住院老年AMI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8~2004年住院确诊为AMI的出院患者200例,平均年龄(65.5±4.2)岁,AMI诊断标准按WHO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按《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1.2院内感染情况1.2.1AMI院内感染率200例AMI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14.5%)。1.2.2医院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在29例医院感染者中,下呼吸道感染8例(27.6%);上呼吸道感染5例(17.2%);双重感染4例(13.8%);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各2例(各占6.9%);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