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管理法在临床护士针刺伤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成立针刺伤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不良事件中的针刺伤事件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应用FMEA进行护理操作流程的风险评估,完善流程、再造流程,有效预防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比较实施前后护士RPN评分、针刺伤发生率及上报情况。结果:实施后RPN评分、针刺伤发生率及上报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追踪方法学联合FMEA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士针刺伤防护中,可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在解决胰岛素泵相关问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12月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胰岛素泵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玉梅 《当代护士》2021,28(5):148-150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医院感染追踪管理评价表在危重症患者医院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62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型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ICU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应用集束化管理联合安全核查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士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态度、应急处理能力、危重物品准备、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联合医院感染追踪管理评价表能有效提高ICU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3—10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常规模式;研究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掌握糖尿病知识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及6个月之后,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同干预前相比显著下降;研究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自护不良行为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强化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技能的掌握,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苏丹  谢雯  宋宏 《齐鲁护理杂志》2022,(21):107-109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结合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人工气道风险管理模式;将2018年7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5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组,实施追踪方法学结合FMEA模式。比较两组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风险优先指数(RPN)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RP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风险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结合FMEA模式效果理想,可减少意外拔管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通过监测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餐前0.5 h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等指标,评估强化护理干预对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情况和胰岛素用量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实行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玉芬 《当代护士》2022,(6):161-163
目的 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科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手术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体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精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胰岛素泵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使用胰岛素泵患者114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胰岛素泵护理方法,观察组58例患者在胰岛素泵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岛素泵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在ICU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FMEA小组,运用APACHEⅡ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弹性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并将危重患者救护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失效原因用统计方法计算失效时的风险危机值(RPN),选择较高的10个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该法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FMEA联合APACHEⅡ评分后的各项护理质量督查评分和满意度调查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尤其是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和护士自身满意度提高明显(P0.05);10个失效模式RPN值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前明显降低(χ~2=9.324,P0.05)。结论充分运用FMEA联合APACHEⅡ评分可综合两者优势,解决ICU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系列护理难题,对加强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稳定,血糖达标时间及每日胰岛素使用总量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能规范操作流程,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献检索护理证据,进行证据评价,制定循证护理措施。将住院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患者满意率、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分数以及胰岛素泵的故障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泵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救中双人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6月成立急救中双人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救治,比较对照组实施前(2017年7月—12月)及观察组实施后(2018年1月—6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心电图诊断时间、等候给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中双人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时间,降低救治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对该科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该科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分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的变化,观察两阶段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实施后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外科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郭菲 《当代护士》2023,(3):159-162
目的探讨基于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对内科开展基于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内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从人员、设备、技术、环境及流程等方面进行目标排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并应用科学管理工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及实施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内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内科患者窒息发生率、意外拔管发生率、引流管堵管率、谵妄发生率及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疼痛管理、危重病患急救、病房环境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能及时发现内科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有助于完成系统管理,降低内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易朝霞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251-125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方法、作用及效果。方法将140例经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及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结果经过胰岛素泵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I、T-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8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12月(实施前)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4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实施后)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风险评估率、评估准确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跌倒和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率、评估准确率均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整体评价良好,患者对护理服务中的服务态度、入院宣教、护理操作技能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管理模式能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就医信赖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医院感染管理。以2017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1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及两组流程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后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及洗手依从率,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韩剑 《当代护士》2022,(5):154-156
目的 探讨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本科对急诊外科患者实施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及实施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后,急诊外科人力资源配置评分、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急救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护理记录及总体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网格一体化管理后,急诊外科患者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外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