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烘箱温度和烘箱干燥时间对烟丝水分结果的影响及与卡尔费休法水分的关系,采用烘箱法对不同的样品量、烘箱温度及烘箱干燥时间对烟丝水分结果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样品量的增加,烟丝水分检测结果标准偏差逐减小;2烟丝水分检测结果与烘箱温度、烘箱干燥时间的自然对数及卡尔费休法水分成线性关系;3当样品表观水分与卡尔费休法水分相等时,烘箱温度及其对应烘箱干燥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快捷准确检测烟丝水分,极大减少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2.
于己知干燥至恒重的耐高温(100℃)低压的聚乙烯袋中称取适量样品,将样品压延成匀一的薄膜状,置温度为68~70℃,真空度为0.09~0.097MPa的烘箱中,连续干燥7h后称重,并与传统方法做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且本法具有操作更简便、省时间和防止在称样过程中样品中水分散失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主要谷物水分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米、小麦和玉米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水分测定方法包括:(Ⅰ)GB/T 5497 105℃恒重法(烘箱干燥105℃,3 h)、(Ⅱ)GB/T 5497定温定时烘干法(烘箱干燥130℃,40 min)、(Ⅲ)ISO712粉状物测定(烘箱干燥130℃,90 min)、(Ⅳ)ISO712常规法(烘箱干燥130℃,2 h)、(Ⅴ)GB/T 10362粉碎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4 h)、(Ⅵ)GB/T 10362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38 h)和(Ⅶ)M105/72(烘箱干燥105℃,72 h).在小麦和大米水分测定及同一类型的粮食水分测定中,方法(Ⅳ)测定值要大于方法(Ⅰ)、(Ⅱ)、(Ⅲ);其标准偏差要小于这三种方法,精确度较高,方法(Ⅰ)、(Ⅱ)、(Ⅲ)测定值与方法(Ⅳ)测定值的相关系数较高.玉米水分测定中,方法(Ⅴ)测定值和精确度大于方法(Ⅰ)、(Ⅱ),这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方法(Ⅴ)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水分计情况下测试纺织品干燥性能的问题,介绍自行研制的烘箱干燥法测试纺织品干燥性能的原理、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应用实例检验该方法测试效果。指出:采用烘箱干燥法测试纺织品干燥性能,能达到模拟人体体温或其他使用环境下的纺织品干燥性能评价效果;其测试水分残留率达到4.0%所用的时间,符合AATCC 199—2013《纺织品的干燥时间水分测定仪法》中使用水分计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黎斌  罗伟 《啤酒科技》2003,(11):63-65
麦糟(BSG)是酿造过程中麦汁过滤后留下的残留物。麦糟的产量与大麦种类、收割季节、酒花和其它添加剂的特性、酿造工艺都有关系。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某家啤酒厂提供的8组麦糟,来说明麦糟组成(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和总酚)的变化。新鲜的样品要经烘箱干燥(60℃,18h),结果发现,8组麦糟的蛋白和脂肪浓度是一样的,稍微不同的是灰分和总酚。为了评估烘箱干燥的可能影响,就拿烘箱干燥的样品与冻结干燥和冷冻的样品进行比较。相比之后发现,烘箱干燥后的麦糟中蛋白和脂肪浓度会有小幅增加,相对于冻结干燥,烘箱干燥得到的灰分少。但是,烘箱干燥的经济效益最好,它更合适麦糟的保存。以进一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色谱柱箱代替烘箱测定粮食与油料中水分含量的试验,同时分析了温度、干燥时间对水分含量测定的影响,并用蒸馏法对其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电测器与烘箱对长绒棉检验水分的验证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梁维太,姚志安一、验证目的Y412B水分电测器,自引进我区使用以来,由于我区气候干燥少雨,相对湿度低,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仪器在检验长绒棉含水时,与烘箱烘验含水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缩短纤维含量的检测周期,提出了一种干燥纤维的新方法——水分仪干燥法。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别采用水分仪干燥法和烘箱干燥法对常见的两组分纤维含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分仪干燥法的平均干燥纤维时间为3.5min,烘箱干燥法的至少为360min;在两组分纤维含量上,两种干燥方法的检测结果误差小于0.5%,且无显著性差异。该试验表明,水分仪干燥法的测试时间短,可用于检测两组分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9.
药物中水分测定的常规方法是采用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方法,在105℃可控温度的烘箱中加热干燥,称量至恒重,计算出药物中的水分含量。随着微波加热技术在化学生产和试验领域中的应用,用微波加热测定药物中水分的方法已有报道,用这种方法测定药物中的水分与药典中所载的方法比较,微  相似文献   

10.
赵敏  周聪 《食品科学》2015,36(2):142-144
利用圆盘自动进样热辐箱式胶乳样品干燥仪研究快速测定牛奶中总固体和水分含量的方法。分别对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温度平衡时间进行实验,以烘箱法(标准法)为对照,不断优化实验条件,并测定了多份牛奶样品中总固体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用本方法和烘箱法测定相同样品中总固体和水分含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结果一致,而烘箱法需耗时约3.5 h,本方法只需2.0 min完成,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1.
食品的水分测定时,对于水分>10的食品在烘箱里干燥,时间到后不要冷却,直接在1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其水分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原因是在样品水分的测定中,不可能都处在绝对的干燥状态,总会与空气接触,干燥器里的空气也有一定的相对湿度,变色硅胶在干燥器中有个吸附平衡,这样水分不可避免被再次吸附到样品中。  相似文献   

12.
逯亚飞 《面粉通讯》2011,25(3):41-42
食品的水分测定时,对于水分〉10%的食品在烘箱里干燥。时间到后不要冷却,直接在1%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其水分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原因是在样品水分的测定中,不可能都处在绝对的干燥状态,总会与空气接触,干燥器里的空气也有一定的相对湿度,变色硅胶在干燥器中有个吸附平衡,这样水分不可避免被再次吸附到样品中。  相似文献   

13.
总固体或水分 方法 方法的基础 参阅 (a)真空烘箱,法(法定) 水分在100℃和71—74厘米,真空干燥5小时除去。 AOAC 11版(1970),IAPI (b)普通烘箱法 液体的和解冻样品的水分在105—107℃过夜除去。干样品的水分烘1.75小时除去之。 IAPI(1968)  相似文献   

14.
利用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的第一法直接干燥法进行了猪肉中水分的检测与方法优化,并与第三法蒸馏法进行了方法比较,为直接干燥法适用于猪肉中水分含量测定提供了数据支撑。直接干燥法通过高温挥发水分干燥样品,根据前后重量差值计算水分含量,本试验得出最优化方案参数为105℃加热温度下,准确称量样品5g,加入5mL无水乙醇,10g海砂,先经4h烘干后冷却称重后再次烘干至恒重,其检测结果显示与蒸馏法结果无显著差异,且直接干燥法较蒸馏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适宜进行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常温干燥、烘箱干燥、微波干燥三种干燥工艺对冬瓜皮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了冬瓜皮经过不同工艺干燥后失水率的大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冬瓜皮中多糖、黄酮、多酚、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经过比较发现,微波干燥后的冬瓜皮失水率高于常温干燥和烘箱干燥;在烘箱60℃干燥冬瓜皮中多糖含量最高,常温干燥冬瓜皮中黄酮含量最高;烘箱105℃时,冬瓜皮中多酚含量分别达到最高;而在常温干燥和烘箱60℃干燥条件下冬瓜皮中叶绿素含量最高。三种干燥方式中对冬瓜皮中活性成分保留效果最好的为烘箱60℃干燥。  相似文献   

16.
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物水分含量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谷物水分含量的测定是谷物储存、加工等的常规检测项目。烘箱加热法是国标方法,结果精确,但耗时、耗能,而使用常压快速干燥等方法,误差较大。微波加热法具有操作方便、节能、快速等优点,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以振动远红外干燥、烘箱干燥、薄层干燥3种干燥方法荞麦进行干燥,对比3种干燥方法对荞麦干燥特性及干燥后品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特性方面,振动远红外干燥达到安全水分时间最短,干燥速率最大;薄层干燥所需时间最长,干燥速率最小。在品质分析方面,振动远红外干燥工艺对荞麦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小,干燥后的荞麦面积收缩率最小,同时蛋白质含量最高(17.02%),但发芽率相较薄层干燥工艺略低;经烘箱干燥后的荞麦样品蛋白质含量最低;其发芽率也最低。薄层干燥后的荞麦面积收缩率最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影响分界水分的因素分析王相友山东工程学院图4风速(05m/s)对分界水分的影响图2风温(110℃)对分界水分的影响谷物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与传统的高温干燥工艺相比,不仅能降低干燥过程中系统的能耗,并且还可以提高谷物的品质。综合有关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林凤荣  李晶 《中国油脂》1996,21(2):44-45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检验中电烘箱恒重法与定温定时优选法的比较吉林市粮油监测站(132011)林凤荣,李晶,黄文时电烘箱105℃恒重法,目前在商品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国家标准中亦规定采用电烘箱在105℃±2℃温度下,将油脂烘...  相似文献   

20.
造纸法再造烟叶在烘箱干燥时,不仅要实现烘箱出口含水率的工艺指标要求,也要在保证烟草香气的同时,尽可能地去除青杂气.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烘箱温度梯度变化曲线下的再造烟叶水分含水率变化,同时通过感官评吸进行评价,确定烘箱分组后的最优温度设置方案为60℃、110℃、9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