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震P波群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叙述了地震事件临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远震信号的地震学特点,对远震P波群信号进行了自适应时-频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台站-区域对爆炸远震P波群的时-频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号波和闲频波所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导出了双抽运参量放大增益系数g、信号波的放大因子和闲频波转换效率,并在输入总抽运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双抽运功率P1,P2的比值s,对参量放大增益系数g、信号波的放大因子和闲频波转换效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位匹配条件下,通过改变双抽运功率的比值 ,可获得适当的放大的信号波和一定转换效率的闲频波。  相似文献   

3.
根据信号波和闲频波所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导出了双抽运参量放大增益系数g、信号波的放大因子和闲频波转换效率,并在输入总抽运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双抽运功率P1,P2的比值s,对参量放大增益系数g、信号波的放大因子和闲频波转换效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位匹配条件下,通过改变双抽运功率的比值 ,可获得适当的放大的信号波和一定转换效率的闲频波。  相似文献   

4.
胡艺  葛云  章东  郑海荣  龚秀芬 《物理学报》2009,58(7):4746-4751
提出调频超声辐射力技术驱动微泡群,以加强微泡的吸附效率.基于改进的RP方程及粒子轨迹方程研究了微泡群整体的运动位移与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调频范围、信号声压,以及微泡半径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频信号在驱动半径具有宽泛分布的气泡群,以及半径分布远离谐振半径的气泡群时,作用效果好于传统正弦波信号.例如中心频率1 MHz、调频范围0.75 MHz的调频脉冲作用高斯分布(平均半径3.5 μm、均方差为1)的微泡群200 μs,可比同等声压的正弦波多约12%的微气泡产生位移30 μm. 关键词: 超声辐射力 调频波 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5.
光强非均匀分布对波前曲率传感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锋杰  姜宗福  许晓军 《光学学报》2006,26(9):293-1296
为了将波前曲率传感器用于涉及激光波前的领域,理论分析了非均匀光强入射条件下的曲率传感器测量信号。用菲涅耳衍射公式,数值计算了相位分布为前10阶泽尼克多项式,光强为高斯分布和正态随机分布闪烁的曲率传感器信号,并和相同相位分布,光强均匀情况下的传感器信号比较。分析表明光强非均匀分布给波前曲率传感器测量信号带来了一定的误差。光强高斯分布对散焦相差的曲率信号影响较大,信号百分比误差达到25%,对其他相差的曲率信号影响很小;对于有正态随机分布闪烁的光强分布,信号百分比误差与正态随机分布的均方差成线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波前曲率传感器也能够用于光强非均匀分布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Ce:KNSBN晶体中超短激光脉冲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宽为50~60ps的超短激光脉冲列在Ce:KNSBN晶体中实现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环境的微振动使二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信号变得不稳定。当泵浦光脉冲从相对于探测光脉冲早到变为迟到时,二波耦合探测光信号从缩小变到放大。四波混频相位共轭信号出现双脉冲。晶体中存在纳秒光折变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相对论情况下,导出了速调管(klystron)和契伦柯夫(Cherenkov)器件中考虑空间电荷波影响的被调制电子束的谐波电流公式;并且分析了空间电荷波对电子束群聚的影响:在小信号时使群聚减小;在大信号时使群聚增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受强缀饰场作用的五能级原子系统所产生的多波混频共存特性.研究发现,通过调节激光束方向,沿同一方向出射的八波混频、双缀饰四波混频和单缀饰六波混频信号因共用能级的原子相干产生而出现竞争现象,通过控制缀饰场减弱四波混频和六波混频信号强度,可以达到增强八波混频信号的目的.还对级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缀饰方式下双缀饰四波混频过程的差别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双缀饰四波混频 单缀饰六波混频 八波混频 抑制增强  相似文献   

9.
窄频带Lamb波频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富才  孟光 《物理学报》2008,57(7):4265-4272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从铝合金板结构中俘获的Lamb波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波信号在时间-尺度域的等高线和等高线脊线.根据Lamb波的频散特征、时间-尺度域等高线脊线的斜率和波在不同尺度下的到达时间,识别了Lamb波信号中各信息包的模式,并匹配出基础阶模式窄频带Lamb波在铝合金板结构中传播的实际频散曲线.对试验的Lamb波信号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研究和应用窄频带Lamb波的频散特性是有效的.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Lamb波 频散  相似文献   

10.
光学外差法测量Ba原子的自电离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把三光子共振非简并六波混频(NSWM)和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NFWM)应用于研究Ba原子自电离态的光学外差探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测量了Ba原子的6P3/219d自电离态,并观察到了三光子共振 NSWM和双光子共振NFWM信号干涉引起的信号增强。该方法是一种纯非线性光学方法,具有优秀的空间分辨率和简单的光路。其中双光子共振非简并四波混频信号作为本地振荡光束,三光子共振非简并六波混频信号作为信号光束,通过 改变信号光束的频率来达到用光学外差探测法研究Ba原子自电离态的目的。该方法中,实现相位匹配所要求的条件不是很严格,可以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相位匹配,而一般的六波混频很难做到相位匹配, 并且所测量的信号是相干光, 当用窄带宽的激光时,可以获得消多普勒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Rb原子气室中泵浦光偏振对简并四波混频信号的影响.实验中,一束泵浦光和探针光沿相同方向传播进入Rb原子气室中,另一泵浦光沿反方向传播进入.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偏振,观察四波混频信号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两束泵浦光的偏振平行时,四波混频信号较强;当两束泵浦光的偏振相互垂直时,四波混频信号消失.理论分析表明泵浦光干涉导致的原子布居数差光栅是简并四波混频信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光折变两波耦合对光扇开效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军  过已吉 《光学学报》1996,16(8):082-1086
以多个两波耦合(TWM)相位栅模型建立了考虑光扇开效应后的动态两波耦合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揭示了在大信号两波耦合对光扇开效应的抑制作用和在小信号下光束扇开损耗对两波耦合影响的规律,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粒子振动的角度讨论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对于温度的敏感特性。对于金属 /介质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 ,在界面处产生的等离子体振动实质是大量电子的集体振荡。在某一特定的波长的P光激励下 ,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而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式 ,当激励的光信号与电子群的固有振荡频率一致时 ,大量的电子振动变为一种谐振。由于界面处的电子密度与温度是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温度时密度不同———温度越高 ,电子的密度越大 ,而电子群的集体振荡又与电子的密度密切相关。所以温度的变化将对等离子体的共振频率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了这一效应来补偿环境介质的温度变化 ,可以克服环境温度对测试所带来的影响。此外 ,本文也讨论了采用光纤SPW传感器可以进行多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从改善圆盘加载波导作为相对论行波管慢波结构的特性入手,加入同轴内导体,着重研究其小信号理论。利用场匹配法导出了“热”色散方程并计算求解,具体分析了系统的电子注参量及慢波结构几何尺寸对小信号增益及慢波相速的影响,为同轴圆盘加载相对论行波管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军  靳伍银  李延龙  陈勇 《物理学报》2007,56(4):2456-2465
研究了一类二维变量描述的激发系统中漂移螺旋波的抑制问题.通过在整个系统中局部注入带随机相位的电信号,如在系统256×256格点的边界或中心区域中选取4×4或者5×5格点区域施加一个带随机相位的外部激励电信号,在系统内部产生一个持续的靶波信号,实现靶波对螺旋波的动态竞争.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对于Barkley模型中螺旋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简单的局部周期信号驱动比较,具有暂态过程比较短的特点,而且对于时空噪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在一定的噪声范围内,即使系统出现不均匀性,也可以观测到靶波,新出现的靶波对螺旋波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螺旋波 靶波 Barkley模型 随机相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速正方格子模型,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螺旋波的控制。在系统中间和边界注入周期性靶波信号驱逐螺旋波,并对两种位置驱逐螺旋波的效果与可操作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朱长军  薛兵  翟学军  贺俊芳 《光子学报》2009,38(7):1727-1731
在铷原子中实现了轴向相位匹配的参量六波混频,并探测到位于红外光谱区的六波混频信号.六波混频信号与泵浦激光进行和频,产生了位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可调谐的和频信号,并从和频信号中观察到频率为608 cm 1的量子拍.结果表明,六波混频信号中的量子拍能够用于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相干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战争技术中地下炸点三维定位难,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并利用其解决群波时差地下震动目标定位的问题。该算法克服了粒子群算法本身种群数量和和质量的选择、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结合直达P波优势频率的相位差特点,利用群波时差测量信息进行定位计算,以提高定位结果的精确度。目标定位的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在20m*20m的区域内,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加入的随机噪声干扰方差的条件下,定位误差不超过10cm,且收敛速度增快,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多通道超声兰姆波检测板状结构中的裂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正罡  刘丹  他得安 《应用声学》2015,34(3):189-194
超声兰姆(Lamb)波在结构缺陷检测方面愈来愈受到重视,但目前Lamb波的应用局限于单信号源激励,单通道接收的方法,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其后续的信号分析处理也比较复杂。本文旨在采用多通道Lamb波对板状结构中的裂纹进行定量分析与诊断。在铝板的表面凿刻出不同深度的凹槽作为裂纹,通过线阵换能器采集在一定传播距离内的多通道Lamb波信号,并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分析在不同深度的裂纹下,Lamb波模式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好铝板中的Lamb波信号,裂纹的存在会使Lamb波发生模式转换现象,并且转换模式能量百分比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结果为Lamb波评价板状结构中的裂纹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一维场论注-波互作用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磁场对角向速度的影响,建立了二维非线性返波注-波互作用理论,模拟返波振荡.对不同空间电荷参量下起振长度的变化进行了小信号分析比较,结果与等效线路模型比较接近;对某8—18GHz行波管进行了实测比较,结果也比较一致.同时还研究了影响返波振荡起振长度的因素,提出了该管的抑制返波振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