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1岁。因两下肢结节性红斑伴疼痛20余天,于1986年5月29日收入我院皮肤科。患者缘自3周前,无诱因引起畏寒、发热,每天体温38℃左右,同时伴左下肢结节性红斑样皮损数枚,1周后,右下肢亦出现同样皮损,而以结节性红斑收入皮肤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下肢红斑结节性皮损是皮肤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致病因素颇多且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疾病等有密切关系。我们对45例以下肢红斑结节性皮损为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X线胸片检查,发现有较高的结核菌感染率,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1年3月~2004年1月风湿免疫科门诊病人。女性40例,男性5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红斑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下肢伸侧,典型皮损为对称性鲜红色结节性损害,从蚕豆到枣子大小不等。笔者采用《济生方》实脾饮加减治疗56例,经观察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红斑是春秋两季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下肢伸侧,典型皮损为对称性鲜红色结节性损害,从蚕豆到枣子大小不等。笔者采用《济生方》实脾饮加减治疗56例,经观察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结节性红斑皮损中CD68和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ax Vision 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疾病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CD68和VEGF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疾病组CD68阳性表达率为95.92%,显著高于正常组CD68阳性表达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95.92%,显著高于正常组VEGF阳性表达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8和VEGF在EN皮损处的高表达,提示EN皮损处有大量处于激活状态的炎细胞浸润、聚集,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考虑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损伤参与了结节性红斑皮损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14例下肢结节或红斑结节性皮损的临床病理特点。患者大多为青壮年,平均年龄35岁。病例全部取活检,其中有7例取过2次以上。临床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仅61例,占53.51%。 114例中单侧下肢者24例(21.05%),双下肢者75例(65.79%),四肢甚至更广泛者12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节性红斑(图1)共65例(57.02%),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共18例(15.93%)。此种病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CD4、CD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Max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组织(疾病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CD4、CD8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CD4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疾病组、对照组CD8分子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存在T细胞亚群的失衡,考虑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结节性红斑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53岁希腊家庭主妇因下肢和上肢末端出现疼痛性红斑伴疼痛性眼充血,前往医院就诊。在此症状之前,曾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伴持续性高热,病程约1周。入院3d前出现红斑性皮损。既往史包括两次一过性结节性红斑(病因不明)、现用培哚普利4m g/d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仅饮食控制的II型糖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脂膜炎一例薛军(附属弋矶山医院内科)患者,女,37岁,因游走性关节肿痛10天,双下肢红斑1周入院,体检:T38℃,两下肢对称性硬结节性红斑,有压痛,两下肢凹陷性浮肿,两膝关节红肿压痛,活动受限,其它无异常。WBC9×109/L,N0.74,L0...  相似文献   

10.
试题1急性皮炎有渗出时,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剂型是: ①冷湿敷②洗剂③糊剂④软膏⑤硬膏试题2 下列哪些疾病的皮损好发生在下肢? ①结节性红斑②单纯性紫癜③硬红斑④郁积性皮炎⑤带状疱疹试题3 下列哪些皮肤病在老年人比较少见? ①葡萄状血管瘤②毛发苔癣③面部单纯糠疹④慢性湿疹⑤湿疹样癌试题4 下列哪些疾病不可能发生在手掌或足  相似文献   

11.
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皮损中结核杆菌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和结核杆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的病理组织进行了结核杆菌DNA的检测,同时以淋巴结结核的病理组织作为阳性对照,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4例淋巴结结核3例呈阳性,阴性对照及19例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均呈阴性。结论:完整的结核杆菌在上述皮肤血管炎皮损中并不多见,可能部分由其产生的蛋白或细菌碎片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2.
普鲁卡因股动脉封闭治疗结节性血管炎体会李玉莲(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结节性血管炎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疾病,多伴发下肢疼痛。一般经用大静封常规及止痛药物治疗可缓解疼痛,使皮损消退。但有少数患者下肢剧烈疼痛,虽经治疗但难以缓解。从1989年至今,我科对收治的1...  相似文献   

13.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为病理基础,临床以下肢疼痛性结节为特点的一种皮肤病[1].几年来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节性红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局限于真皮与皮下组织的血管炎性皮肤病,与祖国医学中所述之“瓜藤缠”相似,主要特点是在下肢伸侧,发生红色结节,压痛显著,从不破溃。 现仅就我院资料较完整的77例结节性红斑,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例1男,21岁。1989年10月阴茎发生红斑及皮下结节性损害,皮损逐渐肿大,继而局部坏死和形成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先后在太原市两所医院诊治。曾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节性血管炎”。多种抗菌素及强的松等药物治疗无效,且躯干和四肢也相继发生类似的皮损。于1990年8月患者赴北京某医院就诊,曾先后在阴茎、躯干和下肢等部位皮肤取活体组织检查,分别诊断为“结节性血管炎”和“Wegenr’s肉芽肿病?”。由于阴茎严重环死,作了阴茎全切术。术后返回太原,于1991年3月来我院就医。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诊断依据见本文讨论部分),将患者转诊到肿瘤医院抗癌治疗,后死于1992年4月。  相似文献   

16.
12例结核性变态反应症候群赵桂珍,冉献贵结核性变态反应症候群又称Poncet综合征,多见于成人原发性结核,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性红斑,多浆膜变态反应性炎如关节炎、眼结膜炎等,以关节症状及皮损为多见。现就我院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87年...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红斑是对称的发生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的皮肤病,其临床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多发于春秋两季节,结节性红斑与中医学记载的“湿毒流注”、“瓜藤缠”相类似。主要症状是双下肢,尤其是小腿伸侧出现蚕豆至指头大结节,表现鲜红或紫红色,自觉灼热疼痛和有压痛,有的可伴有发热、下肢肌肉关节痛和小腿、足背浮肿。病程一般约6周,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常可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红斑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冰 《疑难病杂志》2007,6(5):295-296
结节性红斑为常见于下肢的皮肤结节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复发性、微痛的结节,病理呈慢性良性经过,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故防治本病仍是个棘手的问题。有些病例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为此,现结合文献复习将我院收治的45例结节性红斑患者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8岁,两周来体温波动于38.7℃~39.1℃间,同时伴四肢大关节酸痛及四肢皮肤散在性结节性红斑,以下肢前侧面多见。曾予螺旋霉素、强的松治疗,无效,于1991年7月9日收住我科。T:38.7℃,BP:15/9kPa,四肢皮肤见散在高出皮肤的结节性红斑,直径约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红斑的抗结核治疗与病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结节性红斑的抗结核治疗,探讨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和发现方法。方法:病例除具有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症状外,全部做了PPD实验,胸部X线透视、拍片,部分做了抗“0”及类风湿因子检验,PPD实验强阳性者按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结果:触痛多在治疗后一个月内消失,结节与踝关节肿胀大部分也有一个月内吸收消退,少数在治疗两个月内吸收,遗有色素沉着;治疗后随访短者1年,长者7年,无复发;2例于痊愈后第3年、第6年复发,系合并肠结核,但再治仍有效;结论:结节性红斑病因复杂,结核是发病原因之一,在青海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