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市从 1992年开始 ,利用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 ,发展了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至 2 0 0 1年 ,全市高山反季节蔬菜面积达60 0 0hm2 ,其中越夏大白菜面积有 2 0 0 0hm2 ,成为高海拔山区主栽蔬菜品种 ,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 ,还远销厦门、泉州、广东以及香港等地 ,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将大白菜越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越夏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必须具备早熟、耐热、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等特性。我市目前主要采用日本黄清河 5 0天、黄清河 4 8天、夏胜、小林交配、泰国正暑一号等优良品种。2 播种育苗2…  相似文献   

2.
福建宁德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4~10月。而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气温低,多数山区基本上停止了蔬菜的生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冬闲田。近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利用大棚在冬季进行青花菜早春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骆作奇  陆朝辉 《蔬菜》2010,(7):14-15
<正>大白菜是河池市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类蔬菜,一般只作秋冬季栽培。由于当地夏季高温多雨,故夏大白菜栽培几乎为零。为了解决夏秋蔬菜供应淡季问题,从1995年开始,笔者利用本地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夏大白菜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至2009年,全市夏大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高山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海拔600m以上适宜高山蔬菜栽培的可耕地约4000hm~2。我县利用高海拔山区夏、秋季气候自然冷凉的资源优势,生产高山无公害蔬菜。到2005年,全县高山蔬菜栽培面积达1200hm~2,其中辣椒400hm~2。因其产品上市期为夏秋蔬菜供应淡季,售价高、效益好,是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的有效之路。据统计,667m~2产量一般1650kg,高的2750kg,产值2700多元,较种水稻可提高经济效益4倍。现将无公害高山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俊 《上海蔬菜》2008,(1):40-41
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夏秋季由于温度过高(7-9月上旬平均温度超过28℃,极端温度可达40℃),除了少数耐热的蔬菜品种外,大多蔬菜品种不能生产。并且这季节南方平原地区蔬菜生产还受干旱、台风的影响,致使蔬菜产销市场出现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的淡季现象。我市充分利用山区高海拔夏秋季节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受台风影响小的气候特点,生产高山反季节蔬菜,增加市场蔬菜供应的品种和数量,解决夏秋蔬菜供应淡季的难题。现将我市夏季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中成功的模式——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永福镇地处漳平市南部的高山盆地,海拔700m以上,非常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近年来,永福镇大面积推广种植四季茭白,产品外观清秀,肉质茎洁白细腻,口感鲜美,深受商家和消费者喜爱,年种植面积666.7hm2以上,667m2产值达8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现将高海拔地区优质茭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良种选择与种苗繁育茭白的良种推广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要引进优良品种,二要选留优质种苗。近年来,永福镇茭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先后培育了许多早熟和特早熟大白菜品种,对增加市场供应,满足不同消费需要起了很大作用。早熟大白菜在本市作为夏淡季栽培尚未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从1991年开始,我们先后引进了一批早熟大白菜品种,如夏阳、夏丰、丰研夏帅、明月、热抗白45天、鲁白一号、青夏3号、早熟6号、早熟5号等。通过几年较系统的品比观察,小区示范和生产试验,已基本掌握了适应本市夏淡供应的早熟大白菜品种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健 《蔬菜》2008,(4):18-19
芹菜是喜冷凉的蔬菜作物,生长适温为15-20℃,较耐寒而不耐热.每年的7-10月是芹菜供应的缺口,市场上货少价高.近年来,福建省武平县在中高海拔区的东留、永平等乡镇种植夏秋芹菜,每667m2产量达1500~3000 kg,产值达6000~9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为典型的夏凉地区,且境内阴天日数超过150d,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冬季由于缺少光照并长期遭遇阴雨天气,茄果类反季节蔬菜生产尤为困难。与此相比,毕节市威宁县地处乌蒙之巅,常年艳阳高照、凉风扑  相似文献   

10.
屏南县利用夏季低温凉爽的气候特点栽培高山夏季反季节大白菜,每667 m2产量可达5000~6000kg,平均收益2 000元以上.海拔800~1 200 m地区的适播期是5-6月,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整地时每667 m2施入生石灰50~60 kg,可预防大白菜干烧心.  相似文献   

11.
邢作山 《蔬菜》2001,(7):7-7
大白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实行反季节栽培,让人们在夏季吃上新鲜的白菜,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而且给菜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要成功栽培夏季大白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选用良种 选耐热性好、抗病力强、生长势强、早熟丰产、结球性好、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的品种,如夏白2号、夏白3号、夏阳50、夏玉、优夏王等。 二、遮阳避雨 利用夏季闲置的大棚,不撤棚膜,利用旧棚遮阳避雨,棚膜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严防棚内进雨水。大棚的前边放风口和棚顶的放风口全部打开通风,并安装防虫网防虫。 三、整地施肥 夏大白菜生长期短,要结…  相似文献   

12.
龚亚菊  张健 《长江蔬菜》2011,(11):34-35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终年无霜雪。夏季气温高,坝区无法生产大白菜,市场所需大白菜大多从通海、昆明、大理等地调入。近年来,笔者在高海拔山区(海拔1600m以上)进行大白菜引种、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山区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白菜上市时正值夏、秋之间的蔬菜供应淡季,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笔试验和生产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上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夏大白菜新品种“金夏50”,表现为早熟、耐热、耐湿、抗病、稳产,适宜夏白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冬暖大棚(日光温室)或早春拱棚等设施蔬菜收获后的盛夏休闲期,反季节种植夏大白菜,既为市场提供了补淡蔬菜,又能让菜农短期增收。越夏大白菜的生产周期短,一般生长期为45-60d(天),可在6月上旬建畦播种育苗,7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或6月下旬直接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在休闲棚内种植夏大白菜,成本投资少,技术简便易操作,经济效益高,宜推广。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州夏秋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是蔬菜生产的淡季,特别是大白菜、结球甘蓝、萝卜等喜冷凉蔬菜在坝区都无法生产.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充实地方蔬菜市场供应,让当地人民能吃到新鲜蔬菜,利用西双版纳州具有的立体气候优势,在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组织实施了高海拔地区结球甘蓝无公害高产栽培综合示范.  相似文献   

16.
夏白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季节栽培大白菜,在5~8月蔬菜伏缺期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经济效益较好。海门市从5月份开始连续分批播种夏白菜,年种植夏白菜面积在200顷次左右,一般单茬产值6000元左右,有效地丰富了伏缺期蔬菜市场供应。为了探索夏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我们结合江苏省三新工程项  相似文献   

17.
郭李林 《中国园艺文摘》2014,(3):146+162-146
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海拔山区露地彩色甜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浙闽赣边境,海拔500m以上的土地面积2116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9.24%.适宜在炎热夏季栽培高山蔬菜的耕地有660多hm^2。高山蔬菜种植从1999年开始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高山蔬菜栽培面积达400多hm^2,其中大白菜近70hm^2。我市高山大白菜又分春季大白菜和秋季大白菜,其中春季大白菜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中旬~4月下旬,秋季大白菜播种为7月上旬-9月下旬。本文主要介绍春季大白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秀珍菇属于中温型品种,出菇范围15~28℃,最适18~22℃.春秋季可自然出菇。由于秀珍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在高于出菇温度范围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低温温差刺激(10℃以上温差).可以促进子实体形成。当前生产上。在超过28℃的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将生理成熟的菌袋置于2~4℃的冷库中进行冷刺激10~12h,然后移至菇房出菇的方法。进行反季节栽培,这种反季节栽培方法十分适宜于企业、  相似文献   

20.
宁德市近几年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迅猛,据统计,2003年全市高山区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hm2,其中夏花菜栽培面积最大,占50%左右,也是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主要蔬菜之一.笔者根据这几年到各地下乡培训和科技咨询所掌握的生产实际情况,将高山反季节夏花菜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