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无精子症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约占11.2%,其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和输精管道梗阻性无精子症。而梗阻性无精子症约占无精子症总数的1/3。本文对143例无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1996年以及2004年2月底的无精子不孕患者进行了分类研究。诊断根据现史、体检、实验室、病理检查等。体检尤其注意生殖器、第二性征发育、精索和附睾情况。实验室检查除常规检查三次以上无精子,并经离心镜检仍无精子者.对无精子症加测果糖(DFM)、酸性磷酸酶(ACP)及α-糖苷酶和肉毒碱等。性激素主要测FSH、LH、PRL和睾酮T。无精子症按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克氏征.输精道梗阻、隐睾、腮腺炎性睾丸炎、生精停滞或成熟功能障碍、其他等分类.由高泌乳素血症、精索静脉曲张及其他不明显原因引起的无精子症,暂时归其他类。结果在245例无精子症中,唯支症90例占36.7%,克氏征19例占7.7%,输精道梗阻26例占10.6%,隐睾引起12例占4.96%,腮腺炎性睾丸炎21例占8.6%,生精停滞46例占18.8%,其他31例占12.7%。在90例唯支征者中,第二性征正常占85例,占94%,异常5例,占6%,睾9U9-常57例,占52.3%,小而软者43例,占47.7%,染色体正常85例,占94%,异常5例,占6%,FSH增高占42%,正常53.7%,降低4.3%,LH增高14.3%,正常81.3%,降低4.7%,PHL增高3.1%,正常93.8%,睾酮正常89.1%,降低10.9%,睾丸活检率89%,证实唯支征改变,唯支征的第二性征多为正常,但睾丸小而软者占47.7%,染色体94%为正常,性激素以FSH增高明显,占42%,LH增高14%,PRL和T变化不明显。而克氏征第二性变化最明显,阴毛稀少或无占100%,阴茎短小89%,染色体异常占53,7%,主要为47XXY型占60%,46XX/47XXY嵌合型约占40%,性激素以FSH增高和T降低为主,分别占78.9%,明确无精子症的病因诊断,有利于无精者的治疗。对唯支征和克氏征除AID外,目前尚无有效办法.但如确认为生精停滞,则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笔者用自拟“益精汤”治疗,使30余例生精停滞者出现精子,并已有多例患者生孕。梗阻无精也可施行复通手术或精液池手术。目前已施行的第二代试管婴儿,显微授精技术也是治疗梗阻性不孕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对超过6岁隐睾或成人隐睾也不应墨守成规放弃治疗。笔者也曾有2例以中西医治疗而获正常精子。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无精症发病率在6.5%左右,近年发展起来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使部分无精症患者的生育成为可能.研究显示,无精症患者染色体畸变率较高.我们对40例拟进行ICSI的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无精症患者辅助生殖治疗前遗传学检查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对生殖的影响,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方法进行染色体分析及AZF基因的15个位点进行分析,正常对照组为已经生育的男性。结果:40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检测出8例染色体异常,6例AZF基因微缺失。结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与遗传密切相关,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及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促卵泡生长素( FSH)水平和雄激素(T)/促黄体生长素(LH)比值2项检测指标联合在实施辅助生殖前对无精子症患者精子获得的预测作用.方法:209例已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无精子症患者[病理诊断梗阻性无精子症(OA) 13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71例],回顾分析OA和NOA患者FSH、...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精液参数的变化以提高不育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手册进行精液常规分析,记录外观、量、粘稠度、液化时间、pH值,测定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分析形态。结果 1732对不育夫妇中,正常精子状态者688例,占被捡人数的39.7%;弱精子症者512例,占29.6%;其他依次为少精子症、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无精子症及畸精子症,分别占16.2%、6.2%、5.5%、2.8%;精液量〈1.5ml和液化时间〉60min的人数分别为166例、289例,各占总数的9.6%和16、7%,其中正常精子状态者分另4占7、6%、18.8%。  相似文献   

7.
输精管缺如30例临床报告黄向阳,鲍严钟,江少波(杭州不孕不育专科医院邮编)(浙江省中医院)输精道梗阻在男性不育中占1%,在无精子症的患者中,梗阻性原因占42.4~48%。输精道梗阻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输精管缺如即属先天性输精道梗阻。这类病例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在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无精子症的4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30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A),选取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对象血清INH-B水平。结果: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患者血清抑制素B水平明显低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阻性无精子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抑制素B在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姚晓涛 《广东医学》1998,19(7):498-499
对无精子症进行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收集39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属睾丸性因素者163例,占41.4%,其中以克氏综合征最多;属于睾丸后因素者125例,占31.8%,最常见为先天性精囊输精管发育不良;12O倒染色核型分析中,染色体异常50例,占41.7%,全部为性染色体异常。结论:无精子症以先天性不育为主;染色体异常是无精子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主张对小睾丸、第二性征欠佳以及部分病因不明者应行染色体分析,提出对无精子症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附睾取精行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附睾取精(PESA)结合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人进行PESA。女方常规超促排卵治疗以获取卵子,选择成熟的卵母细胞行ICSI。结果48例病人共接受60个周期的治疗,除1例病人第3个周期行附睾切开取精外,其余均行PESA取精成功。共取卵636个,553个成熟卵子行ICSI,426个卵子正常受精,正常受精率77.0%;获得412个胚胎,卵裂率96.7%;优质胚胎265个,优质胚胎率64.3%。每个治疗周期移植胚胎2~3个,21例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5.0%。结论PESA结合ICSI能有效地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