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稀土化学的研究,虽然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稀土是一族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镧系元素,早期大量时间都集中在分离单一稀土的研究上,长期以来只限于混合稀土的应用。直到1947年,使用离子交换解决了纯的单一稀土的分离问题,才使稀土化学的研究工作真正开展起来,距今也只不过约三十年的历史。由此可见,人们发现和开始认识稀土虽然已经很久了,但是在稀土的性质、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这一方面,它却是一个历史很短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稀土化学的研究虽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稀土是一族化学性质很相似的元素,早期大量的时间都集中在分离单一稀土的研究上,直到1947年使用离子交换解决了单一稀土的分离后才使稀土化学的研究真正开展起来,距今也只不过卅多年的历史,因此稀土化学还  相似文献   

3.
高纯氧化钆中稀土杂质的化学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化学光谱法是高纯稀土分析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的萃取色谱法,对稀土元素的分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工作是在高纯氧化钕中14个稀土杂质化学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高纯氧化钆中稀土杂质的分离条件。在φ14×1000的恒温色层柱上,以盐酸为淋洗剂,偶氮胂Ⅲ柱上显色,梯度淋洗,分离富集高纯氧化钆中稀土杂质,富集倍数2000倍以上,富集物经化学处理,光谱测定。测定下限∑RE7ppm,变异系数为10—25%,适用于99.999%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化学光谱法目前仍然是高纯稀土分析的主要方法。因此,稀土杂质的富集分离仍然是稀土分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纯稀土中稀土杂质的化学分离,大多采用以α-羟基异丁酸或其它羟基羧酸为洗提剂的离子交换色谱。由于萃取色谱法兼有溶剂萃取法的高选择性和色谱法的高效性双重优点,因而发展很快。早在六十年代末,国外就有人将二-(2-乙基己基)磷酸(以下简称D_2EHPA)为固定相的萃取色谱技术应用于高纯稀土分析。近年来,国内有人在高纯稀土分析中采用以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酯(以下简称HEH(EHP)为固定相的萃取色谱。彭春霖等对HEH(EHP)-盐酸体系中各稀土元素的分配比已作了详细报导,为稀土的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牙孢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霍春芳  张冬艳  刘进荣  张通 《化学学报》2002,60(6):1065-1071
某些稀土盐类及其配合物抑菌性强、抑菌谱广,尤其对生命力极强的芽孢菌有 着更为突出的抑菌效果。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稀土盐类及其配合物对芽孢菌的抑 菌机理;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对芽孢进行破碎及成分的分离,借助电镜细胞化学 技术、红外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检测手段,从分子水平上确定 了稀土离子在芽孢中的结合位点,提出了稀土对芽孢菌的抑菌机理是稀土离子取代 了芽孢内2,6-吡啶二羧酸钙(DPA-Ca~(2+))中Ca~(2+)的结合位点,形成了2,6-吡啶 二羧酸与稀土离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化学光谱法测定6N氧化铈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二次分离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铈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的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时间短,富集了倍数高,化学光谱测定下限为0.33μg/g,适用于6N的氧化铈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某些稀土盐类及其配合物抑菌性强、抑菌谱广,尤其对生命力极强的芽孢菌有 着更为突出的抑菌效果。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稀土盐类及其配合物对芽孢菌的抑 菌机理;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对芽孢进行破碎及成分的分离,借助电镜细胞化学 技术、红外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检测手段,从分子水平上确定 了稀土离子在芽孢中的结合位点,提出了稀土对芽孢菌的抑菌机理是稀土离子取代 了芽孢内2,6-吡啶二羧酸钙(DPA-Ca~(2+))中Ca~(2+)的结合位点,形成了2,6-吡啶 二羧酸与稀土离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含稀土的钴基合金(Co-Er-Gd-Sm和Co-Sm-Pr)是一种新型磁性材料,对其中单一稀土含量的分析测定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到目前为止所报导的分析方法,或是不能测定单一稀土元素含量,或是设备昂贵,或是分析时间较长。我们认为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进行分离,后用光度法进行测定单一稀土元素含量是可行的,并具有优越性。实验部分 1.主要仪器和试剂: SY-202型高速离子交换色谱仪:四川分析仪器厂生产。 72型分光光度计。稀土标准溶液:用光谱纯稀土氧化物配制50mg稀土/ml的贮备液,按需逐步稀释。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工业应用中对单一稀土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分离纯化稀土元素是充分利用稀土资源的保障。由于绿色环保意识和要求的增强,对稀土分离纯化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几十年生产应用中,分离纯化稀土元素的技术方法不断完善改进,文章综述了分级结晶和沉淀法、化学气相传输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树脂色层法、溶剂萃取法、液膜法和氧化还原法在稀土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溶剂萃取法中中性萃取剂、酸性萃取剂、胺类萃取剂和离子液体萃取剂的发展应用现状,同时探讨了络合剂和协同体系对分离稀土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稀土分离纯化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更加绿化高效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纯Eu_2O_3中的稀土杂质,不能满足荧光级Eu_2O_3的分析要求,应对稀土杂质进行化学富集。铕可被还原为二价,较易与其他三价稀土分离。采用还原~-柱色层法,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分离,有效地避免二价铕的氧化而无需保护气氛。针对荧光  相似文献   

11.
1引言火花源质谱法是测定高纯稀土的方法之一,具有灵敏度高、基体影响小、谱线干扰少等优点。对于单同位素的超高纯稀土元素,通常可以利用火花源质谱法直接测定,但对于99.9999%的超纯Sm3O3,由于Sm有7个同位素,晕轮背景干扰,谱线干扰以及大量基林元素存在,严重影响火花源质谱法灵敏地测定痕星稀土元素,必须分离富集,以P507萃林树脂为固定相、HCl-NH4Cl为淋洗液研究了大量基体Sm和其它14个痕量稀土杂质元素的分离方法,结合资合剂-活性碳柱富集淋洗液中14个痕量稀土元素,成功的建立了化学分离-火花源质谱法分析高纯氧化衫的方…  相似文献   

12.
纯氧化铽中稀土杂质的光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常用化学光谱法测定纯稀土中稀土杂质;近年来有人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钇中稀土杂质,和用等离子喷射发射光谱法测定某些稀土元素。控制气氛光谱法也被人们采用,它是利用气体不同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改善放电区域的光辐射作用,降低光谱背景,消除氰光带,提高分析灵敏度。本工作是采用较高浓度的溶液以增加样品在电极头上的绝对量,并在氩/氧混合气氛中  相似文献   

13.
化学光谱法测定5N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化学光谱法测定5N高纯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在P507萃淋树脂色层柱上分离氧化钆中稀土杂质元素,分别采用定量分离La-Sm及Tb-Lu+Y和部份分离Eu的方法,并相应地采用碳粉吸附法和碳粉粉末法进行光谱测定。分离时间为3.5h,测定下限为1.2μg/g(RE)。  相似文献   

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镨中稀土杂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明  李冰  曹心德  张岩 《分析化学》1999,27(3):304-308
深入考察了ICP-MS法测定高纯氧化镨时基体对稀土杂质测定的影响,研究了P507萃淋树脂分离大量基体Pr6O11的实验条件,建立了采用内标补偿直接测定大部分稀土杂质和经P507萃淋树脂分离基体后测定被干扰离子Tb相结合测定高纯Pr6O11中稀土杂质的ICP-MS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稀土盐类变质剂处理铝硅合金,考察了盐类变质剂的添加量、变质温度、保温时间和重熔次数对合金变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盐类变质剂具有长效变质作用,可明显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性能,降低合金液中的含氢量。本文还分析了稀土的变质作用,并提出活性与非活性稀土的概念。采用稀土盐类变质处理可避免Al-RE合金处理时形成的稀土化合物偏聚。  相似文献   

16.
混合稀土中钦、铒、铥的测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其盐类(氯化物、硝酸盐等等)溶液本身对光的吸收来进行比色分析。这个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一般不须作烦琐的稀土元素分离工作,但灵敏度不高,仅适用于测定常量和高含量的单一稀土元素(一般含量约在10%以上),不适于低含量稀土元素的测定。为此,我们对最近报导的在水-丙酮溶液中应用二苯酰甲烷测定钬、铒、铥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溶液颜色稳定的优点。用于混合稀土中钬、铒、铥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本法灵敏度为:每毫升Ho_2O_3 1.29、Er_2 O_3 3.68、Tm_2O_3 20.9微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Cyanex302萃淋树脂从硝酸介质中吸附重稀土(Ⅲ),吸附能力为Lu>Yb>Tm>Er>Ho>Dy>Tb>Gd。考察了平衡水相酸度、稀土浓度、温度等对吸附平衡的影响。计算了重稀土(Ⅲ)间的平均分离系数β~z+1_z=3.55,表明分离稀土(Ⅲ)的选择性优于HDEHP、HEH/EHP萃淋树脂,有可能用于制备高纯单一重稀土。Cyanex302萃淋树脂饱和吸附稀土(Ⅲ)的红外光谱表明,P=S键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施用稀土微肥是否对魔芋中的重金属有缓解富集作用,通过对HNO3-HClO4及HNO3-H2O2湿法消解和干法灰化3种样品前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升温方式的优化,建立了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GFAAS法,测定魔芋中镉、铅和铬的含量.运用本法对施用稀土微肥后魔芋中上述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稀土微肥能够减缓镉、铅和铬重金属元素在魔芋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鲁鹏  闫欣 《中国稀土学报》1997,15(2):155-159
通过模拟实验块地,初步了在一个土壤生态系统中稀土的浓度分布以及施用稀土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地表径流水溶液中的稀土浓度均为μg/L量级,降水中的稀土主要来源于附近地表土壤。大气中的稀土含量随粒径2有所不同,粒径越小一越低,且其来源主要是附近的水可溶性的硝酸稀土微肥在施用后很快转化为水不溶性形态,施加稀土前后实验组表层土壤中稀土含量基本相同,与对照组相比,施加的稀土微肥对地表径流水溶性和悬浮的  相似文献   

20.
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生产是保障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前提,溶剂萃取法作为分离纯化稀土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具有分离系数高、饱和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连续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原始工艺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影响巨大,与绿色低碳生产理念相违背,急需绿色高效新萃取体系的开发。络合体系作为一种更加绿色高效的萃取体系,越来越引起关注。文章详细综述了不同络合剂在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稀土中的应用,根据萃取分离效果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不同络合体系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络合体系分离稀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更加绿色高效分离稀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