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光伏并网后的配电网稳定性问题,通过绘制P-V曲线,分析了光伏电站接入对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利用DIgSILENT平台构建了光伏发电系统暂态仿真模型,分析了光伏电站并网点三相短路故障及光伏电站出力波动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并网点与配电网联系越紧密,静态电压稳定性越好;故障清除时间越短,光伏电站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越小;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光伏电源有功输出波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问题,阐述了暂态电压失稳的机理以及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方法,介绍了2种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SVC和STATCOM。采用BPA软件对国内某一实际电网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变化和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均会对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造成影响,导致系统的电压水平降低。装设SVC或STATCOM对系统电压均有支撑作用,且STATCOM对电压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由于可再生能源并网会带来随机性和波动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暂态特性与传统电力系统有显著区别。因此,研究了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中加入储能装置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和等值的双机群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并对送端机组机械功率增量和双馈风机外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比例风电渗透率对风火打捆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建立储能模型,仿真分析了有无储能装置对风电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储能装置后,可使同步机的第一摆角度有效减小,且在风电渗透率增大的同时,更好地维持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大量光伏电站的并网,相应地带来并网稳定性、自身抗扰动性等相关问题。由于单级型光伏并网系统和双级型光伏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不同,其并网运行的动态特性也不尽相同。文章基于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单级型和双级型光伏并网系统模型,并对比仿真了光照扰动与电网电压跌落扰动下两种光伏并网系统的动态特性,单级型光伏并网系统更适合于大中型光伏电站。  相似文献   

5.
含风电地区电网暂态过程对频率稳定性 影响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含风电地区电网暂态过程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问题,分析了含风电地区电网等值模型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以蒙西某含风电地区电网为原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了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并网风电规模的大幅增加不利于暂态频率稳定性的结论,表明电力系统动态模拟是研究风电并网频率稳定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当电网侧发生故障或负荷突变时,大规模风电并网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针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提出在受端配置超导储能装置(SMES)的风火打捆经直流输电并网拓扑结构。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和VSC-HVDC系统设计了SMES的控制策略。受端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或负荷突变时,超导储能装置能保证电网受到干扰后快速恢复,在向系统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提供一定有功支撑,克服故障带给系统的不利影响。通过DIg SILENT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电源侧和电网侧母线电压和频率,改善并网风电场暂态稳定能力以及故障穿越能力,能更好地保证并网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杨娜  张焰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2):192-195
采用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建立了风力机传动部分两质量块的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用PSAT软件对大容量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进行电网侧故障的暂态仿真,以lEEE 39节点算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并网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降低,通过加入TCSC改善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将严重影响系统的稳态运行和动态特性的问题,结合风电特性,以潮流分析、暂态稳定为基础并考虑联络线潮流控制,探讨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以实际电网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风电接入后稳态运行状况的变化和风电并网对系统暂态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了AGC控制在联络线功率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光伏电站并网仿真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适用于西北光伏工程的光伏电池工程实用模型,该模型适用于任意温度T和任意光照强度S。以海西电网2014年底网架和运行方式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光伏电站接入后电网暂态稳定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光伏电站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时,会引起海西地区大部分甚至全部光伏电站脱网,但系统能够维持稳定运行;当光伏电站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能显著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时,单一的无功补偿装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STATCOM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谐波,SVC补偿无功功率容量大的特点。文章提出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在DIgSILENT中搭建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当并网点发生三相短路时,分别在STATCOM单独作用和SVS与STATCOM协同作用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STATCOM与SVS协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电站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VSC-MTDC)并网系统,重点研究风电VSC-MTDC对岸上电网调频功能.通过建立详细风电场、换流站和电网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VSC-MTDC并网系统动态频率调节方法,即改进斜率控制.整个海上风电场VSC-MTDC加入改进斜率控制后,可使有功功率在若干岸上换流站之间合理分配,从而确保...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规模化光伏并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在区域电网内接纳光伏装机容量,世界主要光伏应用大国均出台了与各自国家电网相适应的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中国和德国已成为世界光伏并网发电大国,在光伏并网标准制定与光伏并网管理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2012年,德国的新能源法案EEG要求接入中压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必须满足BDEW《Generating Plants Connected to the Medium—Voltage Network》标准,中国则在2012年制订了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总体来看,两国标准在光伏并网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该文将结合中国及德国现行并网技术导则,针对技术要求、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等内容的异同开展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便利。大规模光伏电力并网势必对电网运行特点、暂态及动态特性以及控制方式带来一定影响。文中详细阐述了大规模光伏电力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并以我国某实际电网为例,深入分析了光伏接入地点、运行方式安排、无功电压控制等关键因素对光伏接纳能力的制约作用。分析结论可为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及光伏接纳能力,也可为电网的后续规划、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机组由于其自身特点,风电机组与传统发电机组有不同的稳态和暂态特性,大规模风力发电接入电网后,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暂态稳定性及频率稳定性都会发生变化。主要针对基于普通异步感应电机和基于双馈式感应电机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对电网稳定性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对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给电网稳定性带来的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我国风力发电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接入弱电网的光伏储能系统小信号模型,解决了其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基于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电网强度、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控制环参数对光伏储能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弱电网下控制环路的带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很大.随着储能系统锁相环带宽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先下降后提高;随着光伏系统直流电压环带宽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先...  相似文献   

16.
对某独立的地区电网中接人光伏电站的最大安装容量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在稳态情况下对电压和网损的影响以及光伏电站出力突变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冲击影响,分析发现影响光伏电站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节点电压的安全和稳定约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恒速风电机组的结构,给出风电机组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建立恒速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WSCC 3机9节点算例中仿真恒速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因风速变化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通过极限切除时间分析恒速风电机组并网对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接入相同容量的同步机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恒速风电机组的接入降低了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且接入恒速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越大,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越差。由此提出改善恒速风电机组并网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机电耦合作用对机组暂态性能的影响,采用等效集中质量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叶片弯曲柔性和传动轴扭转柔性的风力发电机组3质量块等效模型。结合双馈发电机控制策略,分别以额定功率750 kW和3 MW的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对其在电网电压跌落和机械扰动两种情况下进行暂态稳定性仿真,并将仿真结果和传统的1质量块、2质量块等效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加,叶片的柔性对机组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增大,建立3质量块等效模型对研究大容量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暂态稳定性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的配套火电机组少,属于交流弱电网,故障后暂态过电压问题严重。2011年至今,中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多个区域电网已经发生了数十起风电暂态过电压脱网事件,且事故中,故障恢复过电压引发脱网的风力机占比很高,其过电压程度直接影响风电场的开机容量。针对该问题,该文基于典型低电压穿越策略建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MSG)并网模型,研究弱电网条件下送出线路短路故障清除时刻PMSG机端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SG暂态过电压与风电机组容量、电压跌落程度及锁相环动态特性等因素有关,根据某实际直驱风场搭建仿真系统模型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20.
The rapid growth of renewable energy capacity, in particu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is creating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hanging the rate of transient processes in the power system. This is due to the approach PV systems are connected to the grid using power converters and the absence of a rotating mass in the PV power plant.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 is the participation of PV s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frequency control in power systems, including in emergency modes. Simultaneously with PV power plants, it is efficient to us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cluding hydrogen ones.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hydrogen for such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ing excess energy from PV power plants.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requency regulation in the power system by using an algorithm that allows to control the frequency in the power system using a synthetic inertia block of PV station, including at different levels of insol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PV panels.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llows it to be us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power generated by the PV station, as well as in emergency m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