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HCC患者被发现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早诊断、早治疗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早期肝癌的检出及鉴别十分重要。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检查也成为众多疾病筛查的首选检查方式,本文就超声技术在小肝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关键。导管原位癌是乳腺原位癌最常见的类型,手术治疗可痊愈。本文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常用的3种影像学检查(X线、MRI、超声)的表现和诊断价值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实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2/3,其中,乳腺良性肿瘤约占1/3、恶性肿瘤约占1/3和乳腺其他疾病约占1/3。对于乳腺实性肿瘤,不管是良性的,亦或是恶性肿瘤都会给女性患者带来身心的极大危害。"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女性患者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用于筛检女性乳腺实性肿瘤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X线钥靶、超声、核素扫描、磁共振等。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促进了新型超声诊断技术,即超声弹性成像(ul-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成年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展趋向年轻化,早发现、早治疗对预后关系重要。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应用超声检查诊断5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组学是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之一,通过自动算法从感兴趣区提取大量的图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临床决策支持。近年来超声影像组学已应用于乳腺癌诊断、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预测等多个方面。本文系统性阐述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检出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而逐年提高。超声是诊断乳腺病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评估DCIS时,超声主要作为乳腺X线摄影的辅助手段,在诊断有症状的DCIS患者中尤为重要。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更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出现,DCIS的超声检出率得以提高。多种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实现了DCIS的早期诊断,在DCIS的早发现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81例(91.0%),交界性肿瘤1例(1.1%),恶性肿瘤7例(7.9%)。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最多见,占50.6%;恶性肿瘤血清CA125升高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恶性肿瘤超声显像多为实性、囊实性,且RI≤0.40。结论卵巢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应定期妇科检查,结合彩色超声和肿瘤标记物检查,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郑奇  龙剑 《临床荟萃》2012,27(19):1718-1721
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发现时往往已为晚期并且临床进展迅速,多数HCC患者的预后很差[1]。因此,对HCC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使用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是目前较为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卵巢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分析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卵巢肿瘤的超声造影强化特点。 结果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造影强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18例卵巢良性肿瘤中,仅3例子宫内膜样囊肿囊壁造影剂缓慢强化,12例卵巢恶性肿瘤均表现为造影剂快速强化。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卵巢恶性肿瘤内造影强化的始增时间早,达峰时间早,灌注强度高,造影强化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下降支陡直。 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肿瘤内的血流信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岩  王俊明  郝志华  杨春秀 《临床荟萃》2012,27(12):1085-108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超声检查作为疾病的早期发现的筛查手段已经运用于体检当中[1]。我们对201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 731例河北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青化,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因而早发现、早诊断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早期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本组对5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诊断儿童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方法为常规超声、CT及MRI。近年来,超声造影逐步应用于儿童肝脏等疾病,但在儿童腹膜后肿瘤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就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儿童腹膜后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但是,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治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9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68个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检查比较。结果 168个病灶中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显示37个病灶有残留,增强CT检查显示39个病灶有残留。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价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肿瘤相关物质群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礼仪  李毅 《临床荟萃》2004,19(12):713-714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因此寻求理想的、具有广谱性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攻克的重点课题。肿瘤相关物质群(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是我国首个获国家批准上市的第一类癌症体外标记物,它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超声及手术病理特征。方法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妇的超声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比较良性肿瘤与交界性和低度恶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05例孕妇妊娠期超声检查发现58例65个卵巢肿瘤,剖宫产手术发现49例49个卵巢肿瘤。105例114个卵巢肿瘤(单侧96例、双侧9例)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治结果:(1)65个卵巢肿瘤术前超声表现:二维超声显示58个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多见强回声或中高回声区,且多数肿瘤内壁无乳头状突起(50/58);超声诊断为良性肿瘤50个,8个肿瘤未作出定性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卵巢良性肿瘤58个;术前二维超声显示7个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壁多见乳头状突起(5/7),超声诊断5个肿瘤不除外恶性,2个肿瘤未作出定性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交界性肿瘤6个,低度恶性肿瘤1个。(2)肿瘤来源:超声检查及剖宫产手术发现的114个卵巢肿瘤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肿瘤107个,交界性肿瘤6个,低度恶性肿瘤1个。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84个,上皮性肿瘤19个,性索间质肿瘤9个,生殖细胞肿瘤合并上皮性肿瘤2个。(3)手术治疗方法:早孕期手术治疗7例,剔除肿瘤8个,中孕期手术治疗11例,剔除肿瘤11个,晚孕期剖宫产术中治疗87例,剔除肿瘤95个。(4)妊娠结局:105例孕妇足月分娩82例,因重度子痫、胎膜早破等指征早产18例,早孕期人工流产4例,中孕期引产1例;105例孕妇手术治疗后围生儿均安全。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超声多表现为单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可见强回声或中高回声区、内壁无乳头状突起;少数交界性及低度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单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妊娠期超声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宫颈癌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病妇女的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最有效的措施[1]。2012年开始,根据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超声成像新技术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已广泛运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现就其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优缺点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诊断和完善的术前评估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至关重要。目前,二维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评估血流信号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宫颈浸润与否的评估价值有限。随着技术发展,三维超声也逐渐应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本文对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以及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379例(604个病灶)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79例(604个病灶)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消融时间180~720s,消融功率40~70 W。消融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或增强CT/MRI复查,完全消融549个病灶,部分消融55个病灶。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0.9%(549/604),总复发率为9.1%(55/60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3%(2/604)。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成为一种微创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术,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