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5~2010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5077例(剖宫产2375例)。其中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之间分娩的828例产妇(剖宫产457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率在2005~2010年之间39.2%逐年上升,其中2005年与2010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09年12月~2010年11月的剖宫指征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胎儿窘迫和巨大儿等。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相关因素众多,既有医疗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逐年增加,成为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华 《河北医学》2014,20(2):289-292
目的:探讨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1年5年间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007年至2011年我院顺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影响因素中手术指征所占比例在各年影响因素构成比中为最高,其次为社会因素。根据2011年的剖宫产选择原因分析,构成比最高的是妊娠合并症,其次为脐带绕颈、胎儿安全、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等。胎儿因素、母亲因素、社会因素为影响顺产率的正相关因素。结论: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手术指征和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为可控因素,近年来社会因素与母婴因素都与剖宫产选择正相关,对可控因素进行调整对现代优生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316例社会因素剖宫产指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2003年社会因素剖宫产3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1999年1.07%上升到2003年的11.27%。结论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回顾分析了1998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3年间分娩的7167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结果,3年中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增加,1999年和2000年剖宫产率和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高于1998年.高龄初产及珍贵儿、惧怕疼痛不愿试产、选择出生日期、医生害怕医疗纠纷等因素所致的剖宫产分别占到总例数的54.1%、23.4%、7.8%、7.3%.认为高龄初产、珍贵儿、惧怕疼痛、不愿试产、选择出生日期、医生害怕医疗纠纷等因素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罗平 《中国病案》2004,5(9):46-46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2003年社会因素剖官产3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官产率逐年上升,由1999年1.07%上升到 2003年的11.27%.结论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是降低剖官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本院近5年来剖宫率明显上升的相关因素,为孕妇能够接受自然分娩提供有力的宣教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妇产科临床资料进行回回性分析.应用表格方式将这5年平产、剖宫产人数以及手术指征分别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剖宫率上升的比例和相关因素.结果 2004年剖宫率是36.6%,2005年是31.9%,约下降4.6%,2006年是38.2%,2007是42%,到2008年已达50.4%.结论 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与婴儿因素、母体因素、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社会因素:择日分娩、家属干预占18.7%.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 对该院2009年1~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2 0 03年、2006年和2009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率增高流行因素的分析,为减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提供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10年剖宫产病例7796例,分析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流行因素;339例2009年5~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原因。结果:我院2009年剖宫产率比2000年增长了1.66倍,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率增长了16.5倍。经济收入、年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产前分娩意愿不同等剖宫产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0~2009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社会因素是剖宫产主要因素,应加强孕产妇产前宣教,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远期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238例,转出ICU 1年后进行电话随访,统计院内病死率及1年累计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1年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远期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23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共有58例(24.4%)患者死亡,1年累计病死率为59.7%(14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脓毒症、真菌感染、入ICU 24 h内拔管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机械通气时间与患者1年病死结局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 APACHEⅡ评分升高、使用CRRT、存在真菌感染是预测患者1年病死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生活质量评估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APACHE Ⅱ评分、腹腔感染、住院时间、 24 h内气管导管是否拔除是影响远期生活质量的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 24 h拔管对1年后的生活质量起保护作用,住院时间越长1年后的生活质量越差。 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1年病死率高。ICU内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及住院时间是其远期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中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病房在2014年-2015年期间发生护理风险因素的1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2016年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多种风险因素中,患者病情因素是导致护理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和管理不完善等因素,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2015年-2016年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2015年。结论: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极易造成护理风险,因此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水平和责任意识,完善相关操作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以降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进行临床评价,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3年1~12月的社会因素剖宫产及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1994、1999和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年剖宫产率为54.53%,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6.08%,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均高于非社会因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2003年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与1994、1999年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董静  熊伟 《当代医学》2022,28(12):143-145
目的 探讨卵巢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1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3年生存患者与3~5年生存患者年龄、体质量、肿瘤分型、有无腹水、病灶累及范围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1~1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2012年采取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结果 2011年1~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投诉分别为279例和312例,其中人员因素是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分别为护理差错和投诉的次要原因.2012年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均低于2011年,护理质量得分、患者护理满意率和手术室医生满意率均高于201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人员因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是手术室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林丽红  郭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26-27,30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163例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预后因素。随访时间为5年,各分层因素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寿命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分析变量,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COX多因素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年生存率为79.75%,5年生存率为46.01%。单因素逐步COX模型分析与分层因素间生存率比较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学分级、残留灶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1)。逐步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其细胞学分级、残留灶大小、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因素下各组间5年生存率存在差异(P〈0.01)。结论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分期早,细胞分化好,术后残余病灶越小,预后越好,根据以上因素可预测绝经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5.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输卵管因素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输卵管因素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本人自2000年1月~2008年1月,用艾附暖宫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0例,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唐山地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医疗放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盲法涂片的实验方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对549例医疗放射工作人员开展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49例医疗放射人员中,淋巴细胞畸变阳性例数为54例,阳性率9.84%。其中0~9年、10~19年、20~29年、30年以上工龄组阳性率分别为5.52%、13.89%、14.61%、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2,P=0.010);常规放射岗(诊断、牙科、放疗岗)及特殊放射岗(核医学、介入放射岗)阳性率分别为5.68%、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87,P0.01);家族史组、非家族史组阳性率分别为50.0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83,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因素(10~19年、20~29年、30年以上)为危险因素(OR=2.761、2.928、4.402,P0.05);岗位因素为危险因素(OR=4.556,P0.05);家族史因素为危险因素(OR=9.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因素(20~29年、30年以上)为危险因素(OR=2.646、3.987,P0.05);岗位因素为危险因素(OR=4.407,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及核医学、介入放射岗位的医疗放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阳性率高于其他医疗放射人员,需进一步加强医疗放射人群的职业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7.
李会荣 《当代医学》2021,27(14):148-149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二次检验,根据再次检查结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因素有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结论 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多与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相关,在尿常规检验中,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避免上述风险因素,从而保证尿液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张德琼 《中外医疗》2008,27(20):144-144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漏筛的原因,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统计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对漏筛191人的发生原因从家长原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转诊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漏筛人数191中,家长原因,占68.59%.管理因素17.28%.技术因素3.66%,转诊因素10.47%.结论 对新生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正确认识,同时要重视有效管理和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鼻咽癌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1987年6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儿童青少年鼻咽癌44例,均行放射治疗,部分行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用于生存分析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2%和62.3%,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淋巴结(lymph node,N)分期、放射剂量、化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儿童青少年鼻咽癌就诊时多属中晚期,易出现远处转移,宜采用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徐晖  郭颖 《中外医疗》2010,29(5):28-29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347例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347例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过少等。结论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提高围产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