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IEEE 802.16e标准中使用了睡眠模式以达到降低移动台的功率消耗和基站接口资源的使用.本文将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IEEE 802.16e睡眠模式的功率消耗和时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在功率消耗和时延之间有一个权衡,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初始的睡眠周期.为此提出一个根据传输速率调整初始睡眠周期大小的自适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802.16e标准相比自适应算法能节约20%的功率,仅仅损失了一点时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对功率控制技术进行分类、比较;阐述了IEEE802.16e标准中所定义的功率控制技术;介绍了适用于基于IEEE802.16e标准的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3.
周朝霞 《信息技术》2007,31(11):39-43
IEEE802.16e标准增强了对用户移动性的支持。基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下行链路,分析和改进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的算法,并给出AWGN和ITUVehicularA信道下系统的仿真性能。  相似文献   

4.
IEEE802.16j标准以IEEE802.16e标准为基础,文章对其进行了简单介绍,从拓扑结构、调度方式、覆盖范围和成本等方面将IEEE802.16j系统和IEEE802.16e系统进行了比较,综述了有关IEEE802.16j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肖毅 《通信世界》2006,(48B):24-24
1999年,IEEE成立了802.16211作组专门从事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相继发布了IEEE802.16、IEEE802.16a、IEEE802.16d、IEEE802.16e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IEEE802.16d对IEEE802.16和IEEE802.16a进行了整合和修订,是一项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主要用于固定、游牧等场景。而IEEE802.16e是基于IEEE802.16d标准的,  相似文献   

6.
初始测距是802.16e系统中实现网络初始接入的重要过程。文章针对802.16e协议建立了初始测距信号模型,改进了原有频域检测算法。通过对接收频域信号进行功率检测并设置门限消除伪测距信号的影响,然后使用一种时频相结合的检测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检测概率和实用性上相对其它算法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IEEE802.16d-2004,IEEE802.16e-2005和IEEE802.16Corrigendum2的Draft3.0为基础文稿分析了IEEE802.16e-2005协议描述的PowerControl,目的是希望对16e的PowerControl机制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描述总结。  相似文献   

8.
IEEE 802.16e标准是支持终端移动性的无线城域网接入标准.由于在移动网络中终端主要是由电池供电的,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终端能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IEEE 802.16e标准建议睡眠模式的操作机制和操作参数.然后采用一致的模型,使用概率统计方法对睡眠模式节约能耗的效果及其对下行帧时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Matlab工具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国  雷维嘉  谢显中 《数字通信》2010,37(2):85-88,92
0 引言 IEEE 802.16e作为一个新兴的无线城域网技术标准,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在传输速率、IP业务支持、覆盖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基于IEEE 802.16e标准的WiMAX系统已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国无线城市计划的重点推荐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无线通信标准——IEEE802.20的总体,给出了标准的研究范围和设计目标,描述了标准的系统结构和技术规范,讨论了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无线接口特性,与IEEE802.16e和现存的3G标准进行了比较,提出了IEEE802.20标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WiMAX     
汤刚 《世界电信》2007,20(12):55-55
WiMAX是IEEE802.16标准系列的总称,到目前为止包括802.16、802.16a、802.16c、802.16d、802.16e、802.16f和802.16譬共七个标准,基本上可以分为固定WiMAX和移动WiMAX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徐春莹 《通信技术》2007,40(11):162-164,246
随着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上的业务流量与日俱增,如何保证无线局城网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文中分别介绍了IEEE802.11中的MAC层协议和802.11e标准中所采纳的改进方式,通过对比分析DCF和EDCF的性能特性,具体仿真时延和丢包率两个性能参数,指出了802.11e标准对MAC层所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马玲 《通信世界》2007,(16B):4-5
WiMAX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基于IEEE802.16空中接口,而WiMAX是IEEE802.16技术在市场推广中采用的名称。IEEE802.16标准的空中接口包括IEEE802.16d(802.16-2004)和IEEE802.16e(802.16-2005)两个空中接口规范,前者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规范(频段:10GHz-66GHzN〈11GHZ),[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由于IEEE802.16e系统采用OFDM技术,时间延迟和频率偏移会导致信号不能正常解调,接收机必须进行精确的帧起始同步。给出了IEEE802.16e系统帧起始位置确定步骤、自相关粗同步算法和互相关细同步算法,然后用MATLAB验证了自相关和互相关算法的正确性,最后用DSP对帧起始同步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实现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IEEE802.16e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标准及其物理层与MAC层技术,并与IEEE802.20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标准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移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颇具影响的主要有无线城域网(WMAN,Wireless Metropotion Area Netwodks)IEEE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Mobile Broadhand Wueless Access)IEEE802.20和无线区域网络(WRAN,Wireless Reginal Area Networks)IEEE802.22,以及第一代至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等。本文在介绍IEEE802.16e,802.20和802.22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将其与3G系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1.WiMax技术简介 WiMax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的缩写,是基于IEEE 802.16标准。该标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2004年6月份通过的IEEE 802.16—2004,它是以IEEE 802.16a标准为基本制订而成的,另外一种就是目前正在制定中的IEEE 802.16e,面向移动终端,最大传输距离为3km~5km,预计在2005年年中获得批准。  相似文献   

18.
最早的IEEE 802.16标准是在2001年12月获得批准的,是针对10~66GHz高频段视距(LOS)环境而制定的无线城域网标准。但目前所说的802.16标准主要包括802.16a、802.16RevD和802.16e三个标准。802.16a是为工作在2~11GHz频段的非视距(NLOS)宽带固定接人系统而设计的,在2003年1月被IEEE批准通过;802.16RevD是802.16a的增强型,主要目的是支持室内用户驻地设备(CPE),预期将  相似文献   

19.
关于IEEE 802.16与WiMAX 技术标准上世纪90年代,宽带无线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制定统一的全球性体制标准,1999年, IEEE-SA成立了802.16工作组, 专门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互补性无线标准。在用于家庭互联的IEEE 802.15标准和WLAN(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在高速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无线接入,在继802.16系列标准以后,IEEE协会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宽带接入技术(MBWA)——IEEE802.20标准。文章对IEEE802.20技术的网络特性和网络协议架构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其时延、移动性、覆盖范围等方面与当今几种主要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技术及经济方面简要概括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