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搅拌反应器内相际传质行为 2.反应器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今依 《化学世界》1998,39(4):207-211
系统地研究了搅拌反应器中挡板、搅拌桨型、通气管分布器及位置等结构因素对氧气-水体系功率准数K和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过程中挡板的作用在于提高湍动,改善两相混合状态;相对于其它的三种桨型,六叶盘式透平平桨能够形成较高的液相湍流和气液接触界面;通气管分布器的适宜直径为桨径的0.5~1倍,适宜位置应在桨叶下方。  相似文献   

2.
多相机械搅拌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的气液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空气水玻璃珠(ρ=2630kg/m3,dp=25μm)构成三相体系,在内置机械搅拌桨的内循环反应器中进行实验。实验条件:表观气速Ug0.5~19.0cm/s,固含量εs1%、2%、4%(质量分数),搅拌桨速度为0~1200r/min。结果表明总体积传质系数KLa随气体表观气速和搅拌速度增加而增加。总能量耗散速率同时受通气能量耗散速率与搅拌机械能量耗散速率的影响。搅拌转速一定时,搅拌机械能量耗散速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下降。从能量角度考虑,表观气速和搅拌速度的选择应有一个良好的匹配。存在固体颗粒时,传质系数KLa与传质界面面积a均得到改进。对于25μm玻璃珠体系,KLa值随固含率变化,其最大值的产生在2%固含率左右,固含率继续增加,则KLa降低。最后对KLa固含率及能量耗散速率作了关联。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搅拌反应器中通气量、搅拌速率等操作因素及悬浮体系中不同形态颗粒对氧气-水体系功率准数K和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搅拌与气流对体系的环流方式呈相反的作用机制,并存在临界搅拌速率;传质系数在搅拌反应器的不同持液位置存在差异,最大值出现在桨叶区及上循环区与自由液面的中间高度;颗粒形态对传质的影响在于其对体系流变性能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路反应器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冷态模型装置上了环路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和化学反应特性,建立了喷嘴喉部两相流的速度与喷嘴结构和操作压力的函数。在流体力学中得到的最佳结构可用于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搅拌反应釜的对比试验表明:环咱反应器的宏观化学速率优于搅拌反应器。  相似文献   

5.
多相流搅拌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包雨云  高正明  施力田 《化工进展》2005,24(10):1124-1130
综述了近五年冷态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器的研究成果,阐明近期研究热点已转为热态多相流搅拌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行为。概述了热态气液两相体系中通气功率、混合时间、局部及总体气含率的研究结果。指出今后研究重点应为热态的固液悬浮、气液传质过程及其机理,同时说明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仍属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
群体平衡方程(population balance equation,PBE)是描述多相流体系中分散相大小与分布随时空变化的通用方程。搅拌反应器内多为多相流体系,考虑到颗粒聚并、破碎等微观机制对颗粒大小、分布、粒数密度等宏观参量的影响,采用PBE对搅拌槽内多相流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预测搅拌槽内流场和颗粒的大小与分布。对群体平衡方程在搅拌反应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简要介绍PBE的基本形式后,讨论了PBE的主要数值求解方法,然后着重介绍近年来采用PBE对搅拌槽内液固沉淀过程、气液及液液体系进行数值模拟的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黄隐华 《中氮肥》2003,(5):42-45
1 搅拌槽中和器搅拌槽中和器是最早使用的磷酸氨化设备。由于搅拌槽中和器易于设计和放大,操作、控制比较简单,在我国首先被采用,也是我国小磷铵厂定型设计所用的设备,国外也有一些工厂还在使用。该反应器操作弹性大,不易结垢、堵塞。但是,这类中和槽存在一系列的缺点:物料平均停留时间长(45~60min),反应器体积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和基建投资多,搅拌装置耗用电能,操作可靠性亦不高。由于搅拌转速不高,受搅拌和混和强度的限制,气膜传质阻力很大,气氨在浮升过程中与磷酸反应的时间短,反应空间利用率低,反应速率小,氨逸出率高,造成氨损失大,并…  相似文献   

8.
群体平衡方程在搅拌反应器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倩  程景才  杨超  毛在砂 《化工学报》2014,65(5):1607-1615
群体平衡方程(population balance equation,PBE)是描述多相流体系中分散相大小与分布随时空变化的通用方程。搅拌反应器内多为多相流体系,考虑到颗粒聚并、破碎等微观机制对颗粒大小、分布、粒数密度等宏观参量的影响,采用PBE对搅拌槽内多相流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预测搅拌槽内流场和颗粒的大小与分布。对群体平衡方程在搅拌反应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简要介绍PBE的基本形式后,讨论了PBE的主要数值求解方法,然后着重介绍近年来采用PBE对搅拌槽内液固沉淀过程、气液及液液体系进行数值模拟的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卧式单轴粉体搅拌反应器的搅拌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烯烃气相聚合卧式单轴搅拌聚合反应器为背景,使用内外双螺带和地工两种搅拌桨,研究了搅拌型式、转速、粉体物性及加料量对搅拌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物料其搅拌功率变化规律不同,但搅拌功率总是与转速的一次方近似正比,基于粉体搅拌的特点,提出了新的粉体搅拌功率准数表达式,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粉体搅拌的功率准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搅拌式反应器、非搅拌式反应器、光反应器及固定化反应器等,为植物细胞培养中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聚合反应都是放热的,这样在反应过程中就必须移去相当多的热量。同时与低分子产物的合成不同,如果聚合物的合成不能立即达到所希望的性质,想通过后处理来改进质量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聚合反应中必须选择最合适的反应器和操作条件来实现热传递的要求并取得所希望的产品性能。间歇反应器(BR)和连续柱流反应器(CPFR)适合于得到高转化率,而均相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HCSTR)理论上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5L规模反应量热实验装置中,以热平衡为基础建立了搅拌反应器的动态热传递模型,应用扩展Kalman参数估计和状态估计的方法在线得到模型参数和模拟反应的放热速率、累积反应热。实验数据和模型估计值比较,预测误差在±7%以内  相似文献   

13.
高勇  郝惠娣  杨宁  白锦军  任国瑜 《化工科技》2020,28(3):74-77,90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以搅拌桨的机械搅拌产生的压差吸入气体,可以显著提高传质系数,减少功率消耗,在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三方面对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对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放大、振动、动平衡进行分析,是指导自吸式搅拌反应器工业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搅拌功率和循环流量是考察搅拌桨性能和搅拌槽内混合效果的两个重要参数。作者在直径为5 0 0 m m和 80 0 mm的带导流筒的搅拌槽内 ,试验测试了现工业生产中酯化反应器内的搅拌桨的循环流量准数和功率准数 ,并根据工艺要求优选出以 CBY螺旋浆与直叶透平桨组成的双层浆式搅拌器 ,该搅拌桨比现工业用桨在消耗相同功率的条件下能产生更大的循环流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在气液固三相浆态搅拌反应器中设置管式内过滤器,以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及浆态反应器的连续化。冷模研究表明:在强烈搅拌下,存在一种动态平衡过滤。即在滤饼沉积速率及剥离速率达到平衡条件下,可实现液相进料及滤液排料的连续化。在确定适宜过滤元件结构及过滤介质后研究了搅拌速度 、固含率、体系性质等因素对气液固三相浆态搅拌釜中管式中管式内过滤器的过滤速率的影响。气相按一定比例随液相通过过滤介质 ,其比例大小取决于过滤器的压降大小。实验表明:对颗粒平均直径在(0.8-1.0)10^-4m的α一氧化铝及硅铝氧化物细粒可获得较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邵洪根  赵建明 《广州化工》2010,38(3):161-162
介绍了目前液相催化加氢反应中遇到的主要几种反应器的形式,并对各种反应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互相对比,指出自吸式反应器是最适合应用于液相催化加氢反应场合,其中杭州原正化学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研究开发自吸式搅拌装置的单位,设计和生产制造的自吸式搅拌装置性能比较优越,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聚酯生产为应用背景 ,用中、高粘糖浆作模拟物料 ,通过 CO2 气体在糖浆中的“等速吸收法”,测量了卧式双轴圆盘反应器在多种条件下的容积传质系数 KLα,并结合圆盘桨上的成膜情况和搅拌体系的流型进行了具体分析 ,得出了 KLα与搅拌转速、桨叶数、装料系数、物料粘度 ,以及在圆盘桨上设置刮刀等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为中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自制的5L规模反应量热实验 ,以热平衡为基础建立了搅拌反应器的动态热传递模型,应用扩展Kalman参数估计和状态估计的方法在线得到模型参数和模拟反应的放热速率,累积反应热。实验数据和模型估计值比较,预测误差在±7%以内。  相似文献   

19.
螺带反应器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螺带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MAH),考察了影响接枝率的有关工艺参数,以PP粉为原料,无水的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加入5%催化剂,搅拌速度160r/min,反应时间80min,可获得接枝率5%左右的接枝产品。  相似文献   

20.
用亚硫酸钠氧化法测定了机械搅拌高压釜中氧气-亚硫酸钠溶液体系、氧气-正癸烷-亚硫酸钠溶液体系和氧气-正癸烷-亚硫酸钠溶液+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 La).研究了搅拌转速、搅拌桨高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k La的影响,得到了经验关联式.k La随有机相体积分率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搅拌转速、搅拌桨高度与液相高度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