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移动网络的动态拓扑结构,网络资源搜索过程又需要大量的信令分组和通信链路的支持,移动网络中 的资源搜索变得异常困难.通过分析移动网络中资源搜索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的网络架构,并在这种 架构上运用改进蚁群算法解决这些问题.该方法首先在移动网络中引入代理节点以确定网络拓扑,然后在这种引 入代理节点的网络架构中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同时利用全局和本地信息素来寻找资源.仿真比较了传统蚁群算法 和改进蚁群算法的资源搜索性能,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蚁群算法,这种新算法在基于代理的移动网络中可以 大大提高移动网络资源搜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Gnutella2的搜索算法在超级节点间转发消息采用泛洪机制,在大规模文件共享中产生较多冗余消息,降低了搜索效率.为提高搜索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热度的改进搜索算法.该算法根据P2P网络中的幂律特性,提出节点热度概念,根据节点热度选择转发超级节点,设计了基于节点热度的搜索算法;在节点热度的计算中,引入惩罚因子减少无效搜索;在搜索消息转发时,通过最热轮空策略来均衡高热度节点的负载.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搜索命中率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平均搜索时间和平均跳数,提高了搜索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中传统的阻塞扩展环形搜索方案时延及耗能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节点泛洪终止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阻塞扩展环形搜索方案.首先,源节点广播路由请求(RREQ)接收到路由应答(RREP)或生命周期结束时转发数据包;其次,为数据包设定一个单位时间的延迟以避免END指令和数据包之间的冲突;最后,中间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不同消息类型执行不同的行动,如果识别出路由节点,则以当前跳数发送RREP(即Hr)给源节点,否则开启泛洪、重播RREQ.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降低了MANET的时延和能耗,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总成本.  相似文献   

4.
由于移动节点间的相遇机会的不确定性,容迟网络采用机会转发机制完成分组的转发.这一机制要求节点以自愿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消息转发.然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节点表现出自私行为.针对节点的自私行为,提出了基于信任蚁群的自组织路由算法TrACO(Trust Ant Clone Optimization).该算法利用蚁群算法基于群空间的搜索能力和快速的自适应学习特性,能够适应容迟网络动态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最后对TrACO进行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TrACO能够在较低的消息冗余度和丢弃数下获得较高的分组转发率和较低的消息传输时延,表现出较强的挫败节点自私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移动代理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计算方式,在网络分布式环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软件混合性的增加,也伴随着对安全的威胁。保护移动代理的代码及数据免受窜扰已成为移动代理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传统的密码机制不能直接应用到移动代理环境,考虑到移动代理的动态性和智能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执行机制的新型移动代理方案,以增强移动代理和其执行环境的安全可靠性。最后对其做了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移动IPv6协议要求家乡地址和家乡代理永远固定不变,当移动节点长期远离家乡网络时,其他主机与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转交地址的绑定更新信息,这会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注册报文,降低网络性能.针对传统移动IPv6协议这一缺点,提出了新的移动IPv6协议,新协议采用区域累计使用时间来确定家乡地址、家乡代理,在技术上使用动...  相似文献   

7.
网络管理在今天迅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是一个关键方面,传统的集中式管理方法在可扩展性、可靠性、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网管站派遣移动代理到各被管节点上去收集数据和执行网管操作。这样可以减少网络上不必要的中间数据传输,从而可以明显地节省网络带宽并减小网络延迟.通过移动代理将管理智能分布到网元,降低了网管平台的开销和网络负荷,可改善网管系统的可扩展性.文章探讨了采用移动代理解决网络管理中存在服务器性能瓶颈和负载平衡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网络关联结构和位置匹配的思想引入到公共交换网络(PSN)的路由协议设计中, 从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两方面解决了消息报文的路由问题. 首先, 探索全局搜索时网络关联结构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可知在复杂网络中最有效的传播节点应该是位于网络关联结构的最核心节点, 而不是全局社会度高的节点. 其次, 探讨局部搜索时基于位置匹配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最后, 提出一个基于社会结构度和节点活动网络的路由协议, 即K核. 报文开始时在全局社区进行转发, 将报文转发给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节点, 直至找到转发报文的节点位于报文目的节点的附近, 再根据该附近区域的节点位置匹配度进行转发报文. 与经典协议相比, 该方法可以保证在几乎相同的报文延迟基础上, 实现更高的投递成功率及更少的花费.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移动社交网络数据转发方法大多没有考虑广泛存在的暂态连通区域(TCC),从而导致数据转发质量较低问题,根据5组真实数据对TCC属性与数据转发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TCC感知的数据转发算法.此外,考虑到该算法会增加网络中数据拷贝的数量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型TCC感知数据转发策略,通过选择TCC中的最优节点集来避免它们的相遇重叠现象,利用少量节点实现数据转发机会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性能在数据投递率和网络开销方面的性能要优于当前其他数据转发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群体社交网络舆情演化时,目前方法获取关键节点中的数据较为困难,导致无法准确获得舆情传播次数、搜索指数、达到舆情峰值所用时间等参数,存在演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聚类算法与易感-感染-易感(SIS:Susceptible Infected Susceptible Model)模型的群体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仿真方法。在群体社交网络中采用PageRank算法获取关键节点,利用聚类算法对关键节点中的数据聚类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SIS模型,并通过其完成群体社交网络的舆情演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地获得舆情传播次数、搜索指数、达到舆情峰值所用时间等参数,演化仿真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移动Agent在分布式平台上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在传统的分布式对象平台上开发移动Agent系统的相关问题,并给出了在新一代分布式对象平台·NET实现移动代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在两类平台上实现代理迁移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中感知设备可以随身携带,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在设计转发策略的时候,需要考虑感知设备的社会属性对路由算法性能的影响.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展现出的群聚行为,提出了一种面向聚集点的机会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的多备份路由机制以及直接等待传输策略,通过在聚集区域内放置一个静态节点来辅助移动节点进行数据转发,解决移动网元之间以及移动网元于静态网元之间的数据转发问题,进而改善了传统机会路由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是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CN)的一个典型实例,是未来网络一种可能的架构.为优化NDN的转发性能,要求转发平面能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自适应地调整转发策略、选出最优的转发接口.“虚拟兴趣分组”(virtual interest packet,VIP)架构是一种基于NDN的联合动态转发与缓存的网络架构,通过VIP架构对转发方案进行了性能优化.VIP架构的转发方案使用了背压算法,该算法在网络处于轻负载状态时时延较大,为此引入偏差函数进行优化.为检测优化效果,对原始VIP架构和优化后的VIP架构的转发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转发方案相比原方案在转发时延上有一定降低.且由于偏差函数的引入不会增加原转发方案的时间复杂度,因此提出的方法可以优化VIP转发方案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Opportunistic networking-forwarding messages in a disconnected mobile ad hoc network via any encountered nodes offers a new mechanism for exploiting the mobile devices that many users already carry. However, forwarding messages in such a network is trapped by many particular challenges, and some protocols have contributed to solve them partl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ntext-Aware Adaptive opportunistic Routing algorithm(CAAR). The algorithm firstly predicts the approximate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node by using its movement key positions and historical communication records, and then calculates the best neighbor for the next hop by using location and velocity of neighbors. In the unpredictable cases, forwarding messages will be delivered to the more capable forwarding nodes or wait for another transmission while the capable node does not exist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akes the movement patter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can adapt different network topologies and movement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routing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epidemic forwarding(EF) and the prophet forwarding(PF) in packet delivery ratio while ensuring low bandwidth overhead.  相似文献   

15.
代理安全是移动代理系统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保护代理的安全目前都是一个难题。从代理的角度来看,代理平台就是计算可信基。只有确保代理的计算可信基,提供一个安全的封闭代理空间,才可能真正保护代理的安全。通过论述代理的安全问题和各种现有保护机制,提出利用封闭的代理空间模型来确保代理的安全是目前的一种可行的手段,分析了模型的安全性。并提出采用尽量少和尽量简单的技术来实现封闭代理空间,减少各种技术间的相关性依赖,为安全的移动代理应用平台提供稳定的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多Agent诊断求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建造了一种包括多诊断Agent的诊断系统结构。为提高诊断Agent求解效率,对诊断Agent内部的故障模式进行聚类,将故障模式聚集成多个故障原型,使诊断只在特定空间是进行求解,避免搜索过程的盲目性和无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故障原型的诊断Agent内部序贯诊断算法。另外考虑到诊断对象固有的关联性特征造成的多Agent间的诊断耦合,提出了以故障原型为依据建立Agent间关联模型的方法。基于故障原型的序贯诊断算法和Agent关联模型使Agent的内部诊断和Agent间的协作行为得以有效的联系。文中最后通过一个化工过程诊断实例对提出的多Agent诊断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信息处理中常见的字符串匹配问题,通过对经典的Brute Force算法和KnuthMorris-Pratt算法进行分析,根据GPU异构并行计算任务的分配特性,设计一种针对Knuth-Morris-Pratt算法的数据重叠划分并行方案,并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异构并行字符串匹配算法KMP_MOP.在PowerVR移动平台环境下使用千万级长度的字符串数据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对算法在其他平台的执行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并行算法的性能可移植性.实验结果表明,KMP_MOP算法能充分利用移动平台中的GPU性能,有效提高具有GPU的移动平台设备的字符串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路由查找算法,并给出其在IPv6下的实现方案.由于基于前缀长度的二分路由查找算法扩展性好、查找速度快,而基于Trie的路由查找算法实现灵活、转发表动态更新快,这使得所提算法具备路由转发表动态更新快、查找速度快、对前缀长度扩展性好等优点.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满足IPv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并行电子邮件监听代理的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并行电子邮件监听代理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给每个代理设置了一个代理编号接受区间,通过对数据包的源/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做散列(Hash)运算,把IP数据包映射到某个代理编号子区间内;按照代理的处理能力和负载调节各个代理编号子区间的宽度,从而合理分配积上代理上的网络流量,做到充分利用所有监听代理的计算资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带宽环境中有较高的效率,它不仅可用在邮件实时审计系统中,也适用于高带宽的入侵检测系统(IDS)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