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30-33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猪舍温度的科学控制对于健康养猪极为重要,合适的温度不仅可防止猪的冷热应激、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猪的抵抗力和饲料报酬,是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猪舍温度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安装加热或降温设备,更需要在猪舍设计、建筑材料选择、通风效率优化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冬季采用密闭猪舍养猪的专业户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猪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些专业户忽视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一、通风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冬季采用密闭猪舍养猪的专业户越来越多,这对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猪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些专业户忽视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影响了养猪效益的提高。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冬季密闭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供养猪户参考。1通风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  相似文献   

7.
在寒冷季节(12—4月份)进行试验,比较采光保温猪舍内外饲养条件下肥育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采光保温猪舍内养猪具有耗料少、增重快的优点,在132天的试验期内,试验组比舍外环境中饲养的对照组平均多增重3.1kg(P>0.05),少耗料26.82kg,试验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测得采光保温猪舍有较好的采暖和保温性能,舍内的温度(Y)随外环境温度(X)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两者符合方程式Y=7.7135+0.2926X(r=0.8412;n=5;P<0.05),即舍内温度平均比舍外环境中高7.7℃。  相似文献   

8.
猪舍内保持干燥、温暖和舒适,猪才能健康生长。要想做到这一点,猪舍内必须具备"三样宝贝":一是褥草,二是干细沙,三是红黏土。(1)褥草。农村养猪绝大多数农户都用开放式猪舍,舍内保温条件差,必须要在猪舍内铺些麦秸、稻草、干草等。这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封闭式猪舍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温热状况及光照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发病及死亡状况,对该猪舍的温热环境、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猪舍各季节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舍外高20.4℃和24.8℃.在冬季比较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度环境.是一种较好的猪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夏季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足,致使冬、夏季生产水平较低且发病率较高,需从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和管理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0.
周玉晓 《中国猪业》2014,9(10):69-70
规模养猪场的节能和环保是发展养猪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所介绍的节能环保型猪舍通过合理的保温设计和科学的通风设计,使猪舍在冬季时既能保证舍内的温度不流失、不用燃煤供暖,又能达到换气效果;夏季时室外的高温不能大量传入,不用设置水帘降温,仅通过调整风速改变体感温度就能达到防暑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许昌市某猪场封闭式哺乳母猪舍的热工性能,分别测定了在热风炉和普通燃煤炉供暖方式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RH)。结果表明:封闭式猪舍的热工性能基本能够满足冬季哺乳母猪舍设计要求,两种供暖方式下舍内的温度和RH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设在舍外的热风炉燃煤量极显著高于设在舍内的普通燃煤炉(P<0.01)。  相似文献   

12.
猪舍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含量等小气候因素,对猪只生长发育和肥育效果都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北方寒冷地区育肥猪舍建筑设计,改善猪舍小气候条件,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我们结合猪场养猪生产实际,设计了双列式保温育肥猪舍。 1、猪舍建筑设计 北方寒冷地区猪舍设计应着重考虑保温,其次是防潮。因此,育肥舍设计为双列式和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京及周边地区既有猪舍在"煤改电"后保温改造前后相变储能供暖是否可降低峰谷电价条件下直接电供暖高运行成本并经济可行,促使电能合理化应用,理论计算了保温改造前后猪舍直接电或相变储能供暖四种方式的设备配置参数、年运行成本、前15年内供暖总成本、静态投资回收期,综合比较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猪舍保温改造可节能56.65%,并优化供暖设备配置,应用相变蓄能罐无以上作用,但可解耦供暖能量产生与需求。与非保温直接电供暖相比,非保温相变储能、保温直接电、保温相变储能供暖年节省运行成本分别为19.12元/m~2、28.04元/m~2和35.24元/m~2,后三种供暖方式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0.00 a、3.79 a、13.17 a。猪场运营年限以15 a计时,保温直接电供暖总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冬季气温寒冷,造成全封闭式猪舍供暖成本上升,而建造阳光猪舍,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提升猪舍的温度,降低供暖成本,降低猪的发病率,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阳光猪舍的优势有: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能使透光性更好,能使养猪环境更优化。建造阳光猪舍时应注意阳光猪舍的入射角、太阳高度角、屋面角、投射角。  相似文献   

15.
阎宏  蒋发斌 《家畜生态》2000,21(3):31-35
本文在对封闭式猪舍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温热状况及光照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发病及死亡状况,对该猪舍的温热环境、保温隔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猪舍各季节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均高于舍外。尤其是冬季舍内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舍外高20.4℃和24.8℃。在冬季比较明显地改善了畜舍的温度环境。是一种较好的猪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冬季相对湿度过高、夏季舍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足,致使冬、夏季水平较低且发病率较高,需从畜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和管理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6.
塑料暖舍建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解决了北方冬季养猪的困难。其方法是,在原来敞圈或半敞圈基础上,冬天扣上塑料薄膜,变成封闭猪舍,提高了舍内温度。据对望奎县卫星镇5户养10头肥猪的专业户塑料棚暖舍温度测定,舍外温度—25℃,舍内平均温度5℃,舍内外温差30℃。 猪舍内过高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也对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猪舍的设计上应考虑周到,以利于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及时对舍内小气候进行人为控制。 1 塑料棚舍建造要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传统猪舍供暖系统能耗高、舒适性差等问题,试验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以应用传统供暖方式和节能新风预热系统的两种猪舍作为试验猪舍,对比分析冬季条件下上述两种猪舍在实际生产中的舍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差异,并计算节能新风预热系统的热回收效率和热回收负荷,以评价该系统的工作效果。结果表明:当舍外气温在-15.9℃以上时,利用节能新风预热系统即可保持猪舍温度不低于19.5℃,且舍内温度波动幅度较传统暖风机供暖方式降低30.3%,猪舍的前后温差降低51.3%,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分布较传统模式更为均匀;当舍外温度在-7.9~-15.9℃之间时,应用节能新风预热系统可使猪舍的平均热回收效率维持在50.7%以上,最高可达到69.2%;节能新风预热系统的额外初始投资可在1.1个供暖季回收成本。说明在寒冷地区猪舍内应用节能新风预热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江西等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这种环境对规模化、集约化猪只养殖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猪只饲养效率和饲养水平的提高。如何降低高温高湿地区猪舍温度,为猪只提供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的舍内环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是每个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比了几种夏季猪舍内外降温措施,包括舍外隔热遮阳,舍内通风模式、降温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各自的适用环境、降温效果和安装使用成本等特点,进而为高温高湿地区的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在夏季猪舍温度管理中,根据各自猪舍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其气候条件等特征提供适宜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猪舍环境是保障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养猪生产中存在猪舍通风不畅、降温设施陈旧、供暖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本文剖析了环境因素对猪生产力的影响,并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强化猪舍供暖通风、完善隔热降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猪舍环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猪舍以其外围护结构形成不同于舍外的舍内小气候,使猪群免受酷暑严寒和风吹日晒的影响.外围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猪舍的小气候状况.为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组织有效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和供水排水,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供暖、降温、通风、光照、空气处理等设备,给猪创造一个符合其生理要求和行为习性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