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针对P2P信誉模型中的信任值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P2P信誉管理模型,通过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将所有信任值分布存储到整个网络中,并在信任值存储和传输协议中引入了DAA证明协议,从而使模型在实现高效的信任值管理的同时,具有身份认证性、状态可信性、数据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名誉的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点,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很难通过客观的信任关系建立。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实体间交易历史和推荐的信任模型,提出了依据历史交易记录来计算直接信任值的方法,定义了信任推荐和信任聚合两种运算,运用分布式哈希表来处理信任值的存储和查询,并给出了信任咨询和更新的算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提供较可靠的信任推荐服务,同时能较好地消除诋毁、恶意推荐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具有非中心化、扩展性好、性价比高、健壮性强及负载均衡等优点。但是,由于P2P是一个“瞬态网络”,其动态性与不确定性也使P2P网络系统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挑战。信任模型是目前提高P2P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各类信任模型的特点和网络节点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按全局信任值分层(域)管理的信任模型,根据交易、动态调节节点信任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奖惩机制。此模型对P2P网络中的假冒、联合欺诈、诋毁等恶意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加速节点全局信任值的收敛。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现有模型在恶意提高节点信任值的防范方面和全局信任值收敛速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工程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李玲娟  姬同亮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00-2902
以改善P2P网络的安全性能为目标,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结构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信任机制的混合式P2P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工作机制。利用该模型可以在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P2P系统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2P系统能够使陌生节点之间进行在线交易,但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在P2P系统中构建一个有效的信任机制来帮助在节点之间建立信任是目前P2P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系统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机制,该机制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信任度的因素,改进了局部声誉与全局声誉的计算方法,降低了信任度的计算负载,并且引入了黑名单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评估节点的信任度,识别和隔离恶意节点,提高系统交易成功率,并能有效地应用于P2P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一种面向信任管理的委托授权模型及其在P2P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任管理中现有的委托授权模型并未涉及对角色、匿名用户等实体间信任关系的定义与度量,且缺少相关的细粒度形式化模型和委托授权安全协议其无法有效地满足信任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现面向信任管理提出了一种能够刻画实体间信任关系的形式化委托授权模型DAMfor TM(Delegation Authorization Model for Trust Management),通过引入信任罚函数对实体的信任度量值加以动态调整。同时给出了支持可信计算的信任委托与角色委托等安全协议,以及在P2P安全中的应用实例。该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安全协议构建了Peer间的信任委托关系,并通过终端完整性的远程证明确保了计算平台与共享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维历史向量的P2P分布式信任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2P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对等性使P2P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恶意节点.传统的中心化认证的信任模式无法满足P2P网络的分布式要求,分布式信任机制是P2P网络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文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MDHTrust.设计了多维交易历史向量模型及其分布式存储结构,并由此定义了局部和全局的多维因子计算方法,包括非线性时间因子、交易额度、交易频率以及成功率;构建了局部信任度、全局信任度的计算方法,最终通过计算节点间交易历史的相关性,形成了具有相关性因子的全局信任度,即相关性信任度.仿真结果表明,MDHTrust具有较快的信任收敛速度,是一种有效的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中基于网络拓扑特性的信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明科  郝智勇 《计算机工程》2010,36(24):134-135
基于社会规则和非结构化P2P网络的拓扑特性,提出一个用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信任管理方案,给出评价信息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和信任度的计算、更新、搜索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报文通信量较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机制能有效抵制非结构化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信任度的分布式P2P信任模型,给出了求解信任度的数学模型和具体求解方法.通过冗余备份的方式份提高信任值保存的可靠性.基于次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此模型能够有效隔离恶意节点,提高P2P系统的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局部信息的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依赖于局部网络的负载信息,并在局部网络内部进行负载迁移使整个系统达到负载平衡状态。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均表明,该算法可在网络传输存在限制的条件下,尽快地使系统到达平衡状态。基于局部负载信息与基于全局负载信息的负载平衡效果几乎相同,而前者的时间复杂度远低于后者,特别是在节点较多的P2P网络中。同时由于在局部网络内进行负载迁移,故能够以较小的网络通信量得到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P2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比传统电子商务更方便、更灵活,但用户也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为了解决P2P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风险度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APR。引入感知风险度的概念,综合多维的风险因素用以辅助计算网络中节点实体的信任度,并给出了完整的综合直接信任与推荐信任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与其他的信任模型相比,APR可以保证信任评估的准确率,提高节点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理论的P2P网络主观信任模型-FST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P2P网络的开放、匿名等特点,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很难通过客观的信任机制建立.本文引入模糊理论的方法对信任进行度量,通过改进Einstein算子来解决信任向量的传递和合并问题,并把算子用于求全局信任关系模糊矩阵的传递闭包,结合分布式哈希表的机制来存储全局信誉值,较好的解决了信任的传播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提高P2P网络交互成功率,同时系统开销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一种P2P电子商务系统中基于声誉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姜守旭  李建中 《软件学报》2007,18(10):2551-2563
P2P电子商务系统中恶意节点的存在会破坏系统的正确性和可用性.基于声誉的信任机制通过计算节点的信任度可以识别出恶意节点.这种机制的可用性依赖于信任度的计算方法、信任机制的准确性及其抗攻击能力.然而,P2P环境下已有的信任机制在上述3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影响信任度的信任因素的选取.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电子商务系统中基于声誉的信任机制.在该机制中,一个节点具有两种类型的声誉.一个节点相对于另一个节点的局部声誉是根据另一个节点对其交易行为的评价来计算的.一个节点的全局声誉是根据所有与其交易过的节点对它的评价来计算的.通过较全面地引入影响信任度的信任因素,既解决了局部声誉和全局声誉的精确计算问题,又提高了信任机制抗攻击的能力.为了确定节点所给评价的真实性,提出了一个节点评价的质量模型,并给出了节点评价的可信度计算方法.在计算信任度的过程中,利用置信因子来综合局部声誉和全局声誉,并给出置信因子的确定方法.最后,对信任机制的有效性和抗攻击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信任机制优于其他现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P2P电子商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以其在动态、自组织、伸缩性、鲁棒性、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络的重要分支并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P2P支持用户匿名访问,其中包含大量恶意节点,因而存在安全隐患,故须依赖信任机制保证对等节点间的协作,其中信任数据存储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介绍P2P信任模型的基本构成,进而对目前P2P信任模型中常用的信任数据存储技术作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理想的信任数据存储方案应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能够高效地共享文件,但是必须控制污染文件的传播以促使文件有效分发。在分析各类信任模型的特点和节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和全局的层次信任模型。该模型采用邻近原则,把具有相似信任值的结点分组,按照信任度划分节点域并加入了奖励因子。仿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的成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2P网络中严峻的文件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的安全需求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信任评估模型,采用适当的信任评估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单纯欺骗、不作为、诽谤和联合作弊的安全威胁,但却不能有效地抵御Pseudospoofing和Pseudostheft攻击。在本文中,我们将可信计算组织推出的可信计算技术引入P2P网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P2P网络实体数字身份的创建和管理策略。新的信任模型在信任评估过程中贯穿着平台认证,很好地解决了P2P网络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P2 P流媒体分发系统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拟退火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算法通过均衡器定时收集各个服务器的负载,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动态权值分配,使得服务器系统的负载达到全局均衡,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最后通过M 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P2P系统中许多现有的信任评价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时,只把过去好/坏的评价数目简单的相加,这使得很难对合作伙伴的可信性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了弥补此类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关系强度的交互信任计算模型.通过引入在关系强度的计算过程中忽略的交易金额这个重要因素,改进了原有关系强度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2P系统中基于关系强度的交互信任计算模型能够帮助peer选择更合适的交易伙伴.  相似文献   

19.
基于Bayesian信任网络的P2P访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数访问控制模型都针对集中式的和相对静态的系统,不适宜主客体动态变化的协同环境,如P2P系统.文章针对P2P网络提出一种新的访问控制模型,利用Bayesian网络技术构造P2P网络中的信任机制,从网络节点间信任的角度建立访问控制模型,根据主客体的Bayesian信任网络对实体访问权限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社会人工学中信任的概念,把P2P网络中节点交互的历史信息作为样本信息,结合先验信息对节点的未来行为做出推断,并根据节点之间信任关系不同,区分了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并分别给出了两种信任关系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计算方法。最后与L.Mui等人的模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