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污泥回流增加污水浊度的方法提高低浊度采油污水絮凝效果和沉降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延长油田某采油厂低浊度采油污水在污泥回流量为20 mL/L、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20 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7 mg/L、加药时间间隔为10 s条件下,采油污水絮凝沉降时间比没有污泥回流絮凝沉降时间缩短2/3以上,采油污水中含油量由72.8 mg/L降至2.4 mg/L,固体悬浮物由28.6 mg/L降至8.3 mg/L,絮凝沉降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油田采出污水水质变化幅度和处理难度不断增加,采用常规处理难以达到油田注水标准.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以陕北某低渗透油田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斜板混凝沉降-过滤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机聚合物絮凝剂WXT-766与有机阳离子助凝剂WT-831复配使用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这种处理工艺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污水含油质量浓度降至5.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3.0 mg/L、悬浮物粒径<2.0 μm,达到了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叔胺、多乙烯多胺等合成了聚季铵盐,并与聚铝复配.得到了适于采油污水处理的高效反相破乳剂TS一761L;研究了反应时间、复配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聚季铵盐的最佳保温时间为4.5 h,聚季铵盐与无机絮凝剂的最佳复配比例为1:1.应用研究表明:TS-761L投加质量浓度为50 mg/L时,除油率达到97%,悬浮物去除率达94%.是一种高效反相破乳剂.  相似文献   

4.
悬浮污泥过滤工艺在油田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庆油田石英砂过滤器结构进行改造,并应用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改造后的石英砂过滤器在进水悬浮物质量浓度为40~63 mg/L时,出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10 mg/L,平均去除率为81.8%,比改造前提高了33.3%;在进水油质量浓度为79~119 mg/L时,出水油质量浓度小于10 mg/L,平均去除率为92.9%,比改造前提高了21.2%.通过悬浮污泥过滤工艺处理后,出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2 mg/L,出水油质量浓度小于3 mg/L,滤出水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6.4%,油去除率达到97.0%,水质均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工艺流程现状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双河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水质不达标、腐蚀结垢严重的原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处理药剂方案:污水p H调节为7.5、除硫剂投加量为40 mg/L、PAC投加量为80 mg/L、有机絮凝剂投加量为1 mg/L、无机与有机絮凝剂加药间隔为30 s。联合站改造方案:重力除油、重力混凝沉降、三级过滤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悬浮物、含油质量浓度可达5.0 mg/L以下,满足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壳聚糖类絮凝剂(M-CTS),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对比评价了M-CTS、聚铝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油质量浓度为2 6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75 mg/L的某气田含醇污水的除油、除悬浮物效果,结果表明,加药量为600 mg/L时,M-CTS除油率达到90%以上,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同时,对加入M-CTS后污水的絮凝动态过程、絮体SEM表面形貌及Zeta电位进行了分析,推断其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作用机理不是电中和,其具有一定的破乳作用,且主要是通过桥连作用进行絮凝。  相似文献   

7.
某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具有高含油、高悬浮物、高细菌、高含硫,并具有高腐蚀和结垢趋势等特点。为保证油田注水水质条件,对污水相应的净水剂、杀菌剂、缓蚀剂、防垢剂开展筛选评价。最终确定的药剂体系处理效果良好,其中净水剂在投加浓度为80 mg/L时,悬浮物可减低至20 mg/L以下,水中含油降低至5 mg/L以下;杀菌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时,杀菌率可达90%以上;缓蚀剂投加浓度为50 mg/L时,腐蚀速率从0.127 mm/a降低至0.033 mm/a;阻垢剂投加浓度为20 mg/L时,阻垢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8.
通过瓶试和现场应用试验,研究了反相破乳剂TS-786A在海上油田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净水性能,以及与现场所用破乳剂、缓蚀剂的配伍性,确定了TS-786A的使用浓度。应用结果表明:反相破乳剂TS-786A具有良好的反相破乳性能,注入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即可保证外排污水油质量浓度25 mg/L,使用效果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絮凝沉降-NaClO/活性炭氧化-吸附法处理采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强  梁利平  谢娟 《工业水处理》2006,26(12):60-62,92
国内油田的采油污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用于油田注水,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采油污水不能回注.这部分水外排至环境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作者以甘谷驿油矿采油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絮凝沉降-NaClO/活性炭氧化-吸附法对该采油污水进行外排处理实验研究.考察了pH、NaClO投加量、氧化时间、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含油质量浓度从93.1 mg/L降至5 mg/L以下,悬浮物从172 mg/L降至10 mg/L以下,CODCr从2 634 mgg/降至100 mg/L以下,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长庆油田为低渗透储层,目前仍处于注水开发的二次采油阶段,注水来源主要是油田采出液经过联合站处理后的污水,对注水水质要求严格。注入水中悬浮物(SS)超标将可能堵塞地层,严重影响采油效率。本研究针X联合站注水水质悬浮物达标困难的问题,从悬浮物含量及其组成分析入手,同时分析了污水中油含量和铁含量对悬浮物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找出导致注水水质悬浮物达标难的主要原因,从而借助现场污水处理工艺,合理使用水处理药剂,使悬浮物含量达到注水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陕北油田联合站普遍采用“气浮+油水分离器+改性纤维球过滤+PE精细过滤”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注水水质变化表现为采油污水经水处理系统后出水水质波动较大,不能满足回注要求,为此经室内药剂优选试验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回注水水质稳定处理技术方案,通过对系统药剂调整和工艺操作改变,同时对系统全程的水质进行监测,保证了注水水质的稳定.文章分析了造成水质不稳定的因素,对水质恶化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水质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拟选用自然沉降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为验证选定工艺流程的可行性,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本研究采用实际油田采出水,对自然沉降、气浮、过滤等处理单元进行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板油水分离器除油-氮气诱导气浮-压力核桃壳过滤的工艺流程处理利比亚大象油田采出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田水样中的硫酸根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油田水中SO42-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在稀盐酸介质中BaCrO4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并定量置换出CrO42-。溶液经煮沸,并调节至碱性,以沉淀过量的BaCrO4,离心分离后,于420 nm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定上清液中CrO42-的吸光度。硫酸根浓度在8.0~1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4.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84%(n=8),回收率在97.0%~103%。  相似文献   

14.
特高含水期(含水大于90%)是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仍有较多储量可供采出。我国注水开发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绝大部分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后期,多数油井含水高达95%以上。虽然面临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等问题,但水驱油藏仍在开发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对国外注水开发油田的调研,分析特高含水期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水驱开发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宋文礼  刘义刚 《工业水处理》2013,33(6):85-86,100
歧口17-2油田实行清污混注后,注入水含油浓度超标,急需对水质处理流程进行调整。对注水流程各节点含油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低是导致注入水含油超标的关键节点。对水力旋流器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PDR值为1.75,流量为95 m3/h时,水力旋流器除油率可提高到70%以上,注入水含油浓度满足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用于处理水包油型(O/W)乳状液的高效清水剂.瓶试和现场使用实验表明:当添加质量浓度为12 mg/L时,该清水剂能够将某油田外排水含油质量浓度从35 mg/L降至10 mg/L,保证了油田外排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国家控制排放标准.该清水剂现场使用效果优异,能够促进油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袁玲  江启胜 《广东化工》2012,39(11):87-88,86
随着二次采油技术的应用,原油含水率逐年上升,油田含水率高达80%,甚至90%,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油田面临的严重问题。笔者就产出水的基本情况、处理方法及应用情况作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8.
综合介绍了膜技术在我国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微滤、超滤和纳滤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油田采出水水质的特点和膜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对未来膜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9,(12):156-157
针对安塞油田高含水油井,重点开展了压裂、增注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存在单井费用高、有效率低、效果差异大等缺点。对此,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化学堵水技术,对恢复高含水油井的正常产能,提高油井采出程度,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油田注水及水处理中使用的某些杀菌剂杀菌作用持续时间短的问题,对石油行业标准SY/T5890-1993《杀菌剂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杀菌剂杀菌作用的持续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