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正交试验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修正了马歇尔试验研究,引入极差分析法分析了沥青用量、级配、水泥用量和用水量4个典型因素对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标的影响,并辅以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考虑经济性,提出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优化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优化的AC-13矿料级配,沥青用量3.6%、水泥用量3%、用水量5.5%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在路用性能上较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有显著改善,接近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是一种经济性和路用性能良好的筑路材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添加SEAM改性剂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混合与设计要素,并对其施工技术和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实践表明,沥青路面使用橡胶沥青混合料对防止路面反射裂缝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沥青为基质沥青试制了,隧道公路路面用的阻燃沥青。对试制的阻燃沥青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SUPERPAVE胶结料性能检测、阻燃性能评价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制的阻燃沥青性质优于道路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性质相当,符合JTGF 40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机械化施工,提出了四种关键设备: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合料运送车辆、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及压实设备的选型和配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关键设备配套后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不同纤维用量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并探讨了马歇尔试验指标的变化规律。在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中,通过低温弯曲蠕变速率和低温劲度模量进一步验证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并分析了聚酯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PR PLAST.S抗车辙剂作用机理,根据其不同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 度确定了最佳用量,同时介绍了拌和与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合料和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全面评价了聚合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并简单分析了聚合物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再生骨料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对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并通过单轴压缩、劈裂试验、防渗性(孔隙率)确定其配合比为油石比7.0%、级配指数0.37、填料含量13%、再生骨料替代率50%。对再生骨料采用不同浓度的改性剂进行改性,分析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压碎指标、粘附性,确定满足试验要求的改性剂浓度为水玻璃的浓度10%、硅烷偶联剂的浓度12%。在此基础上通过水稳定系数、热稳定系数、渗透系数研究了再生骨料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应用于水工沥青混凝土中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可为再生骨料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沥青路面低温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中,通过低温弯曲蠕变速率和低温劲度模量验证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阐述了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唐丹  代金  段建高  邢桂菊 《工业加热》2009,38(3):70-71,74
热再生技术是现代道路修复和养护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以某公司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为例,对该车的加热效率进行了静态测试,计算其热效率值。并且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依托易县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沥青混凝土面板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低温冻断试验,研究了在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设计时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不同填料含量、不同油石比及不同天然砂掺加比例对水工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沥青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同且差别很大;不同填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冻断温度影响显著;不同油石比对沥青混凝土冻断应力影响显著;天然砂的掺加比例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能。结果可为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层配合比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入仓温度为沥青心墙和水电工程进场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其直接影响后续的铺筑温度控制。而入仓温度又受现场工作面小气候(如气温、湿度、风速)、沥青混合料运输时间及出机口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为保证入仓温度,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动态调整出机口温度。在分析各因素与入仓温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入仓温度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采用混沌萤火虫优化算法来识别该模型的变量系数。进而提出了现场多变情况下出机口温度的动态调整方法,可根据沥青混合料入仓温度的控制要求及实时采集的工作面小气候信息和运输时间,来动态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机口温度,从而确保了后续铺筑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彭君  罗启迅  陈群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11):121-123,88
为研究掺石膏灰渣混合料作为筑坝材料、路基材料等的工程适用性,对掺石膏灰渣混合料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重点研究了五种脱硫石膏掺量的混合料的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渗透系数k、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均随脱硫石膏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当石膏掺量均为30%时,渗透性最大,强度最高。故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具体工程对渗透性和强度的要求选择不同石膏掺量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不同类型的聚合物纤维后,沥青混凝土的沥青膜增厚,混合料的粘聚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不同程度提高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电加热再生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电加热再生方法而言,再生时机、再生用废气量、加热器结构与功率、再生策略等是影响再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再生时机的选择是要确定用于再生的微粒物质量,它不仅关系到过滤器的再生效果,而且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本文描述了优化再生时机的重要原则,并且对实用中微粒物质量的几种判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灰场筑坝时多采用粉煤灰和煤渣的混合料,两者比例不同,混合料性质差异较大,针对目前煤渣掺量对混合料性质影响的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压缩、渗透、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了煤渣掺量对灰渣混合料力学性质的影响,揭示了混合料力学性质随煤渣含量多少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灰渣混合料属于中等透水、低压缩性材料,其渗透系数k与内摩擦角φ随煤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缩模量Es随煤渣掺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煤渣对混合料粘聚力c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片状砂卵石料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利用以石灰岩料、片状砂卵石料、石灰岩与砂卵石混合料三种不同类型的粗骨料所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水稳定和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以片状砂卵石料作为粗骨料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抗弯强度、弯曲应变、水稳定性、变形模量等力学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中。  相似文献   

19.
《节能与环保》2010,(9):45-45
<正>2010年8月25日,中兴能源(天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与沈阳联美集团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北热电")在沈阳举行了新北热电1#、2#、4#炉节能服务合同签字仪式,这是中兴能源(天津)有限公司与辽宁企业的首单节能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玄武岩粉(BP)与玄武岩纤维(BF)复掺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通过力学与抗冻性能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粉与玄武岩纤维复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二值化处理试样切片图形分析了其内部气孔结构分形特征,将BF浸泡于模拟混凝土孔隙溶液并借助SEM观察试样微观形貌性状,探讨了复掺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单掺BF因裹挟外源性气泡,劣化了混凝土内气孔结构,且BF在碱性水泥基中会发生腐蚀,致使BF与水泥基界面粘结弱化,BF增韧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掺入BP有助改善混凝土内部气孔结构,尤其复掺BP与BF中效果更明显;BP减轻BF腐蚀程度,增强了BF与水泥基界面粘结性能,可增强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