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炼铁》1985,(3)
为提高烧结原料混匀效果,马钢第一烧结厂于1983年10月动工兴建了一套堆取料机混匀设施,并于1984年6月投入试生产。试产堆料14000吨,取用6800吨(堆长104米、宽11.4米、高4.62米),工艺设备运行基本正常。投入混匀试产的有四种矿粉(凹山磁精矿粉、跳汰精粉、普矿粉、澳矿粉),含Fe品位48~64%,SiO 4.9~20.38%,且精矿粉与富矿粉粒度相差悬殊。混匀前后经人工采样(采集次数分别为29次和22次)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韶钢实际.总结和分析了影响混匀矿粉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混匀矿粉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游晓光 《南方金属》2006,(1):49-51,57
介绍韶钢原料厂混匀矿粉的加工工艺、质量衡量标准和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状况,论述了提高混匀矿粉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韶钢原料厂近十几年来,依靠技术进步和精细管理,提高混匀矿粉质量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亦平  邬显敏 《炼铁》1994,13(4):43-44
叙述了红尘和尘泥加工工艺的改进。将红尘与纽曼山矿粉混合处理,得到的纽红粉TFe波动可控制在±2.0%。按革新后的工艺加工尘泥,加工效率可提高一倍,成品极差由原来的6%降低到3%,加工成本也大为降低。所进行的纽红粉与印度粉矿、尘泥加工粉与纽曼山矿粉混匀试验表明,混匀矿的质量均可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加工阶段的混匀矿粉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佐证二次堆场的堆料机行走造堆、取料机断面截取等工艺在生产优质混匀矿粉中的重要性。为后烧结乃至高炉工序使用稳定、可靠的原料开发更优化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混匀矿粉化学成份波动的理论基础及其波动的规律性,论述混匀配矿效果评价指标中工序能力指数Cp、成份标准偏差S和成份波动合格率PP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混匀配矿效果评价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探究烧结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矿粉配比条件下混匀料的基础特性进行烧结杯实验。通过SEM EDS、荷重软化熔滴实验等性能测定实验,研究了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对烧结矿矿相结构、技术经济指标与冶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粉配比对混匀料液相生成行为有影响,进而影响烧结矿质量。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越高,烧结矿越容易形成大孔薄壁结构,导致强度越差。烧结矿转鼓指数随混匀料同化温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混匀料液相流动性指数从4.67升高到5.53,烧结矿转鼓指数从73.33%降低至68.00%。混匀料的液相流动性指数越高,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越差。当混匀料同化温度为1296℃,液相流动性指数为4.69时,烧结矿还原度最高达到83.67%,此时烧结矿的软化区间最窄。  相似文献   

9.
烧结矿生产原料中适量的二氧化硅有助于烧结黏结相的生成,但过高的二氧化硅含量会增加液相黏度,且对烧结黏结相的矿物组成产生不利影响。巴西某高硅铁矿粉对烧结黏结相的影响尚不明确,故采用微型烧结法,考察配加不同比例该高硅铁矿粉条件下混匀矿的液相流动性,再基于“K值法”的原理,对其矿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出铁橄榄石、钙铁橄榄石和硅酸钙等矿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该高硅铁矿粉在混匀矿中配比的增加,黏结相的液相流动性降低,铁橄榄石和硅酸钙等矿物含量也明显增加。基于此,采用提高混匀矿反应性的方法,改善了烧结黏结相的液相流动性,降低了铁橄榄石和硅酸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综合原料场投运初期,因工艺、设备和操作等各方面原因,混匀矿稳定率仅为55%,影响了后续生产的稳定。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公司采取了优化一次料场矿粉分类和堆取料作业方式;调整混匀配料参数,提高混匀矿堆料层数;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推行标准化作业等一系列措施,使混匀矿稳定率达到95%以上,为炼铁生产稳定顺行和指标提升奠定了原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优化混匀矿配比、适时调整混匀矿堆计划、控制混匀矿中的SiO2是降低烧结矿原料成本,提高混匀矿稳定性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将成分差异大的同一品种物料在一次料场分开堆放、优化4BLOCK计划、除尘灰按计划连续切出、增加停机程序等措施减少了混匀矿成分的波动;通过完善混匀工艺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保证了混匀矿的正常有序生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量配入精矿粉后的混匀矿堆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正 《炼铁》2005,(Z1)
宝钢混匀矿自大量配入精矿粉以来,匀矿质量一度出现了下降现象。通过采取了控制精矿粉在匀矿堆积过程中的流量、将精矿粉作为参加匀矿堆积的特殊品种进行管理、在精矿粉从料场取出的过程中尽量多洒水等作业方法,以及采取适当改变精矿粉从料场取出的方式、要求在取料时适当提高料层的高度等环保措施,在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其匀矿质量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林文康 《山西冶金》2013,36(2):42-44,83
介绍了攀钢采用先进的全新的现代化封闭原料场,分析了混匀矿质量对烧结和炼铁生产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提高混匀矿质量的措施,通过加强对C型料场、混匀配料、混匀堆料的管理和加强岗位培训等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混匀矿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江新辉  赵平 《南方金属》2011,(3):31-33,37
分析了混合矿对ISP生产工艺的影响,通过改进烧结配料、厚料层烧结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使混合矿的处理量达到较高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钢港务公司的生产实际,研究了混匀进料、配料、堆料、取料等工序过程中影响混匀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混匀矿质量的方法及对策.在现在工艺设备不作大的改动前提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及作业线的优化选择、配比的最优选择,消除及减少如杂矿、端部料等一些对混匀矿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泽  张远利  王强 《武钢技术》2011,49(6):33-35
通过对参与混匀建堆的原料质量波动情况、混匀配料品种的个数、单品种原料的粒度、堆料机停机次数、配料槽的安排等因素进行探讨,得出降低原料质量波动、增加混匀配料槽个数、适当安排粗粒和精矿的配入位置等可提高混匀矿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铁矿粉微型烧结装置对武钢12种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铁矿粉的高温性能指标,对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评价,为烧结厂提出合理的配矿依据,对优化配矿乃至烧结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单梁双网自清理振筛在济钢第一炼铁厂应用,使入炉烧结矿中小于5mm粉矿由14.4%降至5.1%,返矿中大于5mm的颗粒由18.1%降至7.1%,年获经济效益844.8万元。  相似文献   

19.
烧结生产中某一铁矿粉质量分数在20%以上时,对烧结矿指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比例使用同化温度高、粒度细、成球性差的铁矿粉后,烧结矿的强度明显下降,燃耗增加;在高比例使用流动性好的铁矿粉后,烧结矿强度和利用系数均会降低。利用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指导烧结杯配矿研究的试验表明,使用25%左右A粉,30%左右C粉,15%左右E粉以及碱度为2.0左右的铁矿粉烧结,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转鼓强度,综合烧结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20.
添加烧结强化剂1、2号进行烧结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四烧原料条件(全粉矿)还是一烧原料条件(配用精矿40%)烧结,均可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烧结矿冷强度,提高烧结矿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