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肖云  唐良喜 《焊管》2012,35(2):24-26
依据GB/T 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进行了H08CrMoVA埋弧焊丝的研制。根据焊接冶金学原理分析了H08CrMoVA埋弧焊丝的熔敷金属最佳成分,结合焊剂对焊丝成分的烧损及过渡,制定了H08CrMoVA埋弧焊丝的盘圆成分范围。按照GB/T 12470—2003对H08CrMoVA埋弧焊丝配合CHF101,CHF350和CHF603焊剂进行熔敷金属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熔敷金属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多丝埋弧焊大线能量焊接导致的高钢级管线钢焊缝及热影响区金相组织粗化、脆化的问题,采用焊接线能量较低的焊丝大干伸长多丝埋弧焊接工艺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并与常规四丝埋弧焊工艺进行了对比。经过相同壁厚、材质试板的焊接对比试验发现,焊丝大干伸长多丝埋弧焊工艺比常规四丝埋弧焊工艺焊接线能量降低约20%~25%,显著改善了焊缝及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韧性,两种焊接工艺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单电源双丝埋弧自动焊是一种高熔敷速率、高焊接速度、低热输入的埋弧焊方法。通过改变焊丝排列方式及丝间距,其焊缝成形、熔深/熔宽、稀释率可得到更充分的调节。既可适用于稀释率要求较低的耐磨或耐腐蚀表面的埋弧堆焊,亦可适用于各种对接、角接焊缝的单道或多道高速埋弧焊。简述了这种焊机的结构要点,指出了电源及送丝系统的合理配置要求。最后分析了这种埋弧焊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外焊坡口角度对X80级螺旋埋弧焊管焊缝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均平  康万平  赵红波 《焊管》2009,32(11):16-20
试验分析了不同外焊坡口角度对X80钢级18.4 mm壁厚埋弧焊钢管焊缝质量的影响。在其他焊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对外焊坡口角度变化进行焊接试验,并对焊缝进行外观、无损和冲击性能试验,以寻求外焊坡口角度与埋弧焊管焊缝外观质量、焊缝熔深和力学性能间的关系。试验表明,随着外焊坡口角度的增加,外焊缝高度明显降低,熔深明显增加,焊缝冲击韧性略有提高,热影响区冲击韧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针对直缝埋弧焊管生产过程中焊缝产生CO气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直缝埋弧焊管生产过程中产生CO气孔的工艺原因是焊接电流小而焊缝熔深大的结论。并针对CO气孔产生的原因在焊接工艺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电流较小时更换细焊丝;增大一丝电流;减小预焊合缝钝边间隙;改变坡口尺寸;提高预焊缝焊接质量;降低焊速。在钢管生产过程中采用以上措施后,有气孔缺陷钢管的比例从生产初期的40%降到2%以下,钢管的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李东  黄克坚  董春明 《焊管》2007,30(3):34-36,43
基于厚壁直缝焊管生产的需要,开发了五丝埋弧焊焊接工艺.论述了五丝埋弧焊原理及特点,确定了焊接电源配置方式、焊丝空间排布方法、各焊丝直径大小的组合、焊剂品种的选用以及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生产实践表明,所制定的五丝埋弧焊焊接工艺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强度、大壁厚UOE钢管埋弧焊工艺。该工艺采用小直径焊丝作为多丝焊的前丝(第1丝),将焊接热输入降低25%,细化了热影响区原始奥氏体的晶粒尺寸,从而提高了API X65钢级大壁厚管线钢管焊缝热影响区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焊接接头完全焊透,同时具有充足的熔敷金属,达到了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熔深。通过超声波和射线检测,焊缝均未发现未焊透、夹渣等焊接缺陷,焊缝形貌良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原油储罐容积的增大,罐底板面积及底板厚度也在相应增大,底板焊接工作量明显增加。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焊接方法,能使焊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焊后变形量小,是大家探求的课题。在这里介绍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坡口加碎焊丝埋弧焊(cut wire submerged arcwelding)。 1 坡口加碎焊丝埋弧焊该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基本同于普通埋弧焊接,所不同的是,焊接前先在坡口内填满碎焊丝(cut wire),然后引弧进行埋弧焊接。焊接过程中电弧热能不仅要熔化作为电极的焊丝,同时还要熔化坡口内的碎焊丝。最  相似文献   

9.
埋弧焊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具有焊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少等优点。埋弧焊焊接接头性能的优劣取决于焊接工艺参数。总结了埋弧焊各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直径及焊剂通量等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为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德虎  赵炜  牛辉  张峰 《焊管》2007,30(4):69-71
详细介绍了双丝螺旋埋弧焊各种工艺参数的优化与选择,提出:采用直流 交流的焊接方式匹配;钢带边缘铣成不对称X形坡口;内焊偏心距只能控制在0~30 mm,外焊偏心距稍大于内焊偏心距;内外焊丝间距一样;内外焊焊丝倾角基本一样,前丝为3°~6°,后丝为8°~13°;内外焊焊丝伸长量一样.对双丝焊的内、外焊电流和电压的选配原则作了着重说明.并指出了提高双丝焊质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埋弧焊管生产需要,在兼顾焊缝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研究构建了焊丝熔敷量、焊接熔透量与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对埋弧焊管在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设计,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通过同规格螺旋埋弧焊管在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缝性能及生产效率对比,表明研究的高速焊接工艺设计方法和所确定的参数是合理的,提速后焊管质量稳定,并可增产20%。  相似文献   

12.
冯玉兰  李睿 《焊管》2020,43(9):10-15
采用PAW不填丝打底焊接+TIG填丝盖面焊接、PAW不填丝打底焊+SAW盖面焊两种焊接工艺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焊接,并通过力学试验、弯曲试验、金相组织观察及耐腐蚀性能试验,对焊缝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焊接工艺焊缝的拉伸、弯曲试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SAW焊焊缝组织方向性较强,整体呈树枝状晶,TIG焊焊缝也存在树枝状晶,方向性较埋弧焊不明显,SAW焊热影响区组织呈连续带状分布,TIG焊热影响区组织呈间断条状分布,TIG焊母材区组织呈间断条状分布,SAW焊母材区组织呈连续带状分布;TIG焊盖面焊缝耐点蚀性能较优于SAW焊盖面焊缝耐点蚀性能。研究表明,TIG盖面焊焊缝组织及理化性能优于SAW盖面,但SAW焊生产效率比TIG焊生产效率高3倍多。可综合考虑应用工况及生产效率,选择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3.
以Mn-Ni-Mo-Ti-B为主要合金系,研制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X100超高强度管线钢埋弧焊焊丝。该焊丝与相应的BG-SJ101H2焊剂匹配,依据GB/T 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要求,经熔敷金属试验检测,屈服强度685 MPa,抗拉强度780 MPa,-40℃冲击功均在27 J以上;通过X100钢管埋弧焊接后,焊缝外观形貌和工艺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良,抗拉强度在780 MPa以上,-10℃冲击功为100 J,实现了焊缝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良好匹配,能够满足X100埋弧钢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永良  张丹丹  郭丹  王晨华  赵祥 《焊管》2020,43(4):37-43
为了确保CF62钢锻件和L485管材两种异种钢焊接时的焊缝质量,分析了CF62锻件和L485管材各自的焊接特性,确定了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设定了GTAW填丝打底+SAW填充盖面的焊接工艺。氩弧焊采用CHG-55C1R焊丝,埋弧焊采用CHW-H08C/CHF101GX焊丝/焊剂组合。根据NB/T 47014—2011对所制定的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拟定焊接工艺下CF62锻件和L485管材的焊缝外观检查和射线检测合格,硬度、金相组织、拉伸、冲击等性能指标符合工艺评定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说明该焊接工艺方案合理,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葛金火 《焊管》2010,33(3):58-62
针对螺旋埋弧焊管焊接中产生的气孔,从冶金因素和工艺因素进行了剖析。分析了链状气孔类型、形态、分布及冶金因素、焊接工艺因素等对气孔的影响。指出,只有掌握配备焊管机组的焊接线能量特性曲线,才能很好地控制埋弧焊焊接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气孔和未焊透等缺陷的产生。采用带钢预热焊接对消除或减少焊缝气孔也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窄间隙焊接技术具有焊缝金属填充量少、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组织明显细化,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小等优点,但其在工业使用阶段仍旧存在不足。针对由于设备功率限制,导致的窄间隙焊接技术的焊接热敷效率及熔深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求的问题,指出了热丝焊接技术和窄间隙焊接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弥补窄间隙焊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分析了热丝窄间隙焊接技术在弧焊和激光焊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该技术在这两种焊接中的优越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引导。  相似文献   

17.
户志国  王芳涛 《焊管》2012,35(9):34-38
在采用多丝埋弧焊工艺焊接小直径、薄壁厚的钢管时,由于钢管壁厚小,易造成内焊烧穿,为避免烧穿而减小焊接参数时又会带来焊缝内部气孔、夹渣等缺陷,通过改变焊接电源极性的方法,即两丝埋弧焊内焊的第一丝采用直流正接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选择壁厚为10.3 mm规格钢管进行试验,内焊第一丝(前丝)电源极性采用直流正接,二丝(后丝)采用交流的焊接工艺,焊缝质量良好,且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