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使用高铁酸钾和聚合硫酸铁联合处理造纸综合废水,当废水pH值7·53,色度80倍,浊度800NTU,BOD4863mg·L-1,CODCr2825mg·L-1时,高铁酸钾用量15mg·L-1,聚合硫酸铁使用量50mg·L-1具有较好的效果,色度去除率为94·3%,浊度去除率为95·2%,BOD去除率为91·14%,CODCr去除率为92·01%,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铁酸钾对造纸黑液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CODCr浓度为10.2 g/L的造纸黑液,单独使用高铁酸钾处理,只有在酸性条件(pH值为4.0)、高铁酸钾投入量达到20 mg/L时,才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2%、99.3%、99.0%,但助剂成本相对较高;高铁酸钾与PAC联用,当pH值4.0、PAC投入量15 mg/L、高铁酸钾投入量10 mg/L时,CODCr、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2%、99.9%、99.3%.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铁酸钾对制革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经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为90.21%,硫化物去除率为93.83%,Cr3+去除率为88.42%,浊度去除率为99.34%,色度去除率为67.35%,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高铁酸钾对制革综合废水的处理是利用高铁酸钾自身的强氧化能力氧化有机物,同时有效地破坏亲水胶体的稳定性,且Fe3+可与S2-形成Fe2S3胶体沉淀,Cr3+可与Fe(OH)3中氧原子中孤对电子形成化学配位,通过后续的Fe(OH)3的絮凝作用,进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4.
丁绍峰  陈希  胡石  郑彩虹 《中国造纸》2018,37(11):19-24
以初始水质COD_(Cr)含量6300 mg/L、悬浮物含量(SS)2065 mg/L、BOD_5含量2154 mg/L、色度500倍、浊度2229 NTU的废纸造纸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非金属矿物粉体对减少废水污染负荷的作用,同时探讨了不同非金属矿物粉体复配并阳离子化改性后对降低污染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用的6种非金属矿物粉体中,对废水SS和浊度净化效果较好的分别是合成硅酸钙、膨润土,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1.3%和73.7%、71.7%和65.6%;对废水色度净化效果较好的分别是合成硅酸钙、沸石和硅藻土,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0%、75.0%和75.0%;对废水的总氮去除率效果较明显的是合成硅酸钙、凹凸棒土和硅藻土,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3%、72.9%和69.9%;对废水的总磷去除率效果较明显的是膨润土、沸石和凹凸棒土,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1%、85.6%和88.3%;对废水的氨氮去除率效果较明显的是合成硅酸钙和硅藻土,其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3.1%和86.5%。不同非金属矿物粉体复配改性后能有效提高废水污染负荷去除率,显著降低废水中的色度、SS、浊度、氨氮含量以及COD_(Cr)和BOD_5,其中2~#复配改性粉体对废水中的COD_(Cr)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到93.0%。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生物组合工艺处理草浆中段废水,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经混凝处理,ABR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最佳条件下运行,ABR色度去除率为10.6%~12.1%,接触氧化池色度去除率为38.6%~43.9%。单一的生物处理对造纸中段废水的色度去除是有限的,可以通过混凝强化脱色。当废水pH值范围6~8,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用量为0.6g/L,PAFC对中段废水脱色效果达到最佳,色度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组合工艺对色度的去除主要靠混凝实现,而混凝处理出水经生物处理反而使色度增加。系统色度去除率保持在94.3%~95.1%,对色度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完全能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色度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针对造纸废水可生化降解性差,二级生物处理废水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臭氧处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研究臭氧处理对造纸废水COD、色度和生化降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降低造纸废水的COD和色度,并改善废水的生化降解性。在pH为9、臭氧浓度21 mg/L、温度30℃、反应时间25min和废水初始COD浓度148 mg/L的条件下,臭氧对造纸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6.9%和90%,同时臭氧处理后废水可生化降解性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Fenton试剂法联用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条件下Fenton试剂对3种染料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对还原金黄染料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3,[Fe2 ]=1.5mmol/L,[H2O2]=240mg/L,温度30℃,其色度去除率为98.56%,浊度去除率为99.79%,COD去除率为91.00%;对直接黑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值3,[Fe2 ]=1.5 mmol/L,[H2O2]=300mg/L,温度加℃,其色度去除率为98.41%,浊度去除率为99.42%,COD去除率为89.14%;对还原大紫染料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5,[Fe2 ]=1.5 mmo/L,[H2O2]=240mg/L,温度40℃,其色度去除率为97.26%,浊度去除率为99.74%,COD去除率为93.0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四甲基氯化铵(TMAC)和醋酸锰共4种相转移催化剂对高铁酸钾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的最适pH值均为4;CTAB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TAB用量为0.2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4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60%以上;TMAC用量为0.6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4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49.3%;TMBAC用量为0.2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6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8.4%;醋酸锰加入量为0.6 mg/L,高铁酸钾用量为60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OD_(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为56.4%。  相似文献   

10.
OCC制浆造纸废水的生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与SBR好氧反应器对OCC制浆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旨在使废水排放或回用于生产。实验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1d时,废水CODCr理论总去除率可达71.3%,BOD5去除率97.9%,实验过程中废水的CODCr由5800mg/L降低到1208mg/L,BOD5由2200mg/L降低到47mg/L,可回用于制浆车间。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电絮凝法、化学絮凝法和混凝-电絮凝复合工艺对棉浆稀黑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电絮凝法,当初始pH值为9.0、电流密度为150 A/m2、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0%和88.6%;初始棉浆稀黑液浓度和NaCl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采用化学絮凝法,当初始pH值为6.0、PAC用量为500 mg/L、CPAM用量为3 mg/L时,CODCr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39.3%和78.2%。采用混凝-电絮凝复合工艺,在初始pH值为9.0、PAC用量为200 mg/L、电流密度为100 A/m2、反应时间为60 min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4.4%和91.3%。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纳米TiO2胶体絮凝-光催化氧化-砂滤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分析了絮凝剂的选择和用量、光催化剂用量、光催化时间和外加氧化剂等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样品中残留微量纳米TiO2胶体对CODCr测定的影响,并利用砂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以用量为0.01%(相对于废水质量,下同)的纳米TiO2胶体为絮凝剂对经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的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光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0.05%,曝气并紫外光照射2 h时,沉降后的上层液体经过砂滤,废水CODCr从210 mg/L降到43.0 mg/L。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基于分子分离技术的装置的结构、运行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将此装置用于深度处理硫酸盐制浆漂白中段废水。结果显示,该装置处理造纸废水效果显著,只需要处理20 min,废水的CODCr去除率超过95%,色度、BOD5和AOX的去除率均超过98%,有机物种类大大减少,高毒性大分子物质可以被完全去除,基本都被降解为低分子质量的有机酸。该装置利用电能处理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不仅环保而且节能,处理时消耗的能量少,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二级生化出水,以COD_(Cr)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COD_(Cr)降解规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初始p H值3、电解电压10 V、通气量5.1 L/min、Fe~(2+)浓度0.6 mmol/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水中COD_(Cr)去除率高达90.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极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钠(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二级出水(CODCr为160 mg/L,色度为200度),考察了常温下pH值、ZVI用量、PS用量等因素对CODCr降解率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降解过程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了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造纸废水的工艺条件,通过采用GC-MS检测分析了废水处理前后的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皆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在ZVI用量为8 g/L、PS用量为4 g/L时,室温条件下反应3h后,初始pH值为3和未调节pH值废水的CODCr降解率分别达到57.5%和34.2%,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3%和89%;通过GC-MS检测分析可知二级出水中含35种有机污染物,经过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后废水中苯类物质得到了一定的降解,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但种类基本没变。  相似文献   

16.
东方红 《中国造纸》2019,38(8):87-9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掺杂TiO_2(Ag-TiO_2)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所制备Ag-TiO_2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该光催化剂处理中段造纸废水,以降低造纸废水的COD_(Cr)和色度。探讨了Ag掺杂量、造纸废水初始pH值、光催化剂用量和光照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g掺杂后TiO_2的结晶度下降,Ag-TiO_2的禁带宽度随Ag掺杂量的增大而减小。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当造纸废水初始p H值为6、光催化剂用量为0.6 g/L、Ag掺杂量为3%时,Ag-TiO_2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12 h后,造纸废水的色度和COD_(Cr)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81.3%。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合成高铁酸钠(Na2FeO4)和聚合双酸铝铁(PAFCS),研究了Na2FeO4、PAFCS以及Na2FeO4-PAFCS联用处理亚硫酸盐法麦草制浆中段废水二沉池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Na2FeO4-PAFCS联用处理亚硫酸盐法麦草制浆中段废水二沉池出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当Na2FeO4用量为1.0 g/L,PAFCS用量为1.0 g/L时,对二沉池出水CODCr、色度的去除率为82.4%、93.8%,处理后废水CODCr 48.2 mg/L、色度5倍,pH值7.46,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