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疲乏感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疲劳量表FS-14、特质应对方式量表、SCL-90量表等对520名健康人和106名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健康人与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躯体疲劳(P<0.05)、心理疲劳(P<0.01)、疲劳总分(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其疲乏感受医疗费用、既往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影响。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疲乏感发生率高,疲乏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式.方法 描述性分析102例急诊护理人员的学历、护龄和职称情况,采用评价不同学历、职称、护龄人群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用简易应对量表比较102例护理人员应对评分与常模的差异.结果 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分均明显低于中专学历组(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对成都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9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0名精神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为(101.95±7.14)分,条目均分为(2.83±0.22)分.其中,感情淡漠得分最高,行为消极得分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护龄、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是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处于中等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疲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204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 20.0.结果 204例透析患者的疲劳总分为(60.47±11.75),疲劳程度为重度;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透析患者疲劳的相关因素.结论 疲劳感受在透析人群中普遍存在,但长期被忽视,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疲劳评价与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持续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的疲劳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持续执行汶川抗震救灾任务的某部官兵869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以同期留守未执行任务的同部官兵725人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GSIS)、疲劳量表-14(FS-1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个人自评量表(PE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有明显疲劳症状者355人(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人(26.2%)(χ2=51.57,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疲劳量表总分(FS)、躯体疲劳因子分(PF)和精神疲劳因子分(MF)均与生活条件、心理卫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PEI总分及PEI大部分因子分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MF与兴趣爱好显著负相关(P<0.05),与心理创伤史显著正相关(P<0.05);FS与心理创伤史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条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及PEI的部分因子分别进入FS、PF和MF回归方程。结论部分救灾官兵出现明显疲劳症状,生活条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信心等因素均对官兵疲劳程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胎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一致感、焦虑、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取南京栖霞区、江宁区二胎妊娠晚期孕妇26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电话了解或查阅分娩资料等方法了解其分娩方式,并分为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关量表得分情况。结果所有孕妇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7.62±9.58)分、焦虑得分及焦虑发生率(38.26±6.78;26.34%)、简易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57±0.34)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13±0.49)分。两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剖宫产组孕妇的心理一致感得分(56.45±10.32)分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59.71±9.06)分;剖宫产组孕妇的焦虑得分(40.41±7.82)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33.45±5.11)分;简易应对方式中剖宫产组孕妇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43±0.40)分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1.65±0.37)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25±0.42)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1.04±0.48)分。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胎妊娠晚期的孕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包括心理一致感水平降低、焦虑、应对方式偏向消极,容易对分娩方式造成影响,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毕业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450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1自我效能感总体平均分为25.84±5.77,与中国常模水平接近。受性别、民族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职业价值观特点为:首先关注自我发展,其次为保健因素,最后为声望地位。3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毕业生主要采取积极型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毕业生主要采取消极型应对方式。结论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其职业价值观和应对方式。所以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可以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探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明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取样法按纳排标准抽取32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应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健康认知评价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总分(45.36±11.76)分.脑卒中患者病耻感与负性认知评价、屈服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脑卒中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中,负性认知评价总效应值0.023;心理弹性总效应值-0.601;社会支持总效应值-0.234;回避应对方式总效应值为0.110.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不容乐观,应予以重视.脑卒中患者对卒中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通过回避应对方式间接正向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既可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又可通过负性认知评价及回避应对方式间接负向影响病耻感,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回避应对方式对病耻感有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安徽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量表,对安徽中医药大学144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一般资料、心理压力感及应对方式的网络问卷现况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生心理压力感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硕士研究生总体心理压力感条目均分为(2.65±0.89)分。硕士研究生的应付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自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职业定向与规划、科研意识、应对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中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安徽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总体心理压力感主要是论文要求压力、担忧未来压力、学习任务压力。对于压力的缓解可以从科研、学业、就业方面着手,构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方案,促进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驻热带和亚热带热区部队1500名基层陆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结果热区部队官兵SCL-90中的躯体化、焦虑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而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5或P〈0.01)。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与多种因素呈显著相关性,前五位相关因素依次是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中的前途问题、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消极应对方式和获得社会支持水平。结论热区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较好。其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军工程车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80名海军工程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军工程车驾驶员在躯体化、焦虑、强迫三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在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几个维度上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应对方式问卷分析,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其余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结论:海军工程车驾驶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查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CL-90和SCSQ对武警某部315名官兵进行测查。结果:(1)SCL-90附加项目因子分为1.32±0.42,总分为115.84±31.52,总均分为1.29±0.35。除躯体化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男军人躯体化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女军人(P<0.01)。男、女军人分别与各自军队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常模(P<0.01)。(2)该部队官兵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干部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武警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驻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及特制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对我国新疆干旱沙漠地区某部队226名军人(实验组)和市区某部队247名军人(对照组)进行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和特制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军人的疲劳总均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应对方式状况,并探讨人口学变量对其的影响,为制订相关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常模(P〈0.01);影响护士积极应对维度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是行政职务、最高学历和年龄,而影响护士消极应对维度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是年龄和行政职务。结论:护士应对方式较为满意,但需加强年轻、学历偏低以及无职务护士应对方式的培养,以提高其积极有效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驻岛军人应对方式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nt copy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部驻岛71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心理干预后观察其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在干预前,该部驻岛军人SCL-90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军队常模(P〈0.05或P〈0.01),消极应对分高于常模(P〈0.05)。干预后,该部驻岛军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减少(P〈0.05)。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前后差值,与消极应对分呈负相关(P〈0.05);人际关系因子前后差值与积极应对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驻岛军人强化训练过程中,心理问题较多;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干预前后心理疲劳状况及特制应对方式的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对新疆干旱沙漠地区某部队100名军人进行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特制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干预3个月后用相同问卷再次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干预后干旱沙漠环境中军人疲劳总分和各因素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军人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干预前。结论干预后干旱沙漠地区军人疲劳程度和消极应对方式程度有所缓解,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干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高应激条件下个体应对方式效用的性别差异。方法: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两年,对572名被试用应对方式量表和SCL90中的六因子进行调查。结果:(1)求助、情绪表达性别差异显著,且仅在低应激期存在;(2)应对方式效用的性别差异仅在高应激期存在;(3)不同性别间进入心理健康回归方程的因素在不同应激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应激条件下,个体应对方式的效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心理应对机制的特点及应对方式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问卷(16PZ)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36名分队队员进行测试。结果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积极应对高于常模,而消极应对低于常模。积极应对与情绪稳定、有恒、敢为、忧虑、自律、紧张、适应焦虑、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和成长能力等因素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消极应对与情绪稳定、敢为、怀疑、忧虑、紧张、适应焦虑、内向外向、心理健康、专业成就、SCL-90总分和总均分等因素相关,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论应急机动卫勤分队队员应对方式成熟、积极,应对方式与某些个性因素及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航空兵个性和应对方式,研究航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341名航空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军事飞行员496名,进行自我和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自我和谐总分和SCL-90总均分与应对方式因子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高自我和谐程度组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而低自我和谐程度组更多地是采取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P〈0.01)。结论心理健康状况、自我和谐程度影响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