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作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或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开颅底硬脑膜,暴露并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和外侧壁,显露视神经不少于1/2周径,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 临床施行减压术11例,术后8例视力提高,无并发症性。结论 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操作方便,减压充分,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显微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显微镜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新入路,并对此入路的优点和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外伤性的视神经损伤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23例。结果 23例中,有14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术后视力未恢复,1例术后视力恶化。结论 经翼点入路更便于显微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操作。其手术疗效除了与手术入路有关外,还与显微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视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经颅显微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和显微手术技巧,以提高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行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36例,取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或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开颅底硬脑膜,暴露及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和外侧壁,显露视神经不少于1/2周径,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本组均术后随访3月以上,28例视力明显提高,7例术后视力未恢复,1例术后视力恶化,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适宜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入路、充分的术中减压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一期手术,固定颅眶颧复合骨折,并减压视神经管,治疗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5例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45 h,均有视神经管骨折,术前视力均为黑朦,术后随访6个月,10例术后视力有效提高。结论一期手术固定颅眶颧复合骨折,并减压视神经管,治疗颅眶颧复合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经翼点入路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翼点入路视神经减压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2例视神经受压损伤患者,经翼点开颅,显露并开放视神经管全长,剪开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本组12例术后10例视力有提高,2例视力无改善。结论经翼点入路视神经减压术视野好,操作方便,减压充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经颅硬膜外入路双层壁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颅硬膜外入路治疗双层壁视神经管视神经损伤中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6例经CT证实双层壁视神经管的视神经损伤患者,经颅硬膜外入路,切除气化筛窦构成的眶上壁至视神经管眶口,显微镜下切除气化的视神经管上壁,切断筛后动脉,自额筛缝之前咬除眶尖骨质及视神经管上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减压周径大于1/2而小于3/4,未剪开视神经鞘,封闭蝶窦及后组筛窦的漏口.结果 6例患者均有效,其中3例视力达0.1及以上,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结论 经颅硬膜外入路双层壁视神经管减压术是针对视神经管变异为双层时的有效治疗,具有减压范围充分的特点.视神经损伤患者为双层壁视神经管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30例(31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18月,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 30例(31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其中9例术后无光感,3例术后仅恢复光感,其它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通过CT检查和术前视力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行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切实有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8例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病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 7例患者接受治疗性视神经管减压,5例患者接受预防性视神经管减压,6例患者单纯接受骨纤切除整复。随访结果显示,1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中,3例视力改善,7例保持稳定,2例视力恶化。结论 对于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导致的视神经管狭窄、视力障碍,视神经管减压手术能有效终止视力恶化趋势,并有改善视力的可能。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术前设计与术中辅助,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视神经损伤、视力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延误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后才行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分析8例平均外伤43天(12~128天)后才行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TO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结果 随访1~12个月,总体手术疗效87.5% (7/8),其中具有实用价值视力(≥0.02)的比例62.5%(5/8).3例伤后无光感的患者,2例有效,但均术获得实用价值视力.经手术治疗后,视力从术前(2.5±2.1)提高到(3.4±1.9),平均提高(0.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5). 结论 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安全、有效.对于残存部分视力的TON患者,即使伤后数周,仍建议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可望恢复部分视力或扩大视野;对于无光感的TON患者,可能难以获得实用价值视力,应视患者需求谨慎施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3 3例视神经损伤患者 ,8例行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 ,6例行经眶 -筛窦 -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 ,19例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3 3例患者中视力提高者 16例 ,有效率 48.48%(16/3 3 ) ,手术组 14例中视力提高者 9例 ,有效率 64 .2 9% (9/2 4) ;药物组 19例中视力提高者 7例 ,有效率 3 6.84% (7/19)。结论 :对严重的视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额入路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术辅助药物治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16例患者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骨折或出血,磨开视神经管,剪开视神经鞘行视神经减压;辅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结果1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1年,10例有效,视力不同程度恢复,1例失访。结论经额或额颞入路开颅行显微视神经减压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效方法,辅以药物的显微外科治疗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八例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H  Lu T  Li H  W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47-349
目的 探讨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早期手术治疗包括清除颅内血肿和消除挫伤坏死脑组织,矫正颅眶畸形及视神经管减压、修补脑脊液漏。结果 按颅脑损伤后恢复评价标准(GOS)和面部整形评价标准,术后6周GOSⅠ级5例,Ⅱ级3例。4例达到整莆标准优秀级,3例达到良好级。结论 早期手术复杂性颅眶损伤有利于颅神经功能恢复、颅眶菜昨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筛蝶入路视神经减压术的相关解剖以及在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15例(30侧),观察视神经管的解剖特点和毗邻关系,并根据鼻内镜入路测定相关参数.结果 ①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optic carotid triangle,OCT)与视神经、眼动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关系恒定,OCT出现率为66.7%.②鼻小柱基底前缘到视神经管眶口、管中部和颅口内侧缘的距离分别为(72.79±5.40)mm、(75.85±5.10)mm和(79.34±4.95)mm,仰角分别为(39.45±3.68)°、(37.30±4.24)°和(35.45±4.16)°.③视神经内侧壁眶口、管中部和颅口的鞘膜厚度分别为(0.70±0.18)mm、(0.51±0.15)mm和(0.49±0.22)mm,眶口与管中部、颅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视神经管眶口、管中部和颅口内侧缘离颅正中矢状面的旁开距分别为1/2(12.69±2.73)mm、1/2(19.61±3.47)mm和1/2(25.79±3.23)mm.结论 OCT是内镜下经筛蝶入路视神经减压术首选的解剖定位标志,减压关键在视神经眶口,从视神经内侧壁与上壁交界处切开鞘膜安全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急性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29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经损伤患者,15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12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有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神经减压。2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神经减压。结果25例有效,其中1例眼球突出、3例眼球内陷均得到矫正,总有效率86郾2%。结论眶部CT检查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CT检查阴性不能除外该病;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机等因素有关;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97年2月至1999年2月对10例颅脑外伤致视神经挫伤患者经电视鼻内窥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1997年1月-2005年 10月收治的295例颅底骨折病人中并发脑神经损伤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采用保守治疗,45例恢复良好, 16例恢复一般,9例症状无改善。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3例视神经管减压术,1例恢复良好,2 例恢复一般。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神经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多数脑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鼻置入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并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于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间有12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出现炎性肠梗阻,经鼻胃管减压等常规保守治疗2周后,肠梗阻症状改善不明显,遂经鼻置人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同时经减压管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了解小肠蠕动情况及肠道梗阻情况,并利用泛影葡胺促进肠蠕动的治疗作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在置入小肠减压管后,12例患者腹胀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11例在置入小肠减压管后3周内腹部坚韧感消失,恢复正常排气并逐渐开始经口进食;1例患者在50d后仍未排气,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3d患者恢复自主排气。随访6个月,全组患者无一例复发肠梗阻。结论对于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并经常规处理无效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小肠减压管行小肠减压并注入泛影葡胺行小肠造影的方法安全有效,能够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后路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同时扩大侧隐窝,部分病人需要同时扩大神经根管,对受压神经根充分减压。结果 本组经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合并椎管狭窄452例,术后随访305例,优263例,良31例,差11例,优良率达96.3%。结论 MED在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脊柱稳定性好,适用于单侧1个间隙或同侧2个间隙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尺管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尺管综合征,通过显微手术解除卡压原因,并观察其病理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时间短、年龄小者恢复佳,感觉容易恢复;而内在肌萎缩恢复慢,特别是小指内收功能。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尺管综合征,束间松解,神经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早期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2例术后明显恢复,8例症状缓解,5例术后无恢复。结论全椎板减压术是治疗氟骨症性胸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