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行人重识别中行人检测误差引起的空间错位,基于局部的深度网络模型仅学习相邻局部关系,导致远距离局部相关性缺失,因此,提出了一种结合一阶和二阶空间信息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在主干网络上,学习一阶空间掩模对输入图像的空间权值进行微调,以减少背景干扰;通过二阶空间掩模对远距离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并将局部特征集成到依赖模型中,以获取全局特征表示。局部分支引入DropBlock对抽取的行人特征进行正则化,避免了网络模型过于依赖特定部位特征。训练阶段用标签平滑分类损失和引入正样本中心的三元组损失联合优化整个网络。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主流算法,本算法的行人重识别精度更高,且提取的行人特征判别性和鲁棒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下行人属性识别任务特征提取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全局与局部外观特征学习的行人属性识别算法。首先为了提升算法的局部区域定位能力,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注意力的属性定位模块,模块通过矩阵乘法来建模不同通道间的空间依赖关系,并利用全局平均池化产生的特征进一步增强提取到的局部区域信息,实现了更好的局部特征表达能力;其次,为了防止生成的局部区域信息出现冗余,设计一种注意力多样性损失,通过最小化特征通道的相似性来约束各个局部区域互不重叠;最后,在两个公开的行人属性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上述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属性识别准确率并且参数量仅轻微增加。  相似文献   

3.
黄晨  裴继红  赵阳 《信号处理》2022,38(1):64-73
目前绝大多数的行人属性识别任务都是基于单张图像的,单张图像所含信息有限,而图像序列中包含丰富的有用信息和时序特征,利用序列信息是提高行人属性识别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结合时序注意力机制的多特征融合行人序列图像属性识别网络,该网络除了使用常见的空-时二次平均池化特征聚合和空-时平均最大池化特征聚合提取序列的特征外...  相似文献   

4.
行人重识别的目的是在跨区域、跨场景的情况下,检索出特定目标行人.由于行人外观可能相似,以及存在姿态变化和遮挡的问题,因此要求行人重识别模型能够捕捉到足够的细节信息.基于此,提出了图像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算法,融合图像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进行目标行人的检索.该算法构建了特征融合的图像通道,由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视觉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大多的监督学习方法用于解决其重要分支:行人重识别问题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此类方法需要对训练数据进行手工标注,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的数据集,手工标注的成本很高,而且完全满足成对标记的数据难以获得,所以无监督学习成为必选项.此外,全局特征注重行人特征空间整体性的判别性,而局部特征有助于凸显不同部位特征的判别性.所以,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无监督学习框架,使用全局损失函数与局部相斥损失函数共同进行判别性特征学习,并联合优化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各个样本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行人重识别.大量实验数据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在解决行人重识别任务时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真实环境中由于复杂背景和物体遮挡、角度变换、行人姿态变化带来的行人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person re-ID) 问题,设计了基于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 机制和多尺度卷积(poly-scale convolution,PSConv) 的行人重识别模型。首先利用残差网络提取全局特征,在网络末端加入基于ECA机制及PSConv的特征融合模块,将全局特征和该模块提取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之后将新的全局特征进行分割得到局部特征,最后将新的全局特征和分割得到的局部特征融合得到最终特征,并计算损失函数。模型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 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在Market1501数据集中,Rank-1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4.3%和85.2%,在DukeMTMC-reID数据集中,上述两参数分别达到86.3%和75.4%。实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可应对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情况,增强行人特征的辨别力,有效提高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陈莹  陈巧媛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0,42(12):3037-3044
为减轻行人图片中的背景干扰,使网络着重于行人前景并且提高前景中人体部位的利用率,该文提出引入语义部位约束(SPC)的行人再识别网络。在训练阶段,首先将行人图片同时输入主干网络和语义部位分割网络,分别得到行人特征图和部位分割图;然后,将部位分割图与行人特征图融合,得到语义部位特征;接着,对行人特征图进行池化得到全局特征;最后,同时使用身份约束和语义部位约束训练网络。在测试阶段,由于语义部位约束使得全局特征拥有部位信息,因此测试时仅使用主干网络提取行人的全局信息即可。在大规模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语义部位约束能有效使得网络提高辨别行人身份的能力并且缩减推断网络的计算花费。与现有方法比较,该文网络能更好地抵抗背景干扰,提高行人再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行人遮挡、姿态变化等现象造成当前行人重 识别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 种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算法。首先通过自注意力机制骨干网络ResNeSt提取图 像特征中的短距离信息;其次通过多尺度 金字塔卷积(pyramid convolution,Pyconv) 分支网络提取图像中长像素关 联特征信息,提高模型表达能力;最后使用一种统一形式且可学习的广义均值池化 (generalized mean pooling,GEM) 替代传统平均池化层,达到关注不同区域特征差异性目的。测试阶段添加平均逆消极惩罚 (mINP)作为新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展现出优势,在 DukeMTMC-ReID数据集上Rank-1达到了90.9%,mAP达到了89.8%。  相似文献   

9.
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旨在使有标签源域数据集上训练的模型适应目标域数据集。然而,基于聚类的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算法在网络特征学习过程中常因输入行人图片情况各异而产生噪声,从而影响聚类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语义融合的域内相似性分组行人重识别网络,首先在Baseline网络的基础上添加语义融合层,依次从空间和通道2个方面对中间特征图进行相似特征的语义融合,从而提升网络的自适应感知能力。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域内相似性细粒度信息,进而提高网络对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聚类精准度。通过在DukeMTMC-ReID、Market1501和MSMT17这3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值平均精度(m AP)和Rank识别准确率与近年无监督跨域行人重识别算法相比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环境下行人细节特征不明显、姿态多变等情况造成的行人重识别(person-reidentification,ReID)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的ReID网络。首先,在主干网络输入和输出端采用两种粒度的划分方式获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其次,引入空间变换网络(spatial transformation network,STN)对输入全局图像进行空间对齐,对局部图像进行特征增强。最后,采用局部特征融合的方式来挖掘特征之间的关联信息,提升模型对相似样本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平均查准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和首次查准率(Rank-1)分别为84.87%和94.45%,通过和目前主流的ReID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行人再识别算法的识别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模型的行人属性分级识别神经网络模型,相对于现有算法,该模型有以下3大优点:一是在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设计用于识别行人属性的注意力模型,提取行人属性信息和显著性程度;二是在网络的特征识别部分,针对行人属性的显著性程度和包含的信息量大小,利用注意力模型对属性进行分级识别;三是分析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上一级的识别结果,调整下一级的识别策略,从而提高小目标属性的识别准确率,进而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相较于现有方法,有效提高了行人再识别的首位准确率,其中,Market1501数据集上,首位准确率达到了93.1%,在DukeMTMC数据集上,首位准确率达到了81.7%。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行人重识别场景复杂引起的局部特征不对齐,以及在背景杂乱情况下难以提取出具有不变性行人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和相似度矩阵引导的多尺度融合网络。网络引入姿态估计算法构造对齐的行人特征,通过多分支结构将低层局部特征和高层全局特征进行融合提升网络的表征能力;此外特征相似度矩阵将全局特征分割出相似度引导的背景、前景分支,再利用区域级的三元损失函数,提取出对复杂背景鲁棒的行人特征。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和MSMT17四个主流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当前主流算法的水平。在最具挑战的MSMT17数据集中,与目前精度领先的算法相比,首次命中精度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3.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实场景中行人图像被遮挡以及行人姿态或视角变化造成的未对齐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样化局部注意力网络(DLAN)的行人重识别(Re-ID)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后分别设计了全局网络和多分支局部注意力网络,一方面学习全局的人体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自适应地获取人体不同部位的显著性局部特征;然后,构造了一致性激活惩罚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网络捕捉到更有效的内容来进行行人的判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型特征空间分割与局部分支注意力网络(SLANet)机制的多分支网络来关注局部图像的显著信息。首先,在网络中引入阶梯型分支注意力模块,该模块以阶梯型对特征图进行水平分块,并且使用了分支注意力给每个分支分配不同的权重。其次,在网络中引入多尺度自适应注意力模块,该模块对局部特征进行处理,自适应调整感受野尺寸来适应不同尺度图像,同时融合了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筛选出图像重要特征。在网络的设计上,使用多粒度网络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结合。最后,该方法在3个被广泛使用的行人重识别数据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进行验证。其中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mAP和Rank-1分别达到了88.1%和95.6%。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网络模型能够提高行人重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粒度特征融合网络的行人重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澄  陈莹 《电子学报》2021,49(8):1541-1550
行人重识别旨在跨监控设备下检索出特定的行人目标.为捕捉行人图像的多粒度特征进而提高识别精度,基于OSNet基准网络提出一种多粒度特征融合网络(Multi-granularity Feature Fusion Network for Person Re-Identi-fication,MFN)进行端对端的学习.MFN由全局分支、特征擦除分支和局部分支组成,其中特征擦除分支由双通道注意力擦除模型构成,此模型包含通道注意力擦除模块(Channel Attention-based Dropout Moudle,CDM)和空间注意力擦除模块(Spatial Attention-based Dropout Moudle,SDM).CDM对通道的注意力强度排序并擦除低注意力通道,SDM在空间维度上以一定概率擦除最具有判别力的特征,两者通过并联方式相互作用,提高模型的识别能力.全局分支采用特征金字塔结构提取多尺度特征,局部分支将特征均匀切块后级联成一个单一特征,提取关键局部信息.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Labeled(Detected)数据集上,mAP/Rank-1分别达到了90.1%/95.8%、81.8%/91.4%和80.7%/82.3%(78.7%/81.6%),大幅优于其他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视频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行人再识别成为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关键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分解网络前景提取和映射模型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首先利用DDN模型对行人图像进行前景分割,然后提取前景图像的颜色直方图特征和原图像的Gabor纹理特征,利用提取的行人特征,学习不同摄像机之间的交叉映射模型,最后通过学习的映射模型将查寻集和候选集中的行人特征变换到一个特征分布较为一致的空间中,进行距离度量和排序。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提取较为鲁棒的行人特征,可克服背景干扰问题,行人再识别匹配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行人重识别无监督跨域迁移问题,提出一种 基于域鉴别网络和域自适应的行人重识别算法。首先,使用改 进ResNet-50训练监督域鉴别网络模型,加入共享空间组件得到特征 不变属性,用于区分类间图像,并基 于对比损失和差异损失来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其次,利用域自适应无监督迁移方法由源域 数据集导出特 征不变属性,并应用到未标记的目标域数据集上。最后,匹配查询图像和共享空间中的图库 图像执行跨域 行人重识别。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在CUHK03、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算法 在Rank-1准确度分别达到34.1%、38.1%和28.3%,在mAP分别达到34.2%、17. 1%和17.5%,最后还验证了 模型各个组件在训练阶段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性能优于现有的 一些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甚至接近于某些传统监督学习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行人在真实场景下易受到背景、遮挡、姿态等问题的影响,为获取行人图像中更具辨别能力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局部关联特征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在网络框架中嵌入注意力模块以关注图像中表达能力强的特征;然后,利用图像中相邻区域的关联得到局部关联特征,并结合全局特征。本文方法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Rank-1指标分别达到了95.3%和90.1%。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充分获取判别力强的特征信息,使模型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素描行人重识别旨在从可见光行人图像库中查找与给定素描行人图像身份相同的图像。虽然已经有较多的跨模态检索算法可以应用于该类问题,但这些算法的背景设定较为单一,没有考虑到训练集中部分身份的行人仅有一个模态样本,即跨模态身份不一致,这极大限制了算法在实际场景下的应用。为此,提出了基于交叉分类的素描行人重识别网络。该网络包括交叉分类和基于距离的身份信息对齐两部分。其中,交叉分类利用单一模态数据训练的分类器引导编码器从另一模态提取到模态不变的信息。而基于距离的身份信息对齐能够将同身份不同模态间的特征距离减小,同时抑制跨模态身份不一致的影响,进而强化了特征的判别性和鲁棒性。为验证跨模态身份不一致时模型的性能表现,基于Matket-1501数据集生成了新的素描行人重识别数据集S-Market1501,并在该数据集上将Rank-1指标提升了11.0个百分点。同时模型在公开数据集Sketch Re-ID上Rank-1指标达到了60%,所设计的数据集将开源在“https://github. com/huangdaichui/Sketch_dataset”。  相似文献   

20.
孙劲光  吴明岩 《信号处理》2022,38(10):2201-2210
针对目前由于行人重识别普遍存在的遮挡以及多姿态变化等原因,导致的行人重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加权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Person Re-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cale Weighted Feature Fusion,MSWF)。该方法首先使用基准网络ResNeSt-50提取图像特征,获得下采样3倍、下采样4倍和下采样5倍的特征图,输入到加权特征金字塔网络中,然后使用快速归一化融合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在特征融合中引入加权操作可以让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如何给融合特征的权重值进行分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尺度的特征,获得更加丰富的行人特征。最后将融合后的富含语义信息的高层特征作为全局特征,将融合后的高分辨率特征作为局部特征。在训练过程中,联合Softmax分类损失函数、三元组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在测试阶段,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沿通道维度进行拼接表示行人特征,并使用欧氏距离计算行人之间的距离。该方法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Labeled和CUHK03-Det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