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综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因素,阐述了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指出今后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耐久性机理的进一步探索以及提高木塑复合材料耐久性的改性和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工》2021,49(8)
复合材料学是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复合材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优势,然后结合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复合材料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对复合材料学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研究导向型教学改革的尝试,以期为相关专业复合材料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耐高温树脂中能经受长期高温氧化的热固性树脂只有聚酰亚胺,作为耐高温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C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作为应用量大面广的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两种环氧基体及其CF/环氧复合材料和GF/环氧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基体。基体耐热性高的,复合材料在高温也保持高强度。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复合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系统地综述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梳理和总结了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生物炭-磁性复合材料和生物炭-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特点,以及炭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近年来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聚苯乙烯(PS)木塑复合材料、聚丙烯(PP)木塑复合材料、聚乙烯(PE)木塑复合材料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做出部分举例,主要是其在家具、汽车和建筑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应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复合材料学科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中研究和开发的重点课题。早在60年代,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就相继开设了有关复合材料的课程,并对该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在向被誉为“复合材料的二十一世纪”跨进之际,复合材料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全美许多高校重视的教学和科研课题。目前,全美已有近百所大学开设了复合材料课程,并对复合材料领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许多知名专家和教授都已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复合材料方面,从而加快了复合材料在全美的普及和发展。以下列出美国部分对复合材料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较为系统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基础设施和土木建筑上的应用,包括在基础设施和土木建筑上采用复合材料的优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补强技术与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在基础设施和土木建筑的研究推广计划和复合材料在基础设施和土木建筑上应用的标准和法规.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振动性能和损伤类型进行研究。采用落球击打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悬臂梁自由端,使复合材料悬臂梁产生谐振。通过测量复合材料悬臂梁的谐振频率,计算其阻尼损耗因子,得到无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振动性能。在此基础上,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人为引入损伤,利用FBG测量其损伤状态下的谐振频率,依据谐振频率分析判断损伤类型。研究结果可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振动性能研究和损伤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纤维增强热塑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永  柴秀娟  艾罡 《炭素》2011,(2):43-45,14
界面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占有很大比例,界面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决定着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因此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结晶型热塑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和非结晶型热塑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橡胶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橡胶轮胎中。主要对橡胶复合材料的发展及研究进程进行介绍,重点介绍炭黑型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型复合材料、碳纤维型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型复合材料、聚二烯型橡胶复合材料、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等的特点、结构、功能化方式及它们在应用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我国橡胶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提出希望。  相似文献   

11.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结构一性能间关系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是非常少的。本文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一性能关系理论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这些综述是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理论研究进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以期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共分为三部分,(I)复合材料结构参数的测试和表征,(Ⅱ)复合材料应力传递模式,(Ⅲ)复合材料模量和强度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2.
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测试、DSC、DMA和SEM等分析,研究了聚乳酸和淀粉在不同质量配比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吸水率的变化,并研究了增容剂环氧树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结晶度减小,储能模量降低,吸水率增大;环氧树脂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SEM分析表明,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断裂面呈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屈乃琴 《纤维复合材料》1995,12(1):45-54,44
本文综述了国外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等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对国内外在先进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中的技术发展作了比较,并重点评述了先进复合材料在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桥梁、建筑、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甘蔗渣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和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甘蔗渣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在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甘蔗渣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发展迅猛,特别是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目前已经成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PVC在智能配电系统中具有广泛运用,为了更好地分析智能型配电系统中PVC的应用现状,在对智能型配电系统的研究概述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PVC复合材料在电力输送环节和电力配送环节的应用研究进展,结合应用场景与技术创新进行论述分析,并对PVC复合材料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剑麻增强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剑麻(SF)进行乙醚化处理以改性纤维结钩和性能,得到改善纤维(ASF)。并通过挤出、模压工艺制备了剑麻增强醋酸纤维索(CA)复合材料。从纤维长度、结钩、热性能等力一面研究改性和加工工艺对SF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F和ASF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尽管ASF/CA复合材料在强度和模量上比SF/CA复合材料硝有逊色,但是由于ASF与基体相容性提高、柔韧性改善,从而其ASF/CA复合材料在断裂伸长率和冲山性能上优于SF/CA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纳米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纳米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可使涂层材料、陶瓷和高聚物增加韧性和强度,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或可使材料功能化。提出了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硼酚醛树脂、高残碳酚醛树脂、S-157酚醛树脂的固体含量、粘度、凝胶时间进行了表征和对比,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平纹布增强三种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导热系数,同时对三种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S-157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次,高残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差;在烧蚀性能方面,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和高残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相当,S-157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最差。  相似文献   

19.
导热PV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机制和导热模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提高PVC热导率的研究进展及PVC复合材料在导热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影响PV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导热PVC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备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平纹织物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胶含量对玄武岩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拉伸、压缩和层间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对复合材料压缩、层间剪切破坏断口和烧蚀试样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界面性能,树脂含量在36%时CBF/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线烧蚀性率和质量烧蚀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