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粮食产后技术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浙江省主要产粮地区粮食产后处理损失实际测定的结果,对粮食产后损失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不同的处理系统及各处理环节损失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分析的基础上,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处理成本、处理时间消耗、粮食损失3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现行粮食产后处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粮食产后处理模式中处理效率与损失率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粮食产后系统中采用精细农业技术和装备,是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分析中国南方粮食产后处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粮食产后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相对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基础上的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能较好地处理各评估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 应用该模型,从粮食产后处理成本、作业效率、数量损失、粮食品质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的典型粮食产后处理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析,提出了粮食产后处理的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除了提高粮食产量之外,减少粮食霉变损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不能及时干燥而造成的粮食损失平均为50亿kg,这种损失代价太昂贵了,试想我们要在生产环节推广多大面积的新技术才能产出这些粮食,而在收获后轻易地就损失掉了.实际上,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就是增加粮食的实际产量,增加生产效益.然而更重要的是粮食经过干燥处理后能够明显改善品质,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增加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论述浙江省粮食产后技术系统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金华、嘉兴、宁波三个试验基点的调查和测定结果,从产后粮食损失、处理成本投入、系统处理效率和粮食品质变化四个方面,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现行的三种粮食产后技术系统模式进行了综合评判和灵敏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与现行模式相比,改进后的相应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文中还指出了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为各地合理选用、完善和改进粮食产后技术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典型的粮食产后干燥处理环节的处理模式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提出了粮食产后干燥机械的技术经济适应性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典型的三种干燥机械上。其结果可用来指导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技术经济水平、土地经营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粮食产后干燥处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减少粮食损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损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产后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启示和镜鉴。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业链全商业化运作是美国和加拿大建设完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基石,先进的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技术及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行的关键;日本则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构建了政府、农协、农户三方合力建设的层次分明、规范运作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我国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由供大于求向产不敷需转变。近两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现状,分析研究依靠科学技术,提升和保护粮食产前、产后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粮食产后系统包括收获、脱粒、干燥、贮藏、加工等环节,真菌是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重要的生物因素。真菌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水中粘附在器具、杂物上;并在产后处理过程中感染粮食,它们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能够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因此,真菌能够适应产后系统  相似文献   

11.
阿土伯 《当代农业》2011,(13):46-47
目前我国的粮食,极大多数均由农户自己储存、保管。据调查,我国粮食产后(储存)损失高达15%,而农户储粮由于缺乏科学的储藏知识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农村粮食产后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并且粮食品质下降严重,对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佳木斯桦南地区玉米霉变多发,市场生霉粒超标玉米占10%以上,霉变5%以内好粮十分难求。当地农户干玉米年后价格每斤0.64元,而生霉多的只能卖4角多,粮食霉变严重影响了农户收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储粮大国,特别是农户储粮数量巨大。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国的国情,分析了发展木本粮食在我国食品加工业和解决耕地日趋减少所带来的供求矛盾方面的效用,认为发展木本粮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怎样加快木本粮食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粮食产后干燥环节的损失,本文在分析江山市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该市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满足粮食生产对机械烘干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产粮大省在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物流、销售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些省的粮食产业各环节存在不协调和脱节现象,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迫切需要对整个粮食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进行综合协调与管理。实施粮食全产业链管理的基本途径有:一是行业中的“领袖”企业通过实施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重组产业链,二是产前、产中、产后储运和加工、分销的各经济主体纵向合作贯通全产业链,三是通过名牌产品带动将产业链上的企业连接起来,四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滚动覆盖全产业链,五是组建粮食产业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说。张天佐引述数据说,我国目前粮食产后损失率在8%到12%,每年因此损失的粮食超过500亿斤;蔬菜每年损失率更是超过.20%,其中,叶菜类损失率超过50%,初步估计,“每年我国只有60%到70%的蔬菜能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科技》2014,(7):30-33
<正>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4年连年减少的危机,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5亿吨下滑至2003年的4.3亿吨。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点,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与主要粮食生产大省,果断启动了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经济控制论模型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经济控制论原理建立了减少粮食产后系统损失的模型,并根据对浙江省金华、嘉兴、宁波3个试点进行的调查与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模拟运算。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粮食产生系统损失可以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供需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供给不断减少。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粮食短缺问题,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探讨了粮食的内涵介绍了我国粮食需求的构成情况;采用GARCH模型、ARMA模型对我国未来的粮食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发现确实存在粮食短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持合理的粮食进口规模与进出口品种结构、重视和发展本国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粮食问题的辨识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上前我国出现的卖粮难,粮价下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后,介绍了对粮食形势的4各不同判断,评析了解决粮食问题的4种策略。依据国情和粮情,指出我国粮食形势存在的5个不会变,看待粮食问题必须坚持5个分开。并以此为据,判断了粮食形势,辨识了各种解决粮食问题之策,提出了转化、保护,提高3项粮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