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煤泥水系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原煤特性、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肖家洼煤矿选煤厂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工艺优化和系统改造。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提高了粗煤泥处理能力和筛网沉降离心机的利用率,发挥了各种煤泥处理设备的自身优势;同时增加了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了循环水溢流浓度,减少了压滤煤泥数量,降低了产品煤水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煤泥水系统控制水平,双柳煤矿选煤厂通过对煤泥水浓缩过程实施流量、浊度、浓度、浓度梯度、煤泥水分界面的在线检测和预测,实现了浓缩过程的透明化系统设计;通过药剂协同智能添加和压滤系统群控技术,实现煤泥水系统的优化运行。煤泥水系统智能化升级后,有效促进了煤泥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消除了压耙风险,降低了药剂消耗,实现了减人提效,以及压滤机的移动操作。  相似文献   

3.
牛超  赵乐 《选煤技术》2023,(4):84-91
煤泥水处理环节是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生产过程中浓缩系统细泥含量大、煤泥性质不稳定、药剂调整滞后造成的溢流水质量不稳定、药剂消耗量大等问题,布尔台选煤厂对煤泥水加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安装煤泥水双监测装置与在线泥层界面检测仪,建立了煤泥浓缩在线监控系统。改造后,布尔台选煤厂聚合氯化铝(PAC)消耗量降低了2.27 g/t,聚丙烯酰胺(PAM)消耗量降低了0.78 g/t,浓缩效率提高了0.77%。同时减轻了现场人员劳动强度、实现了煤泥水系统的良性循环,为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乔梁 《煤质技术》2010,(2):69-70
介绍了丁集选煤厂针对原煤系统和煤泥水系统部分工艺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剖析改造。经改造后的原煤系统不仅降低了电耗,而且还减少了块煤破碎率和次生煤泥量;经改造后的煤泥水系统也强化了其脱水效果和煤泥回收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尾煤灰分 降低精煤损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煤泥水工艺流程并从现场采集数据,分析宝丰焦化选煤厂尾煤灰分偏低的原因。根据原有煤泥水生产系统的设备及数质量状况,论证中矸煤泥水进入浮选来解决煤尾煤灰分偏低、降低精煤泥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庄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实际状况,选用φ350mm水力旋流器,同时配备弧形筛截粗设备,对煤泥进行分级浓缩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煤泥回收率,有效降低了外运精煤水分,而且减轻了煤泥水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李晋雄 《煤》2022,(3):81-82,84
针对古城煤矿选煤厂煤泥灰分低,且不能掺入混煤产品的问题,用低浓度煤泥水中掺入浓缩底流的方法使块煤系统煤泥水进入浮选提高精煤产率、降低煤泥产量、增加煤泥灰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潘一矿选煤厂煤泥水特点的分析,针对其矸石和煤极易泥化的特点,对全厂的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不仅提高了煤泥水系统的处理量,降低了循环水浓度,而且还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为下一步跳汰系统改重介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干坝子洗选厂现有选煤系统和选硫系统洗水浓度高的原因,针对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煤泥回收、降低洗水浓度的途径,通过对煤泥水处理系统和环节的优化改造,实现了煤泥全部综合回收利用、选煤废水完全闭路循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范各庄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改进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及降低洗水浓度,提出采用新型加药装置改善煤泥水系统等方案,以提高浮选效率和精煤回收率及浮选精煤质量,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济宁二号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现状及其对选煤厂主选生产的影响,通过建立煤泥水系统煤泥含量预测数学模型,对煤泥水系统开展动态预测,从而科学、及时地指导了生产,确保了煤泥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洗选系统内煤泥含量,缩短加压过滤机排料周期,降低快开压滤机使用频次,控制末精煤水分,提高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新桥选煤厂在浮选精煤矿浆中添加助滤剂,增加滤饼的透水性,强化脱水过程,并应用8 mm弹性杆筛板进行原煤深度筛分,使煤泥含量由11.94%降低到8.01%,加压过滤机排料平均周期从450 s降低到150 s左右,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提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末精煤水分恢复正常,选煤厂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保德选煤厂南部区煤泥水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套煤泥水治理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南部区煤泥水处理的实践经验。该方案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单方面分析治理煤泥水的思路,提出从整体出发,全面有效治理煤泥水。根据该方案,南部区制定了药剂制度,减少细粒煤泥进入浓缩池的工艺改造、减少细粒在系统内循环的工艺等。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南部区在保障煤泥沉降效果和循环水质的前提下,增强了压滤机工况、降低了药剂消耗、电耗。  相似文献   

14.
曹旭兵 《煤》2012,21(2):42-43
石圪节选煤厂针对煤泥水系统的沉淀、浓缩环节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基本工艺不变的前提下,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改造后降低了循环水的浓度,稳定了洗精煤质量,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星村煤矿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合介煤泥含量高、分选系统及产品指标波动较大的问题,对原工艺设备和药剂制度进行改造和优化。通过加强细煤泥回收力度、交替使用浓缩池、降低原煤入选量及优化药剂制度等措施,使循环水浓度保持在3 g/L以下,合介煤泥含量降低,分选系统及产品指标稳定,工艺系统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淮北选煤厂涡北分厂原煤特性,以及目前煤泥水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TBS干扰床分选机的特点及分选粗煤泥的优势。TBS干扰床分选机在淮北选煤厂涡北分厂的应用,完善了该厂煤泥水系统工艺,减轻了浮选系统的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全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煤炭学报》2021,46(2)
煤泥水可称为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煤泥水系统则是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深入了解选煤厂的循环煤泥水系统,提出了选煤水化学的概念,并通过介绍循环煤泥水系统的物质组成、无机盐类矿物的溶解、煤中无机硫的氧化、金属离子的水解与聚合、煤泥水的酸碱反应、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全面解析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煤中矿物组成是影响水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循环煤泥水系统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包括离子组成与含量、煤泥水的酸碱体系、离子的存在形式。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对水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金属阳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式包括静电吸附、羟基络合吸附、沉淀吸附,并从理论角度分析金属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态,同时其吸附过程也受pH的影响,最终使煤泥水中高价金属离子含量减少。通过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模拟分别对各个反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多种反应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上多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决定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研究是实现高效选煤的基础,得出不同煤样和水质环境条件下的水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实现水化学性质的精准调控,可以有效改善煤泥浮选和煤泥水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泥水浓缩过程中药剂添加不合理造成的药剂浪费增加洗选成本,浓缩效果不理想和不能满足压滤工序的入料要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不同工况下煤泥水浓缩的智能加药控制系统,实时识别煤泥水浓缩入料状况,以溢流浊度(浓缩效果)和浓缩机底流浓度(压滤机入料要求)以及药剂消耗为优化目标,设计了基于MOPSO煤泥水浓缩过程加药系统。仿真验证以及在工业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的运行可以保证煤泥水浓缩效果,同时降低药剂消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煤泥水处理困难的难题,中兴矿选煤厂采用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对选煤厂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与研究。研究发现,困扰选煤厂浮选难题的原因源自重介或煤泥水系统中设备和工艺的不合理应用,结合选煤厂生产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脱介筛喷水、改造脱泥筛入料端溜槽布置、改造轴封水系统等措施改善系统用水量,同时优化煤泥水工艺,主要去除工艺中的恶性循环环节,大幅降低工艺的循环系数,再以一些辅助措施将浮选入料的浓度和粒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该厂浮选效率提升,突破了重介系统的处理能力限制,降低了煤泥水处理系统的负荷,保障了系统的平稳、优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找出了解决该厂煤泥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办法,即堵源截流、加大粗煤泥厂内回收力度,并介绍了煤泥水系统药剂添加工艺及其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