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代谢组学在各类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代谢组学技术与帕金森病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帕金森病的研究中可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案,有望全面系统地揭示帕金森病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煜  袁伯俊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3):1005-1010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含义、代谢组学研究的历史沿革、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技术、数据解析方法,综述了代谢组学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程燕  张润峰 《中国药业》2024,(7):123-127
目的 总结代谢组学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检索万方、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5月有关代谢组学技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的文献。结果 骨质疏松症主要由氨基酸、脂质、能量等的代谢紊乱引起,其差异代谢物均可作为疾病预测、诊断、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与多组学的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结论 代谢组学具有巨大的临床翻译潜力,从疾病预测到治疗,为进行全面的骨质疏松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1例肝肾损伤患者真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肝肾功能等方面进行中西药学监护,对该患者个体化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提出合理性建议。结果 :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在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下进行了有效的抗真菌感染治疗,对引起肝损伤的药物进行了合理处置,患者最终病情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可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肝肾损伤患者真菌感染治疗实施中西药学监护,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人体不同状态下的代谢组,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寻找代谢组中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群,确定代谢组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对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已然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强大工具,可系统地分析生物体在疾病状态或者外源性干预下所发生的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在器官移植领域,代谢组学的应用有助于尽早地识别有排斥反应风险及损伤的器官,同时锁定免疫抑制剂毒性导致的代谢表型改变,筛选新的潜在器官移植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的进步为代谢组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就代谢组学在器官移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重点讨论移植器官损伤及免疫抑制剂药理学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更好地了解移植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彦东  吴琪 《天津医药》2015,43(8):942-945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代谢组学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时,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种类及含量会发生显著改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体内复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代谢物变化与机体病理或生理变化的直接相关性。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色谱-质谱联用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中。目前临床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分析患者体液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发现体液中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通过细胞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动态监测细胞反应及药物作用于细胞后的代谢变化,寻找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干预效果,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机制、药效评价、新药研发等领域。综述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脏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肝脏疾病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器质性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肝脏疾病与机体的脂质化合物代谢密切相关。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能通过分析机体的脂质变化水平来评价肝脏疾病、寻找表征肝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肝脏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文在对脂质组学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的同时,还以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为出发点,重点对近年来脂质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为肝脏疾病的深入研究和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魏雪  刘蕊 《天津医药》2022,50(1):108-112
摘要:代谢组学具有灵敏、快速、高通量的特点,在研究内源性小分子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代谢物、揭示个体代谢表征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利用代谢组学研究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是近年来的热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代谢组学的研究表明,该病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就代谢组学在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发病机制探索、生物标志物筛选、中药治疗方面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给予米非司酮术前预处理联合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在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S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6年制定的CSP分型标准,将其中初始治疗采用米非司酮术前预处理联合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的Ⅰ、Ⅱ型CSP患者共118例分为两组:Ⅰ型组(61例)、Ⅱ型(5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中转进腹率、单次手术成功率、总治愈率),评价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Ⅱ型CSP中转进腹手术率分别为3.3%和3.5%,单次宫腔镜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1.8%和89.5%,无二次手术及子宫切除病例,总治愈率均为100%,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Ⅱ型组术中放置球囊压迫止血例数较Ⅰ型组增加,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术前预处理联合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可同样安全有效地应用于Ⅱ型CSP患者,但围手术期需做好应对瘢痕部位大出血中转进腹行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瘢痕修补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组学的发展与药物研究开发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其主要研究体系有生物体液、生物组织及单个细胞的代谢组,利用一些现代的分析技术,如NMR、LC-MS、GC-MS等,取得整个研究体系的多维数据后,利用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技术寻找其中的系统生物学信息。本文从代谢组学的发展,代谢组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以及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疾病模型,特别是中药研究的应用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组学技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基于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技术为中药毒性和安全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发现毒性物质、探讨毒性机制等。综述中药毒性及安全性评价领域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Metabonomics in toxicology: a review.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etabonomics and its many pseudonyms (metabolomics, metabolic profiling, etc.) have exploded onto the scientific scene in the past 2 to 3 years. Nowhere has the impact been more profound than within the toxicology community. Within this community there exists a great deal of uncertainty about whether metabonomics is something to count on or just the most recent technological flash in the pan. Much of the uncertainty is due to unfamiliarity with analytical and chemometric facets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attendant fear of any "black-box." With those fears in mind, metabonomics technology is review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oxicologic applications in preclinical drug development. The jargon, log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ology are covered in some detail with emphasis on recent work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6.
代谢物组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物组学是近5年来发展起来的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并列的学科。它运用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和体液中内源性或外源性代谢物的经时变化,评价细胞功能和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本文综述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代谢物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谢物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omics)技术,是研究药物毒理和基因功能的技术平台,通过分析生物的体液、组织中的内源性代谢产物谱的变化来研究整体的生物学状况和基因调节功能.代谢物组学所涉及的主要技术为核磁共振技术和模式识别分析.对代谢物组学研究的样品、核心技术、分析方法和应用等几方面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