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胃肠道的 X 线检查技术自1895年伦琴氏发现 X 线后的第二年,就已经有人开始利用它观察试验动物的胃。虽然胃肠道的 X 线检查已有60年的历史,但只是近年来在检查技术或病变解释方面,才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X 线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胃肠道疾患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X 线检查不但能确定病理解剖,同时也能观察功能的改变。所以正确的使用它就能准确地做出诊断。这样无论对疾病的冶疗或预后都有很大作用。当然并不是 X 线检查对诊断胃肠道疾患没有任何限制。某些病变由于在发病初期或病变局限于表层,在 X 线检查时可能不被发现。另外有些病变又需要特殊的检查方法或特殊部位才能发现。所以当 X 线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对诊断的价值很大,而当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出血,体重减轻及贫血等)X 线检查为阴性时,就不能除外早期或浅在病变。遇到可疑病例一定要在短期内复查,以免造成错误诊断.下面就胃肠道的 X 线检查技术及各个器官的特殊  相似文献   

2.
X 线检查是临床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诊疗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着。但如何合理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却未受到普遍的注意。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第一,要注意 X 线的特征X 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能穿透人体,被某些可产生荧光的物质吸收而产生的影象在荧光屏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R、DR、CT的普及,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临床上超过半数疾病的诊断,依赖X线设备的检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人们有意无意地接触更多的X线,但临床检查放射防护的问题日益  相似文献   

4.
在影象诊断中不同疾病有相似甚至相同表现,因而鉴别诊断是确诊必经的途径。鉴别诊断时一般以 X线检查和临床情况为依据,有目的地选择其他影象检查方法和临床化验检查。本文根据放射科会诊门诊多年经验,以1987年部分病例为对象,探讨提高胸部疾病影象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辅助检查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手段。一些疾病如隐匿的肺结核、肺癌早期和白血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临床不易诊断。但通过作X线检查、骨髓片检查就能早期作出诊断。因而,正确地运用辅助检查,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象检查方法包括传统的 X 线检查技术、CT、B 型超声、核医学和 MRI。肿瘤的影象检查涉及内容很多,本文选择几个癌瘤最常发生的解剖部位,主要阐述癌瘤的 CT、MRI 诊断价值,供临床参考。1 胸部在胸部癌瘤影象检查技术中,CT 和 MRI 正确性较高,除对肿瘤进行分期外,并可导引穿刺活检。1.1 胸壁胸壁肿瘤的影象检查首选胸部 X 线平片。平片可清楚的展示肋骨,同时也可提供一些其他的资料,如是否为破  相似文献   

7.
<正> 编辑同志: X线检查技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广泛便用,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X线诊断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特别近几年,临床放射学的进展很快,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但就X线检查来讲也不是万能的,主要包括透视和摄片两种,必须明确认识它们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它的局限性。否则滥用X线检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人为X线伤害,特别对小儿X线检查更应慎重考虑是否必要。连续统计2053例受检婴、幼儿童,一人重复检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医学影象学的发展,心脏大血管的检查方法也在迅速的发展。目前除以 X 线为放射源的检查方法(如传统心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计算机横断层扫描(CT),介入性血管造影术等外,尚利用 X 线以外的成象技术,包括双维超声显象,核素动态扫描,磁共振成象等检查技术,使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更为全面和准确。以下就心脏大血管的 X 线检查方法的主  相似文献   

9.
刘东升 《吉林医学》2012,33(7):1452-1453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小儿肺部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效果应用。方法:对162例肺部疾病患儿进行X线与螺旋CT检查。结果:X线检出阳性133例,阳性率为82.1%,CT检出阳性157例,阳性率为96.9%。其中有4例X线检查为阳性而CT检查未检出,23例CT检查阳性而X线为检出,两者进行比较,CT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诊断肺部疾病中以其强大的容积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有效揭示病灶的程度、范围和周围组织受累的情况,清楚显示出轻微及隐蔽部位的病变,大大减低了因X线检查导致的误诊、漏诊,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小儿肺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也为指导临床正确治疗、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胸部平片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综合投影,为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之首选方法,但消化系统疾病亦可在胸片上形成某些表现,易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相混淆,若密切结合临床、仔细分析X线征象,并按消化系统检查方法进一步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现就其主要X线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用超声、CT和X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肠梗阻患者51例,分别给予超声、CT和X线三种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对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超声和CT检查诊断符合率94.1%、96.1%高于X线的70.6%,且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方面CT的符合率较超声、X线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CT和X线三种检查诊断肠梗阻,其中CT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明确疾病病因;但临床动态监测肠梗阻病情时,超声检查则各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相似文献   

12.
覃飞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03-104,114
通过X线平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对膝关节损伤作出诊断,但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方法、检出率、价格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现就临床常用的X线平片、CT和MRI三种影像技术做一综述,评价其在膝关节疾病检查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重点介绍MRI在膝关节检查中的新进展与临床适应证,为临床及影像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890例上消化道X线造影(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前临床诊断对照分析,探讨人体接受X线照射后可能产生的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提出只有实现放射检查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才能更好的利用放射检查,保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美《医学论坛报》第21卷第35期(1980年)报道芝加哥消息: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已有一种较好的诊断法,可代替传统的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可用于诊断各种原因的坐骨神经痛及腰痛,如椎间盘突出和各种类型的关节疾病。密尔沃基医学综合中心的威斯康星医学院放射学科用CT检查了243例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病人,发现半数病人在腰痛区有关节异  相似文献   

15.
邱予琼 《微创医学》2004,23(2):209-210
以往外周血管疾病的检查,主要依靠X线血管造影,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可靠,目前仍是其它方法参照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有创伤,价格昂贵,作为筛选检查方法受到限制[1].20世纪80年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兴起,对周围血管疾病的无创性诊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无辐射、无创伤、重复性好、能迅速作出结论的显像方法.事实上,它在某些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基本上可以取代有创伤的血管造影检查[2].本文就下肢血管疾病的彩超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74年7月开始,在病理、放射、外科等科室的协作下,开展了纤维胃窥镜的临床诊断工作。一年多来,共检查723例。内窥镜型号为GF—B_2。主要检查适应症为:①凡疑有慢性胃部疾病,经各种检查(包括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者;②胃溃疡区别良性或恶性者;③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不明者;④胃切除术后又出现胃部症状者。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检查对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线钡餐、CT检查,比较这三种放射检查方法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常规胸片、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测检测出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4%、92.5%、100%。从而得出,CT和X线钡餐造影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常规胸片的检查(P0.05)。常规胸片的误诊率为47.6%明显高于X线钡餐造影的误诊率7.5%和CT检测的误诊率。结论: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线钡餐、CT的放射线检查结果得出,在临床上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放射诊断方法,从而利于降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误诊或者漏诊的概率,以便可以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斌 《吉林医学》2013,34(5):909-910
目的:讨论腹部X线片与螺旋CT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7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腹部X线片和螺旋CT检查,对比手术结果,讨论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片的检出率为84.4%,明显要低于螺旋CT的93.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CT对于肠梗阻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X线片的检出率。结论:采用螺旋CT进行肠梗阻诊断,诊断率较高,能对疑似患者做出准确地诊断,有利于早期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X线检查是筛选肺结核病人最常用、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在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胸片中,除一部分单纯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外,几乎都可以显示出肺部病灶形态、范围和大小,为综合分析提供重要的资料,但不是第一指标。现阶段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是痰菌检查阳性结果。由于肺结核的X线表现无特异性和确切的特征性。它的所有X线形态表现都可能在其他疾病中出现,它的综合特征表现没有必然性。即不同疾病可有相似、类似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放射诊断学已发展成医学影象学。所谓医学影象学就是利用传统的X线、B型超声、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等各种诊断工具,由放射学医师选择最优的、最经济的、最有效的检查程序,把取得的各种图象,互相补充、互相核实,然后再综合起来作出最准确的诊断。这种先进的检查法摆脱了以往由各科医生申请某种检查,放射科医生被动地执行检查,分散各种检查结果,无人负责综合图象,因而得不出较全面的诊断。医学影象学建立后,由各科与放射科密切合作,由医学影象学医师主动地制订检查方案,综合各种图象,解决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