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区域发展模式和创新环境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模式”一词无论是在汉语或英语中,其涵盖的意义都相当广泛。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所谓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经济的方法”。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条件的可变性决定着模式内涵的可变性,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不同模式的比较,需要考察不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就技术创新的贡献而言,究竟是大企业的贡献大还是小企业的贡献大,是熊彼特创新学派长期争议的一个基本问题。熊彼特在其早期理论——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有洞察力、敢冒风险、赋有企业家精神的小企业的作用导致了重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推动了新产业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经济的特征 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区域化特征.区域正逐渐成为经济协调的重要基础.这种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不断破坏旧的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所以“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因,实行“创新”的企业家是社会的推动者。本文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探讨了该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依据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分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这个理论模式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模式和调控要求,系统目标和实现机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这个模式将有助于人们去建立各自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做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如何通过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要素构成与制度框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的超循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62-165
借鉴了超循环理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释区域创新的超循环发展理论,并力求运用公理化方法整体性表述理论。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相似文献   

9.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行,“创新”具有的系统性、复杂性也使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等角度全方位理解它,也更加意识到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战略是"十四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战略延续,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共同富裕战略深刻嵌套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微观企业创新战略导向以及创新范式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共同富裕战略的价值维度可以从战略目标、战略参与主体、战略过程以及战略实现举措与机制等系统理解.立足"环境—战略—行为"传导框...  相似文献   

11.
王松  胡树华  牟仁艳 《科学学研究》2013,31(3):344-349,436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面临四大困难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创新系统论与RIS点对点的溯源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老三论、新三论为理论依据,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结构及运行,最后阐述了RIS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发展的结构和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的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则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地存在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相应的门槛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才会更加明显,且各省级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最后就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深入理解区域创新过程的分析框架而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本文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归纳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研究框架和基本类别.最后,对于国外学者在区域创新系统实证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以期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创新与学习——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其强劲的经济效应和竞争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产业集群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国际地域分工格局的压力和挑战,创新和学习已成为集群不可回避的选择。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促进集群的创新与学习,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创新已成为驱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较为详细地研究我国社会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并不多见。采用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并构建邻接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考察互联网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研究表明:(1)区域创新能力会形成空间依赖性;(2)互联网发展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无法完全发挥网络效应,其互联网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3)互联网发展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互联网的这一间接影响要小于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区域创新过程分成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阶段,构建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作用的概念作用模型。在考虑区域开放度影响下研究二者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区域政策和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不高造成的;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开放度提升创新研发效率,通过促进区域生产开放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经济发展均衡的区域创新研发效率较高,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较高;现阶段我国创新支持政策多为促进成果转化而非创新研发,进而导致其政策效果不佳。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更好的指导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金融生态和区域开放度的作用,以此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结论表明:①创新环境效益值小于0.20时,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创新能力效益值大于0.146或者小于0.066时,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弱。②我国并不存在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优质协调发展的省域,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创新环境滞后型,这些地区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环境不能有效地推动创新能力;西部大部分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发展很不协调,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较为落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增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耦合协同效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将科技孵化创新系统划分成资源子系统、孵化器创新绩效子系统和创客创新绩效子系统三部分;基于协同度模型,对全国31 个省市区2009-2016年科技孵化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区域创新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政府支持为门限变量,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对“众创”背景下科技孵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支持作用进行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1)孵化产业协同度与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区域创新受自身上一期绩效正向影响,受上一期邻近地区绩效的负向影响(2)本地区孵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与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存在直接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3)产业协同度的长期效应小于短期效应。从短期看,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从长期看,直接效应大于溢出效应(4)政府支持负向调节科技孵化产业协同度与区域创新之间关系(5)在孵化产业协同发展作用的过程中,政府支持存在非线性作用,其强度增加会削弱负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提出若干产业政策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浙江区域创新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必须依赖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本文对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