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6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超低位Dixon术。结果 全组手术进程顺利。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2.3%。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1%,3年存活率为88.2%,5年存活率为69.5%。结论 低位直肠癌行低位、超低位Dixon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评估方法以及治疗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关于直肠癌术后LARS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LARS的发生机制与手术前肛门功能状态、手术中对肛门直肠周围神经、肌肉损伤以及新建直肠容积、顺应性等均有密切关系。针对LARS的症状群,临床现有主观、客观等多种评估办法,包括多种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大便失禁相关量表、LARS评分量表、肛管直肠测压、肛门括约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治疗包括经肛门灌洗、综合康复训练、骶神经刺激、中医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多重因素影响LARS的发生,详尽的评估、规范的手术及治疗以及有效的患者教育都可以预防或减轻LARS,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愈来愈高,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成为低位未转移直肠癌的首选,然而临床研究表明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各类排便功能障碍,严重妨碍正常生活,中医药对于治疗此类疾病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文献见于大量报道,故兹以综合分类叙述,以便未来更好应用于临床研...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科器械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有更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得到根治肿瘤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保留肛门,但术后有60%~90%的患者会出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其排便功能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概念、症状、可能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LARS诊治和预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是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在直肠癌的各种术式中.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各种保肛手术的比例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分为低位结扎组(n=126)和高位结扎组(n=156),比较两组术后LAR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ARS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126例低位结扎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发现,117例(92.86%)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通畅,仅9例(7.14%)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闭塞。282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ARS总发生率为:57.44%(162/282),42.91%(121/282),34.04%(96/282);术后3个月后无新发LARS病例。低位结扎组的术后3个月、6个月LA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46.83%vs. 66.03%,P=0.00;35.71%vs. 48.72%,P=0.03)。而术后12个月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LARS发生...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虽然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在全部结直肠癌中的发病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约占全部结直肠癌的三分之二,而且我国的直肠癌患者大部分是低位直肠癌。随着外科技术和器械的进步,近年来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几十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和探索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重建方法,特别是吻合方法。自1939年Dixon倡导保肛手术以来,直肠癌的吻合技术就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正确认识和评价直肠癌的前切除及其吻合方式对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转归的影响因素,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65例LA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ARS患者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40例和无改变组25例,通过12个月随访资料及LARS评分量表,分析LARS转归影响因素。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好转患者40例,转归率为61.54%。好转组患者在距手术完成<3个月、术前放疗、吻合口距离肛缘<5cm、骶尾骨间径<119mm比例优于无好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吻合口距离肛缘<5cm、术前放疗及距手术时间<3个月是术后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LARS的转归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吻合口距离肛缘<5cm、术前放疗及距手术时间<3个月是影响LARS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笔采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83例,占同期全部直肠癌242的75.62%,其中属低位主肠癌124例,占同期低位直肺癌174例的71.26%。内有61例属超低位吻合音(吻合距肛缘≤3cm),占低位主肠癌的35.06%和低位前切除术49.19%。本组无手术死亡。在此124例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患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占4.03%;吻合口狭窄14例,占11.29%;术后出现局部复发8例,直发率为6.45%,其中属吻合口复发3例,盆腔复发5例。本组资料充分显示低位直肠癌时应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行保肛手术,不但显提高了肛门保留的成功率,也保证了最佳的性便功能,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首选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 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3 月—2020年12 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外科病房就诊的直肠癌术后LARS 相关脾虚型腹泻患者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1 次/d,每次1 袋,持续治疗2 周;治疗组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 双)、关元、神阙,每穴20 min,1 次/d,持续治疗2 周。采用徐氏肛门功能评价、LARS 量表评价、中医症候评价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别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停药后1 周、2 周以及1 个月后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在干预结束第1 周后,2 组患者在肛门功能、LARS 量表、中医症候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1 个月后,治疗组的肛门功能评分[(6.15±1.97)分、(9.29±0.58)分] 高于对照组[(3.99±1.48)分、(4.67±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1 个月后,治疗组的LARS 评分[(15.50±9.61)分、(20.11±9.60)分] 低于对照组[(3.94±5.16)分、(16.85±9.57)分],治疗组的中医症候评分[(6.62±3.95)分、(10.09±4.11)分] 低于对照组[(3.65±2.66)分、(8.83±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艾灸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LARS 相关腹泻患者的肠胃功能,且相比于药物,艾灸的疗效更持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了脾虚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AR)是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不同,AR保留肛门功能,在病人生理、心理接受方面更具有优势。以往认为APR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如AR,但研究发现两者相近~[1]。低位AR术后病人常面临急迫性失禁、粪便逸出、排便频率增加、肛门感觉异常等问题,这些症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器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38例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时,应用国产直线及管状吻合器行双吻合器吻合。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5.3%),1例可能与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有关,另1例慎肠阴道瘘。人组无吻合品狭窄。结论国产吻俣器在使用上虽不如进口一闪怀吻合器方便,但如何操作得当,技术熟练,仍可获类似其费用仅为进口吻合器的1/30。新的改进型中国产品应用更方便,更易使  相似文献   

14.
<正>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然而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前切除术),开腹完成已属较高难度。腹腔镜下能否完成此类手术、术后疗效如何,目前国内研究报道较少。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5例接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1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4例实施开腹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预防。方法对1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总结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8.82%,采取非手术治疗吻合口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16~28 d,平均19.6 d。结论保证吻合口血供,防止吻合口张力过高,通畅引流消除骶前积液等综合预防措施,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手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经腹游离至提肛肌后,完整切除直肠系膜,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分离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与内括约肌间隙,游离外括约肌全层达齿状线。采用双吻合技术,切除直肠及部分内括约肌,完成吻合。结果 23例低位直肠癌成功的完成了前切除超低位吻合保留肛门的手术,2例吻合口漏,1例局部复发,1例腰椎转移。控便情况:完全自制7例,便频12例,排气失禁2例,偶尔漏稀便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达到了根治的目的,成功保留了肛门及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盆底腹膜重建对直肠癌患者微创低位前切除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接受微创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12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64例实施盆底腹膜重建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64例未实施盆底腹膜重建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5 d的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3 d的血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术后1 d(P<0.025)。观察组术后、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大便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时(P<0.05)。结论 盆底腹膜重建能够使得实施微创低位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Ⅲ~Ⅳ级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同时也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发...  相似文献   

19.
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3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适应证。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5年1月至1997年8月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病人32例。结果26例做了术后放疗,3例做了术前放疗。5年生存率为(844±83)%(寿命表法)。总局部复发率为188%,高分化腺癌复发率125%(3/24),中分化腺癌375%(3/8)。T1期复发率179%(5/28),T2期复发率25%(1/4)。结论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适应证为: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病理为高分化腺癌,肿瘤直径≤4cm。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2000年,经骶尾和腹腔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共21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1~73(平均51.8)岁。其中复发性直肠癌2例,全部病例经内镜及病理学诊断证实。Dukes分期B期13例;C1期5例;C2期3例犤1犦。手术及结果选用硬膜外麻醉辅加全身麻醉术,患者取头低臀高俯卧位,以尾骨尖、双侧坐骨结节为连线,以肛门为中心菱形切口,切断肛尾韧带,切除末2节尾骨,沿盆壁切断肛提肌,显露直肠固有系膜,沿骶前间隙剥离直肠固有系膜达骶骨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