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分布于大渡河上游两岸干旱河谷地带,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该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本文以群落样方为一维综合资源生态位,分析了四川牡丹灌丛灌木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牡丹与其伴生灌木物种的空间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内四川牡丹、蚝猪刺、野花椒、橿子栎、散生栒子、野蔷薇、金花小檗、平枝栒子和小马鞍羊蹄甲种群的标准化生态位宽度依次为0.745、0.979、0.950、0.748、0.947、0.924、0.792、0.863和0.610,四川牡丹与优势种群蚝猪刺、野花椒、野蔷薇等生态位重叠较高,潜在竞争作用强。四川牡丹与金花小檗、小马鞍叶羊蹄甲、橿子栎在小于15 m的空间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平枝栒子、蚝猪刺、野花椒在0~5 m的空间尺度上呈负相关或接近负相关。本研究认为在四川牡丹群落内,四川牡丹受到蚝猪刺、野花椒、散生栒子等群落内优势物种的竞争排斥,加之自身种子萌发的特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四川牡丹自身生态位狭窄,位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四川冕宁县是花椒种植数量多、产量高的重点县,冕宁花椒虽然果大、肉厚、麻味纯正,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花椒种质资源、良种选育方面的工作极为滞后,尚无正规的品种名称,容易与大红袍等花椒品种混淆。对冕宁花椒的品种选育,实现乡土树种的良种化、规范化,促进花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椒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籍《神农本草行》与《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花椒的栽培及药用价值。花椒在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均有分布,我省的昭通、大理、丽江、楚雄、玉溪等地区均有分布。它具有生长快、结实早、收益大、用途广,栽培管理简单,适应性强,是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果木。它的根系发达,固着力强,是较好的庭院绿化、绿篱树种。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少儿科技》2012,(2):47-47
川菜川菜,历史悠久,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的统称。川菜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烹调手法上擅长小。  相似文献   

5.
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了四川大红袍花椒和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精油,用电子鼻对花椒产地、提取方法和同种提取方法下的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花椒精油进行了辨别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花椒精油的特征气味指纹图,发现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花椒精油.各主成分分析图中,第1、第2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8.989%~99.5969%,辨别指数为93~95.初步探索了统计质量控制法控制花椒精油质量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判断花椒精油的来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花椒气候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影响花椒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根据不同品种的花椒对气候生态条件要求的差异,确定影响重庆市花椒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利用Arc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气候生态区划进行扩建扩展,得到重庆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100m×100m空间分布;制作了花椒气候生态区划,将重庆市划分为喜热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热型及喜凉忌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热型及喜凉耐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凉忌湿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凉耐湿型花椒适宜栽培区、喜凉忌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喜凉耐湿型花椒次适宜栽培区和气候寒冷花椒不适宜栽培区等8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辛辣香料,发展花椒种植业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人民积淀有内涵丰富的花椒文化,继承弘扬花椒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科技,从饮料食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医疗保健、生态农药制造等方面开拓花椒业市场,发展山区和民族地区绿山富民产业,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董云岚  赵一鹏 《河南科学》1995,13(4):360-364
花椒是河南太行山区的主要经济树种。经调查,太行区山现有花椒种质资源载培种3个,野生种4个。花椒总面积5846.67公顷,790.22万株,总产量78.26万公斤;以株州市、安阳县、辉县市和济源市分布最多。并提出因地制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如何开发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四川旅游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入手,总结了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的果实,其果皮名为“椒红”,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配料,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杀虫、止痛等作用。花椒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优选经济树种,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以20%~30%的速度逐年增加。花椒的药用价值早已得到认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花椒具有抗氧化、杀虫、麻醉、抗炎镇痛、降血脂、除皱、抗癌、祛风除湿等多种作用,而花椒麻素作为花椒中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功效的评价也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大多研究还停留在花椒麻味物质生理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水平,没有对其生理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目前对花椒的开发还多限于食用方面,在新药和日用化工等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不足。因此,对花椒中麻味物质的主要种类、麻味物质的生理作用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味物质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15株顶坛花椒作样本进行研究,对其根系的根深、根幅、根的直径、侧根的分布范围、叶重、吸收根的密度及重量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从中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区顶坛花椒根系的生长特征。表明顶坛花椒根系界于散生根型与水平根型之间,根系水平分布远大于垂直分布,反映了根系的发达性及浅根性的特点。根系主要分布在0~35 cm的土层中,吸收根一般分布0~30 cm范围内。土壤环境决定了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显著相关(P<0.05);垂直方向上,所调查样株根系集中分布于有机质高的土壤上层;水平方向,各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多寡没有明显关系,而更多受制于小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12.
花椒的身世花椒作为调味料,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78年河南固始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铜盒内盛大半盒花椒,由于铜盒制作精密防潮,故在里面的花椒得保存至今,可谓奇迹矣。固始的1号墓是吴王夫差夫人的墓。盒盛花椒有驱疫避邪、迎神降福的意思,可见当时人们已把花椒视为一种吉祥物。这与花椒具有异香和辛麻味有关。人们知道它还有医疗作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足见当时种花椒已普遍,说明民间处处需要花椒。古代人对花椒很喜好,汉代后妃住的房子用花椒和泥涂壁,用以取其温暖且有香气;花椒多子,用以象  相似文献   

13.
以15株顶坛花椒作样本进行研究,对其根系的根深、根幅、根的直径、侧根的分布范围、叶重、吸收根的密度及重量等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从中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区顶坛花椒根系的生长特征.表明顶坛花椒根系界于散生根型与水平根型之间,根系水平分布远大于垂直分布,反映了根系的发达性及浅根性的特点.根系主要分布在0~35cm的土层中,吸收根一般分布0~30cm范围内.土壤环境决定了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土壤容重、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显著相关(P<0.05);垂直方向上,所调查样株根系集中分布于有机质高的土壤上层;水平方向,各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多寡没有明显关系,而更多受制于小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14.
花椒属一新变种--顶坛花椒及其品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分布于贵州省贞丰县兴北镇北盘江河谷的花椒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初步研究表明 ,其与竹叶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比较接近 ,可视为竹叶椒的 1个新变种 ,定名为顶坛花椒 (Zanthoxylumplanispinumvar .dintanensis)。由于顶坛花椒已在当地广为栽培 ,并已成为重要经济林木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品种分类。根据其种群个体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期及经济性状 ,本文将对顶坛花椒划分 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花椒鸡丁是四川特有的风味凉菜。由于配方及加工工艺不同,菜肴质量差异较大。对花椒鸡丁的标准化制作工艺、包装和保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原辅料定量、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就可初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经沸水浴杀菌30 min后,在常温条件下,保质期可达5个月。该研究结果既表现了预调理食品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大中型食品企业的加工工艺要求,又达到了开发新型川味预调理菜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燕  王懿军 《科技信息》2012,(15):428-428,464
花椒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树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它喜阳光,耐干旱,栽植在梯田边缘上枝叶茂密.根系发达,保持水土的作用巨大。它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实中含有大量的麻味素和芳香油。随花椒食用、药用量的增大及外贸出口的增加.花椒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我区把发展干杂果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程来抓.花椒作为重要的干杂果树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在我国分布极广。我国的云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北、陕西、贵州、江西等省都有膨胀土分布。河南省的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漯河、许昌等地区膨胀土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8.
花椒籽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花椒籽的结构及主要成分,对比了花椒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压榨法、浸提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介绍了花椒籽在食用、药用、工业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改进花椒籽油提取工艺;合理利用花椒籽残渣;开展花椒籽油联合精制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花椒籽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花椒籽的结构及主要成分,对比了花椒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压榨法、浸提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介绍了花椒籽在食用、药用、工业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改进花椒籽油提取工艺;合理利用花椒籽残渣;开展花椒籽油联合精制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花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德福 《科技信息》2010,(18):I0349-I0349
花椒是我省经济树种之一。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海拔2450米以下,气候温暖的河湟谷地,在循化、贵德产椒为上乘。在热适宜的条件上,花椒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益高的特点。五年生单株能产鲜花椒2.5-3.5kg,收益100-140元,有农村发展多种经营,脱贫致富的好树种。为了广植利用,种好、管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一些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