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喜芹 《护理研究》2007,21(15):1338-1339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致尿潴留的影响,为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胃癌手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PCEA镇痛,定时开放导尿管;对照组采用哌替啶肌肉注射镇痛,定时开放导尿管,观察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及尿潴留的情况。[结果]两组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及尿潴留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应用PCEA可导致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燕  杨艳芳 《护理研究》2009,(11):2950-2950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拔除尿管最佳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1月-12月120例术前留置尿管、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CEA)的腹部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22h开始夹闭尿管,术后50h(拔除PCEA后)拔除尿管,协助病人下床排尿;对照组按常规术后72h~96h拔除尿管。观察两组病人拔屎管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尿路感染、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拔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术后早期拔除尿管,能促使病人早期活动,尽早恢复肠蠕动,避免采路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再次导尿率,减少院内感染,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要求的142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分为4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均行间歇性引流夹管,甲组术后12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乙组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丙组术后48h结束镇痛同时拔除导尿管;丁组术后48h结束镇痛后当病人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结果] 乙组、丙组、丁组排尿评分分值均高于甲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丙组、丁组之间排尿评分分值相差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术后应夹住尿管,2h开放1次,并于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而无需在停止镇痛后才拔除原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对骨科术后卧床病人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影响。[方法]将236例骨科术后卧床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留置导尿管夹尿管后病人有尿意的同时进行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时打开夹尿管的开关,锻炼2 d或3 d,待病人每次训练尿道口均有尿液流出,出现明确的排尿表现1 d后,于第2天上午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为常规的定时夹尿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功能,病人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率100.00%,对照组8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后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病人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导尿管拔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黄丽芳  陈润芳  萧佩多 《护理研究》2011,25(13):1173-1174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对骨科术后卧床病人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影响。[方法]将236例骨科术后卧床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留置导尿管夹尿管后病人有尿意的同时进行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同时用力排尿,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时打开夹尿管的开关,锻炼2 d或3 d,待病人每次训练尿道口均有尿液流出,出现明确的排尿表现1 d后,于第2天上午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为常规的定时夹尿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功能,病人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率100.00%,对照组89.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尿反射活动训练后尿道口见有尿液流出后拔尿管,病人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导尿管拔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术后拔除尿管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26例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的男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取随机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组选择在拔管前夹闭导尿管至膀胱充盈后拔除导尿管。两组患儿均选用儿童型6Fr~8Fr硅胶导尿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烦躁哭闹、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时呼吸、血压及心率上升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除导尿管后引起的排尿不适、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继发尿潴留、重插尿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手术的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男性婴儿体外循环术后选择膀胱充盈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预防继发性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7.
吴燕  杨艳芳 《护理研究》2009,23(32):2950-2950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拔除尿管最佳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1月-12月120例术前留置尿管、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CEA)的腹部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22 h开始夹闭尿管,术后50 h(拔除PCEA后)拔除尿管,协助病人下床排尿;对照组按常规术后72 h~96 h拔除尿管.观察两组病人拔尿管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尿路感染、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拔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术后早期拔除尿管,能促使病人早期活动,尽早恢复肠蠕动,避免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8.
骨科硬膜外镇痛病人拔除尿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再次导尿率,减少院内感染,增加病人舒适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要求的142例骨科下肢择期手术病人分为4组。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均行间歇性引流夹管,甲组术后12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乙组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丙组术后48h结束镇痛同时拔除导尿管;丁组术后48h结束镇痛后当病人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结果]乙组、丙组、丁组排尿评分分值均高于甲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丙组、丁组之间排尿评分分值相差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使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病人术后应夹住尿管,2h开放1次,并于术后24h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而无需在停止镇痛后才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控镇痛微量泵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微量泵给药对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寻找拔除导尿管时机。方法 将300例剖宫产患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术后选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微量泵镇痛;对照组(180例)未用镇痛泵。对她们术后24h、48h拔除导尿管后的排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自控镇痛微量泵给药的患术后24h拔除导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升高,而两组术后48h拔除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显差异。结论 应用自控镇痛微量泵拔除尿管的合适时机为术后48h。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拔尿管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宜的拔除导尿管时机。方法将142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的产妇,术后留置尿管开放12h后夹闭,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间断放尿12h,实验组71例:保留膀胱余尿拔除导尿管。对照组71例:放尽膀胱尿液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主排尿时间早,尿潴留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可在术后24h留有膀胱余尿拔除尿管,减少尿潴留,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