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用响应面法优化铁皮石斛粗多糖的双水相萃取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H4)2SO4质量分数、C2H5OH质量分数和萃取温度对多糖萃取率和除蛋白率的影响,进而进行响应面试验,以多糖萃取率和除蛋白率为响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因素对多糖萃取率和除蛋白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萃取温度 > (NH4)2SO4质量分数 > C2H5OH质量分数。以双水相体系的总质量为基准,实验最佳萃取条件为: (NH4)2SO4质量分数为18.80%、C2H5OH质量分数为25.00%、萃取温度为25.00 ℃,铁皮石斛多糖萃取率和除蛋白率分别为94.39%和91.36%。结论:此方法能够有效对铁皮石斛粗多糖进行纯化,为铁皮石斛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利用紫甘薯资源,同时获得紫色素和糖液,糖液发酵制备乙醇。以大孔树脂分离紫甘薯α-淀粉酶酶解液后获得紫色素与糖液,考察氮源种类与添加量、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对糖液发酵产乙醇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糖液发酵生产乙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酶解液经HPD400型大孔树脂分离,紫色素的色价(E1 cm1%)达到86.3(波长为530 nm),糖液中总糖含量达到55.5 mg/L;(NH4)2SO4作为发酵氮源,(NH4)2SO4添加量为3.0 g/100 mL、酵母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7 d,可得到13.0%vol乙醇。此方法获得了紫甘薯色素,副产物糖液发酵可生产乙醇,为紫甘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磊磊  李立  瞿利民  肖卓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1):159-163,171
采用超声辅助正丙醇/(NH4)2SO4双水相萃取技术对菊花芯柚果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单因素均分法系统考察了(NH4)2SO4质量分数、正丙醇质量分数、柚皮干粉加入量、pH、温度和时间6种关键因素对柚皮苷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主要富集于上相,在优水平下,构建10.0 g双水相体系,正丙醇质量分数为21%(w/w),(NH4)2SO4质量分数为18%(w/w),柚皮干粉加入量为0.15 g,调节pH至4.5,40℃条件下,超声提取30 min,柚皮苷得率为4.27%,RSD为1.23%,100倍放大后柚皮苷得率达到4.25%。对比热回流提取,正丙醇/(NH4)2SO4双水相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温度低、能耗小、效果好等优点,优势明显,可以实现柚皮中柚皮苷的有效分离,为工业制备柚皮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大蒜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NH4)2SO4质量分数以及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质量分数对大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大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大蒜多糖的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00%、果胶酶添加量2.00%、(NH4)2SO4质量分数18.00%、PEG质量分数20.00%,在此条件下,大蒜多糖提取率为29.69%。当浓度在0.5~2.5 mg/mL范围时,大蒜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7.84±5.47)%、(42.30±3.16)%和(41.86±3.65)%,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最...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9):125-131
以玛咖为实验原料,利用三相萃取法优化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玛咖多糖提取工艺中,对(NH_4)_2SO_4添加量、叔丁醇添加量、萃取温度、水提次数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H_4)_2SO_4添加量30%、叔丁醇添加量10 mL、萃取温度37℃、水提次数1次,多糖提取率达到45.3%。玛咖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发现,玛咖多糖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值分别达到2.5 mg/mL和11.6 mg/mL,说明具有很较高的抗氧化性,三相萃取法工艺很好的保留玛咖多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白牛肝菌为试验原料,利用三相萃取法优化白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NH4)2SO4添加量、叔丁醇添加量、萃取温度、水提次数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H4)2SO4添加量30%、叔丁醇添加量10 mL、萃取温度37℃、水提次数1次,多糖提取率达到47.3%。白牛肝菌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发现,白牛肝菌多糖对·OH和DPPH·的半数清除率值分别达到2.5 mg/mL和11.6 mg/mL,说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三相萃取法工艺很好的保留白牛肝菌多糖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枳壳是我国柑橘属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所含丰富的黄烷酮即新橙皮苷和柚皮苷,是其主要的药理成分。为提高枳壳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提取分离效率,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的最佳条件,并进一步建立超声-酶辅助双水相法(ultrasonic-enzyme assisted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UEA-ATPE)提取工艺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方法。结果表明,(NH4)2SO4/乙醇为最佳双水相体系,建立并优化的UEA-ATPE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27%,(NH4)2SO4质量分数21%,超声功率137 W,复合酶质量比为中性蛋白酶∶果胶酶=1∶1。在此条件下,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得率分别为(92.27±2.13)、(72.24±1.56) mg/g,优于水煎煮法、50%乙醇浸提法、超声辅助95%乙醇提取法和超声辅助双水相法,同时此新方法提取液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更少。提取液经制备型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纯...  相似文献   

8.
杨爽  白雪  孟鑫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3):252-256
采用PEG2000/(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鸡肉内源性蛋白酶,并结合电子鼻和GC-MS检测蛋白酶处理前后肉品风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PEG2000质量百分浓度为32%,(NH4)2SO4质量百分浓度为32%,pH为6.5,鸡肉蛋白酶的萃取率最高达到83.48%。用此条件下提取的蛋白酶处理鸡肉,采用电子鼻能够很好的区分处理前后鸡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的变化。GC-MS共检测出6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烃类、芳香族类、含硫化合物、有机酸以及醇和酯类挥发性物质,处理组醛类、芳香族类、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综上结果表明鸡肉蛋白酶可以很好的增强鸡肉风味。  相似文献   

9.
咸蛋清是蛋黄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为提高咸蛋清的利用率,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低成本,可连续分离咸蛋清中几种重要蛋白质的工艺方法。本文利用等电点沉淀法、(NH4)2SO4,盐析和醇沉等方法 从咸蛋清中依次分离出卵黏蛋白、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室规模下,卵黏蛋白、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的产率分别达到83%,98%和76%,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3种蛋白质的纯度分别为89%,92%和98%。此外,采用醇沉分离的卵白蛋白在复溶后仍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说明分离方法能较好地保持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选择最适合的分光光度络合显色体系检测昆仑雪菊总黄酮(Coreopsis tinctoria flavonoids,CTFs)含量为目标,采用60%乙醇(v/v)回流对雪菊总黄酮进行提取,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雪菊总黄酮提取物进行萃取,得石油醚、乙酸乙酯(EAE)、正丁醇(n-BuOH-E)萃取物。分别以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EC)为对照品,采用经典络合显色体系包括NaNO2-Al(NO3)3/AlCl3-NaOH和KAc-Al(NO3)3/AlCl3对EAE、n-BuOH-E中黄酮含量进行检测。为确定最佳对照品种类及络合显色体系,实验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EAE、n-BuOH-E中黄酮含量进行测定。HPLC法结果表明EAE和n-BuOH-E中黄酮含量分别为48.43%和43.19%,经筛选,分光光度法中采用芦丁KAc-AlCl3体系测得EAE和n-BuOH-E黄酮含量与HPLC法最为接近。因此,确定该方法为测雪菊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雪菊总黄酮提取液黄酮含量的最佳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雪菊总黄酮提取液中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为10.6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聚乙二醇(PEG)/(NH4)2SO4双水相提取金花茶花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黄酮萃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和OH·清除率的测定,评价其抗氧化效果.采用HPLC分析对金花茶花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黄酮化合物进行了确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一种绿色、高效及温和的茶多酚提取方法,采用离子液体(IL)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ATPS)提取茶渣中的茶多酚,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和用量对茶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少量IL添加可提高乙醇/硫酸铵ATPS的分相能力及其对茶多酚的得率,但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咪唑型离子液体对提取茶多酚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咪唑环上侧链越长,其茶多酚得率越高;[C4mim]Cl辅助乙醇/硫酸铵ATPS对茶渣中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其他体系,且其提取液中儿茶素类组分含量更高。茶渣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C4mim]Cl质量分数10%、硫酸铵质量分数30%、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及超声功率540 W,在此条件下,茶渣中茶多酚得率为85.31±1.25 mg·g-1。IL辅助双水相系统是一种有前景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在保持茶多酚活性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茶多酚得率和儿茶素类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超临界CO2提取枸杞脂溶性物质的中试工艺及脂溶性物质的成分,获得枸杞主要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单体制备工艺。分别研究了提取压力、温度、时间和助溶剂对枸杞脂溶性物质得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HPLC和GC-MS对枸杞脂溶性物质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制备了玉米黄素黄素双棕榈酸酯单体。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脂溶性物质的得率及品质时,超临界CO2提取枸杞脂溶性物质的最佳中试工艺条件为:温度50 ℃,压力30 MPa,乙醇添加量15%,提取时间1.5 h,该工艺下枸杞脂溶性物质的得率、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占总脂肪酸比例、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相对较高,此条件下枸杞脂溶性物质的得率为8.5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958%,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7.94%,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为37.64 mg·g?1,其中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为29.54 mg·g?1;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制备的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单体纯度>99%。本研究获得了枸杞脂溶性物质的超临界CO2中试提取工艺及枸杞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单体制备条件,为枸杞脂溶性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黄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三种黄果枸杞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以"宁农杞5号"黄果枸杞为原料,优化黄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并对三种代表性黄果枸杞的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与分析,同时以红果枸杞、黑果枸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水浴温度是影响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黄果枸杞黄酮提取的最佳参数为乙醇浓度70%、添加乙醇体积40倍、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90 min,此时黄酮含量为(175.21±1.69)μg/g;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三种黄果枸杞中"宁农杞5号"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27.71%±0.66%、15.3%±0.84%,高于红果枸杞(22.72%±0.50%、12.55%±1.20%),但不及黑果枸杞(33.33%±0.49%、81.61%±1.2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总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与DPPH清除率和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黄果枸杞表现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枇杷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H2O2损伤、·O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5 min,枇杷花质量分数0.2%,硫酸铵质量分数18%,PEG400质量分数28%,在此工艺得到枇杷花总黄酮的得率为26.96%。提取得到的黄酮抗过氧化氢损伤能力较好,其羟基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值为0.297 mg/mL,优于Vc,表明枇杷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杨孝辉  郭君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187-192
以枸杞为试验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超高压提取枸杞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压力、保压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4个因素对枸杞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了提取工艺,并对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446 MPa、保压时间8 min、提取温度58℃、液料比23:1 mL/mg,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枸杞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9.52%,与预测值9.54%误差为0.21%。枸杞多糖对O2-·、·O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当枸杞多糖浓度为1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到76.98%±2.64%,对O2-·的清除率达到73.02%±1.83%,且枸杞多糖浓度在0~1 mg/mL范围内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本研究为枸杞多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