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粮谷类食品中伏马毒素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伏马毒素的化学组成、毒性,以及在粮谷类食品中的分布、伏马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就我国粮谷类食品中伏马毒素限量和标准检测方法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开发出用于简便、快速和灵敏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核酸适配体是在体外筛选,并能特异性识别目标物的单链寡核苷酸序列,因具有易合成、易标记、易修饰、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子量小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霉菌毒素、农兽药等目标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中霉菌毒素的限量和危害,以及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筛选技术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中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分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容易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大米、玉米等作物及与其相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黄曲霉毒素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着重从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两方面介绍国内外目前食品中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经典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同时对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食用农产品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农产品中生物毒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轻者引发食品安全疾病,重者可能夺人性命。因此,对农产品加强检测,对生物毒素进行尽早识别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总结了食用农产品中生物毒素的常见类型,并对相应的检测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检测标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SN、NY、LS)以及地方标准(DB)中规定的食品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相关检测机构或企业进行真菌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标准,为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生物毒素的ELISA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各国政府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把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检测技术。本文重点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回收率等方面概述近年来ELISA 法在食品中生物毒素(微生物毒素、动物毒素、植物毒素)检测的应用,旨在促进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呕吐毒素是一种毒性较高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常见于粮食、饲料及食品中,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呕吐毒素作为三级致癌物,其检测方法一直是食品检测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阐述了呕吐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污染情况及限量标准,重点分析综述了各种检测技术在呕吐毒素检测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呕吐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检...  相似文献   

8.
李晓蓓  欧杰  王婧 《食品科学》2011,32(11):334-339
食品中的微生物源毒素是指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毒素,主要包括肽类毒素、脂多糖内毒素、霉菌毒素、生物胺和脂肪酸氧化产生的醛类化合物等。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这几种毒素的检测方法,在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觉法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上述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总结食品中的微生物源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分布、结构及毒性危害,并重点阐述了相关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方法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检测方法,以及其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饲料中,我国饲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高达90%,其中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6种。畜禽食用了这样的饲料,霉菌毒素会引起畜禽的慢性中毒、疾病甚至死亡,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被动物采食后,可能被机体的肠肝循环中被反复重吸收。因此,霉菌毒素会在动物机体的各个组织、内脏、鸡蛋、牛奶中残留形成残留。人食用了这样的畜产品,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潜在威胁,甚至导致畸、致突变、致癌、肝中毒、肾中毒等危害。本研究简要介绍了目前霉菌毒素的防控措施、脱毒方法、检测技术等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霉菌毒素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康宁 《染整技术》2012,34(5):44-46,7
本文利用HPLC-MS-MS和HPLC-DAD,分别测试了不同材质纺织品中酸性红114、酸性红26和直接黑38这三种直接致癌染料的含量。同时利用GB17592-2006中提供的方法,利用气质联用进行检测,比较了不同致癌染料分解致癌芳香胺的情况,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明确了检测这三种致癌染料所需要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亚飞  钱崇濂 《丝绸》1996,(2):16-18
对致癌染料的含义及致癌机理进行了讨论,针对丝绸行业用国产染料,列出了由偶氮结构还原降解而产生致癌芳香胺及遭到致癌芳香胺中间体污染的染料品种。同时介绍了用薄层色谱分析法检测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辐照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哈益明  周洪杰 《食品科学》2005,26(6):260-26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化学分析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及热释光分析(TL)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鲜味作为5 种基本滋味之一,对食品滋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贡献,近年来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以鲜味为中心展开,介绍了食品中的鲜味物质,包括呈味游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鲜味寡肽;归纳了几种鲜味评价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人工感官分析以及智能感官分析;阐述了物理和生物方面的鲜味获取方法,并从对鲜味影响较大的食材和加工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还对未来鲜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中鲜味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恩诺沙星是我国第一个食品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畜禽及水产养殖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规范或过量使用药物造成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从样品前处理技术和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最新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与国家标准中相关前处理方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荧光检测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微生物检测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法等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氟甲喹是第二代喹诺酮类动物专用药物,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由于长期或不当用药,氟甲喹药物极易残留于动物源食品中,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总结了氟甲喹在动物源食品中的残留限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综述了毛细管电泳、荧光分析、声表面波传感器、胶束液相色谱等氟甲喹药物残留最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兰洋  董全 《食品科学》2014,35(23):342-346
维吉尼霉素是一种环状多肽类抗生素,常用于猪、鸡等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速率。但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会引起细菌、动物与人之间产生交叉耐药性,欧盟从1999年开始禁止将包括维吉尼霉素在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普遍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综述样品前处理技术和维吉尼霉素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也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对维吉尼霉素残留的检测和监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莱克多巴胺作为激素类添加剂,对动物机体产生副作用,同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近年我国进出境口岸屡次在进口动物性食品中检出莱克多巴胺.本文对近几年来动物性食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方法新进展和新兴技术做了大量调查和整理,旨在为出入境口岸动物性食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进出口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atulin Control Methods in Foo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ycotoxin, patulin (4‐hydroxy‐4H‐furo [3, 2c] pyran‐2[6H]‐one), is produced by a number of fungi common to fruit‐ and vegetable‐based products, most notably apples. Despite patulin's original discovery as an antibiotic, it has come under heavy scrutiny for its potential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se health effects have proved inconclusive, but there is little doubt as to the potential danger inherent in the contamination of food products by patulin. The danger posed by patulin necessitates its control and removal from foods products, creating a demand for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capable of doing so, preferably at low cost to industry. With this being the case,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nature of patulin, as well as its interaction within foods and food production. While past resarch has elucidated a great deal, patulin contamination continues to be a challenge for athe food industry. Here, we review in depth the past research on patulin with an emphasis upon its influence within the food industry, including its regulation, health effects, biosynthesis, detection, quantification, distribution within foods, and control, during the various stages of apple juice production. Finally, key areas where future patulin research should focus to best control the patulin contamination problem within the food industry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