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7):119-127
以杏鲍菇多糖(PEP)为原料,采用碱性氯乙酸法制备羧甲基杏鲍菇多糖(CM-PEP),研究杏鲍菇多糖羧甲基化修饰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羧甲基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Na OH用量、氯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对羧甲基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清除·OH、O2-·和DPPH·模型对CM-PEP和PEP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羧甲基化最佳工艺为Na OH用量为2.98 g,氯乙酸用量为2.51 g,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60℃。在最佳羧甲基化修饰工艺条件下,羧甲基杏鲍菇多糖取代度达0.891。杏鲍菇多糖经过羧甲基化修饰改变了多糖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变小。CM-PEP单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含量较高。抗氧化研究表明:与未修饰杏鲍菇多糖相比,羧甲基杏鲍菇多糖对·OH和O2-·的清除能力增强,对DPPH·的清除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
实验以裙带菜为原料制备裙带菜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性蛋白酶为裙带菜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最优酶解条件为:料液比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5h、加酶量7500U/g、pH 10.0,该条件下制备的裙带菜多肽的还原能力最强,700nm处的吸光值为0.411。对制备的裙带菜多肽进行超滤分级,从O_2~-·清除率、·OH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4个方面,探究了不同分子量裙带菜多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裙带菜多肽对Fe~(2+)的螯合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O_2~-·和·O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且总体呈现低分子量肽段的抗氧化活性较强,高分子量肽段的抗氧化活性较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杏鲍菇多糖(Pleurotus eryngii polysaccharide,PEP),根据加入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1:2,1:5和1:8)不同得到三种硫酸化杏鲍菇多糖(sulfatedPleurotuseryngiipolysaccharide,SPEP),分别记为SPEP-601:2,SPEP-601:5和SPEP-601:8,并通过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对PEP修饰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PEP和SPEP的抗氧化性(DPPH·清除能力、O_2~-·清除力)以及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的关键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EP-601:2,SPEP-601:5与SPEP-601:8的取代度依次为0.26±0.00、0.21±0.00与0.19±0.00;三种SPEP均比PEP的总糖、糖醛酸含量少、分子量低,单糖组成的种类相同但单糖的摩尔比不同;在所有的SPEP中,SPEP-601:8对DPPH·清除能力最佳;SPEP-601:2对O_2~-·清除力最强。SPEP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活性均有明显增强,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分别至少提高了834.33%和97.66%。除DPPH·清除能力外,在相同剂量下,SPEP比PEP表现出更强的生物活性,表明硫酸化修饰是提高多糖抗氧化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优化甜菜树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多糖的抗氧化性。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甜菜树多糖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多糖的提取工艺,以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为指标,探究了甜菜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 g/m 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2.70%。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78.99%、75.65%和87.40%,说明多糖对·OH、DPPH·和O_2~-·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4):164-170
以松树蕈多糖为原料,采用乙酸酐法制备乙酰化松树蕈多糖,以乙酰化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乙酰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乙酰化松树蕈多糖对·OH、DPPH自由基和O_2~-·的清除作用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松树蕈多糖乙酰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4.07(g∶mL),反应时间为2.8 h,反应温度为42.42℃。在该优化条件下,乙酰化松树蕈多糖取代度达0.587。抗氧化研究表明,与未修饰多糖相比,乙酰化松树蕈多糖对·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弱,但对O_2~-·的清除能力有较大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古尼虫草菌丝体多糖的提取、降解及其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氧化降解法、酶解法和超声降解法处理古尼虫草菌丝多糖,分析测定菌丝多糖及3种不同降解产物清除1,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多糖清除DPPH·、·OH能力良好。超声降解法对原糖清除DPPH·、·OH能力损失最小,且对清除DPPH·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显齿蛇葡萄种皮中花色苷及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p H示差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花色苷含量、多糖含量;考察花色苷、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花色苷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值顺序为多糖(0.06 mg/m L)花色苷(0.09 mg/m L)VC(0.15 mg/m L);·OH、O_2~-·和DPPH·的IC_(50)与花色苷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p0.05)、-0.958(p0.05)和-0.995(p0.01),而与多糖含量不显著相关。因此,显齿蛇葡萄种皮花色苷及多糖均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尤其是多糖的清除能力最强;花色苷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湘玉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方法从湘玉竹中超声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别研究湘玉竹粗多糖和精制多糖对DPPH、O_2~-·、·OH和NO_2~-的清除作用,并与VC阳性对照进行比较,考察湘玉竹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湘玉竹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6.05%,精制多糖中多糖含量为13.26%。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湘玉竹粗多糖和精制多糖对DPPH、O_2~-·、·OH和NO_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清除效果与多糖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IC_(50)结果显示湘玉竹多糖清除活性为O_2~-·DPPHNO_2~-·OH,而且相同浓度的湘玉竹粗多糖的清除能力强于精制多糖。除了NO_2~-以外,阳性对照VC对DPPH、O_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湘玉竹多糖。结论湘玉竹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开发成一种新的天然绿色食品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玉米须硒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提的玉米须多糖(CSPL)为原料制备玉米须硒多糖(Se-CSPL),研究Se-CSPL抗氧化活性并与CSPL进行比较。采用Sephdex G-75对合成的Se-CSPL进行纯化和小鼠急毒试验后,用HPLC法测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用邻苯三酚法及Fenton体系测定各物质对O_2~-·和·OH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Se-CSPL对·OH的清除能力稍强于CSPL,对O_2~-·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CSPL,当Se-CSPL的浓度大于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9%与VC96.2%相近。说明Se-CSPL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优良的抗氧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姬松茸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方法,以温度、时间、料液比、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之上,以姬松茸多糖得率为响应面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姬松茸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姬松茸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2.1 h、料液比1∶35(g∶m L)、提取次数3次,姬松茸多糖的得率预测值为9.41%,验证值为9.30%,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17%,说明优化工艺可行;姬松茸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IC_(50)值分别是0.184、0.316和0.198 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其抗氧化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山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山银花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 H、酶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山银花多糖抗氧化活性检测使用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结果:纤维素酶酶解提取山银花多糖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80 min,液料比14.6 mL/g,酶解pH 5.2,酶添加量8.0 mg/mL,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山银花多糖实际得率为15.76%,与理论预测值16.05%相对误差小于5%。液料比对多糖得率影响最显著,酶添加量、酶解pH次之,酶解时间影响最小。山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41、1.238、1.786 mg/mL。结论:获得山银花多糖纤维素酶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该工艺条件方便可行,获得的多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体外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复合酶解法辅助提取云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酶浓度、p H、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四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云芝多糖的提取条件。采用对云芝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O_2~-·)能力的测定评价云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p H5.50,酶解时间37 min,酶解温度52℃,酶浓度2.50%,理论上云芝多糖的提取率为9.87%,验证实验的实际提取率为9.58%,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提取率相比较,提高了43.63%。云芝多糖清除·OH、O_2~-·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80、0.75、0.75 mg/m L,抗氧化活性研究中云芝多糖的各抗氧化活性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结论:复合酶解法辅助提取条件温和,方法简单,效率高,可在云芝多糖实际提取工艺中得到应用,得到的云芝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多汁乳菇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意在优化多汁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多汁乳菇多糖抗氧化活性。本文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对多汁乳菇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通过O_2~-·、·OH、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了多汁乳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汁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 h,液料比33∶1 m L/g,对应多糖得率为2.18%,产品中多糖纯度为55.40%,蛋白含量为11.37%,不含淀粉;多汁乳菇多糖对O_2~-·、·OH、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868.16、280.00、342.06、167.65μg/m L。可见,响应面法可有效拟合多汁乳菇多糖得率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之间的关系,且多汁乳菇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用氯仿作为溶剂提取薏苡叶的活性成分,探究其体外抗氧化的能力。通过检测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清除效果,以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来评价薏苡叶氯仿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同时用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薏苡叶氯仿提取物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各不相同。薏苡叶氯仿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OH、O_2~-·,IC_(50)的值分别为3.549mg/mL,1.549 mg/mL和2.214 g/mL。在试验范围内,薏苡叶氯仿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差,对羟自由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青钱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从青钱柳中超声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研究青钱柳多糖对DPPH、O_2~-·、·OH、NO_2~-的清除作用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青钱柳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4.32%,精制多糖中多糖含量为11.79%。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青钱柳多糖对DPPH、O_2~-·、·OH和NO_2~-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其中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同时青钱柳多糖也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同浓度的青钱柳粗多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其精制多糖,但均低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结论青钱柳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开发成新型的保健茶或高附加值功能产品。  相似文献   

16.
陆焰  刘冰冰  杨文鸽 《食品科技》2011,(12):135-139
以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清除DPPH·、O2-·、O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考察鲨鱼肉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以清除自由基DPPH·的活性为指标,分析温度和pH值对其抗氧化作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鲨鱼肉酶解液产物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其清除DPPH·、O2-·、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16、23.71、19.82mg/mL。酶解产物耐热性强;在酸性环境中,鲨鱼肉酶解液能较好地保持其抗氧化活性,但在碱性环境中抗氧化活性丧失较快。  相似文献   

17.
为回收利用油茶籽水相脱脂液中的功能活性成分,以油茶籽水剂法提油工艺产生的废液为原料,经醇沉、脱蛋白、脱色、真空浓缩和冻干等工艺,得到多糖纯度为58.24%、多糖回收率为80.50%的茶籽多糖产品。通过对油茶籽多糖产品与维生素C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总还原力、Fe~(2+)螯合能力、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所得油茶籽多糖产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油茶籽多糖表现出明显强于维生素C和TBHQ的极强Fe~(2+)螯合能力,但其总还原力和对O_2~-·与·OH的清除能力均低于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和TBHQ。可见,油茶籽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作为天然植物来源的Fe~(2+)螯合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碱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步酶解,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别进行第二步酶解制备鱼鳞明胶抗氧化肽。结果表明,二步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酶解物的水解度,降低水解物的分子量,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物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通过响应面优化的胰蛋白酶最佳二步酶解工艺为:底物浓度100 mg/mL、pH 7.8、温度53℃、时间5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水解物的Fe~(2+)螯合率为65.72%,清除DPPH·、·OH和O_2~-·的IC_(50)值分别是7.39,0.68,1.84mg/mL。  相似文献   

19.
以辣椒碱标准品为原料,Vc为阳性对照,采取体外抗氧化试验模型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分析辣椒碱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能力,探讨辣椒碱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辣椒碱的还原能力以及对DPPH·、亚硝基以及·OH的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清除效果与Vc基本相近,但对O_2~-·的清除率较低;辣椒碱对DPPH·、亚硝基以及·OH的IC_(50)分别为0.02,0.15,0.28mg/mL,说明辣椒碱清除DPPH·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测定余甘子多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化学模型研究余甘子多糖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对两种酶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其最大抑制率均高于阿卡波糖;自由基清除测定表明余甘子多糖清除率总体上弱于维生素C,但高浓度时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维生素C相当。余甘子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