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巴拉圭茶多酚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与茶多酚(TP)、绿原酸(CA)的对比试验,研究巴拉圭茶多酚(IPP)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测定法及TBA法评价IPP清除自由基和阻止亚油酸过氧化的能力。结果表明:IPP对·OH的清除效果良好(IC50=0.021mg/mL);对DPPH清除能力(IC50=0.0098mg/mL)强于CA弱于TP;对O2^-·的清除能力(IC50=0.033mg/mL)强于CA稍弱于TP;对亚油酸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体外试验证明:IPP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叙述茶叶保健作用,重点论述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花茶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茶多酚为参照物,采用 Fenton 反应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探讨金花茶叶水提物对两者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金花茶叶水提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在相同浓度下,金花茶叶水提物的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比茶多酚高 15.70%和 36.71%.此外,金花茶叶水提物可以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当添加浓度为 1.25 mg/ mL时,可以完全阻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剂法、乳化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综述和总结,并例举普丽美地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脂溶性茶多酚在油脂、烘培食品、肉制品、调味品、宠物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油溶型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酰化的方法制备油溶型茶多酚,以猪油和大豆油为实验油,用活性氧法(AOM)对粉剂茶多酚油溶型茶多酚,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基对甲酚(BHT)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油溶型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优于粉剂茶多酚和BHA+BHT,它对猪油,大豆油抗氧化效力分别为BHA+BHA的2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茶多酚在午餐肉中的抗氧化性能.通过在午餐肉中分别添加一定量的茶多酚和TBHQ,用烘箱强制氧化一定时间后,对样品进行感观鉴评、过氧化(POV)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对比空白和TBHQ实验组,不同添加量(0.005% ~ 0.020%)的茶多酚处理午餐肉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6种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它们的总酚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茶的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儿茶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的相关性总体上高于与儿茶素总量和EGCG的相关性,表明茶多酚中非儿茶素类多酚物质同样具有重要的抗氧化能力;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EGCG含量的相关性总体上高于与儿茶素总量的相关性,表明EGCG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儿茶素的平均水平;总酚、儿茶素、EGCG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利用烘箱法和OSI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几种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茶多酚能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尤其是对动物油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效果,而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效果略逊于动物油脂。与维生素E和BHT相比,三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的顺序为:VE<茶多酚<BHT,对动物油脂的抗氧化活性是茶多酚明显强于VE和BHT。  相似文献   

9.
脂溶性茶多酚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磊  张玉军  唐怀建 《中国油脂》2004,29(11):54-57
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法对茶多酚化学改性的工艺条件优选,确定出荼多酚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多酚:硬脂酰氯:催化剂为1:1.21:0.07(W/W/W)、反应温度68.7℃、反应时间8.5 h,在此条件下改性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0.
以16种市售销量较好的茶叶为代表,对比分析不同茶叶的茶汤中的总酚、总黄酮、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总糖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抗氧化指标评价茶汤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揭示茶汤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除少数茶汤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不同茶汤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金坛雀舌和黄金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西湖龙井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黄金芽的还原力最强,南京黄龙岘的金属螯合力最强,黄金芽、南京黄龙岘、金坛雀舌、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综合评分较高。对市售茶叶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综合评价,可为茶叶抗氧化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消费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茶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薰衣草花茶水提物在体外对DPPH.、OH.、O2-.的清除和抑制亚油酸过氧化作用。并比较了不同浸提温度(50、60、70、80、90℃)对薰衣草花茶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薰衣草花茶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浸提温度越高,水提物清除O2-.作用越强;水提物清除DPPH.、OH.最佳浸提温度是60℃;水提物抑制亚油酸过氧化作用的最佳浸提温度70℃。  相似文献   

12.
研究碧螺春茶提取物(Extract from Biluochun tea,EBT)体外抗氧化性作用.通过回流萃取法和冷冻干燥法,得到EBT.以Vc和槲皮素为阳性对照,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抑制油脂过氧化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BT对几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要比Vc和槲皮素强;对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也要强于Vc.对烷基自由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弱于Vc和槲皮素.EBT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EBT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对猪肉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芸  邓瑞  魏薇 《肉类研究》2011,(10):12-14
以新鲜猪肉为材料,通过浸泡法处理,研究茶多酚对猪肉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茶多酚溶液浸泡的猪肉比空白对照组的腐败速度慢,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的速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浸泡猪肉的茶多酚溶液质量浓度为1.0g/100mL时抗氧化效果最好,可明显延长猪肉的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制备茶多酚微球。制备茶多酚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茶多酚微球和未包埋的茶多酚有相似的相变峰,说明在微球制备过程中茶多酚未发生变性。茶多酚微球对食用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消化模型分析茶多酚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肠道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胃部相比,茶多酚在肠部降解能力更为显著;经过模拟胃消化,茶多酚含量降低了12.00%,GCG显著降低了32.50%,EGC增加了13.80%;模拟肠消化后,茶多酚含量大幅度地降低了35.90%~46.10%,EGCG显著降低了98.40%~98.70%,GC则显著增加了97.00%~114.00%;模拟胃肠消化后,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均大幅度降低(p0.05),除肠消化阶段清除ABTS~+·的能力外,其余消化阶段的抗氧化能力均与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此外,研究模拟消化前后茶多酚对肠道细菌生长的影响,发现消化前其具有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增殖嗜酸乳杆菌生长的作用,模拟胃肠消化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增强,但对嗜酸乳杆菌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以柘荣太子参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乙醇的提取物及初步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明确主要抗氧化成分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并对主要成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70%乙醇粗提物抗氧化性较好,其经大孔树脂D101富集纯化后30%乙醇的洗脱物(X30)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皂苷和黄酮对抗氧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胃肠消化过程中黄酮的稳定性好,X30在胃肠消化过程中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皂苷类主要有sublateriol C和laetiposide F,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6,8-Di-C-beta-D-arabinopyranosylapigenin、apigenin 8-C-[xylosyl-(1->2)-galactoside]、isovitexin 2″-O-(6′″-(E)-p-coumaroyl)glucoside、木犀草素等。  相似文献   

18.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其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种不同茶树类型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安化群体种的茶多酚(23.66±0.02%)和儿茶素(12.84±0.11 mg/mL)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个品种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安化群体种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海南苦丁茶、白沙绿茶、大叶种茶及鹧鸪茶4种茶水提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本实验通过水浸提法获得4种茶的水提物,利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5株酿酒酵母及5种致病细菌为靶标,分别测定了4种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丁茶、白沙绿茶、大叶种茶及鹧鸪茶水提物的提取率分别为29.31%、23.02%、27.07%和16.18%;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51.48±12.30)、(315.05±10.98)、(395.05±27.70)、(420.05±25.65)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91.60±19.47)、(292.60±18.36)、(524.93±1.53)、(217.60±7.00)mg RE/g DW;4种茶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由强到弱为:大叶种茶>鹧鸪茶>白沙绿茶>苦丁茶;特别是鹧鸪茶和大叶种茶对二苯基苦酰肼基(Diphenyl picryl hydrazinyl radical,DPPH)自由基、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均高于标准品芦丁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erbutyl hydroquinone,TBHQ)。同时4种茶对H2O2氧化应激胁迫下的5株酿酒酵母模式菌株的存活率均有提高,其中苦丁茶对基因缺陷型菌株gsh1Δ的存活率提高最明显,为30.21%。4种茶对致病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叶种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优,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56 mg/mL。由此表明,4种茶水提物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且多酚含量与活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味道和气味是消费者用来鉴别食品质量的主要感官指标.食品中的脂肪和油脂的氧化会使食品产生异味和倒胃口的气味,从而导致惊人的浪费.为了防止食品的变质,人们已做了许多尝试,如改进食品的配制、冷冻和改进包装材料.这些方法虽有助于减缓氧化,但在许多情况下,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或成本太高.延缓食品中的油脂氧化是食品保存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长期摄入变质的油脂将会使细胞功能衰竭和组织坏死.为了防止油脂的氧化,人们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油脂的抗氧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经济、简单的办法还是添加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