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内部沸腾法提取火龙果果皮多糖,考察解吸剂浓度、解吸剂用量、解吸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六个因素对火龙果果皮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实验,优化火龙果果皮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内部沸腾法提取火龙果果皮多糖的最优工艺为:解吸剂浓度为80%乙醇、解吸剂用量为5 mL/g、解吸时间为15 min,提取温度为90 ℃,料液比为1:25 (g/mL)、提取时间为6 min。在该条件下火龙果果皮多糖提取率为5.81%。内部沸腾法提取火龙果果皮多糖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并且具用时短、操作简单、无毒无污染及提取效果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辣木籽多糖提取速率,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内部沸腾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内部沸腾法提取辣木籽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自由基清除活性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20%、蒸馏水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 min、料液比1∶27,在此条件下辣木籽多糖得率可达12.5%;质量浓度为5.0 mg/mL的辣木籽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1%,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辣木籽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8%;质量浓度为5.0 mg/mL的辣木籽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9.8%。综上,辣木籽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桂花树叶为原料,用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浸泡桂花树叶粉末一定的时间,加入一定量一定温度的热水使乙醇在植物组织内部沸腾,提取桂花树叶多糖。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桂花树叶中的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33%、液料比为22∶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min时,桂花树叶多糖得率可达8.62%,多糖得率高,且试验重现性好,桂花树叶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红蓝草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找出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红蓝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红蓝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红蓝草干物料,40%乙醇解吸15 min,提取温度70℃,提取剂浓度为10%,提取剂用量为120 mL,在0.065 MPa下减压提取2次,每次提取10 min。在此条件下重复实验得到的黄酮提取率达1.76%。与传统醇提、超声波提取法相比,减压内部沸腾法的提取时间比超声波提取法少70 min,比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法少130 min,红蓝草总黄酮提取率比超声波提取法高0.69%,比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法高0.54%。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川楝素最佳提取方法,以川楝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通过正交实验,分别研究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川楝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8:1(mL/g),提取时间20min,提取次数3次,川楝素得率0.482%;索氏提取法提取川楝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15:1,提取时间4h,川楝素得率0.599%;超声波法提取川楝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2:1(mL/g),提取时间35min,超声功率450W,川楝素得率0.580%。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索氏提取法川楝素得率最高,为川楝素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牡丹花粉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浴回流和闪式提取两种方法对牡丹花粉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体外抗氧化测试法对两种工艺的提取粗产物进行了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水浴回流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溶剂100%乙醇,提取时间60 min,水浴温度90℃,料液比1∶20(g/mL),总黄酮得率为8.28%;闪式提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2 min,料液比1∶25(g/mL),提取转速4 000 r/min,总黄酮得率为7.89%;两种方法黄酮得率相近。另外两种方法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性数据显示,闪式提取是一种不改变提取物活性、高效率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蒲公英茶中多酚工艺,建立多酚得率与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超声时间4因素的数学模型,确定蒲公英茶多酚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以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评价蒲公英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蒲公英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20%、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110 min,多酚得率为32.43 mg/g。在此优化条件下,蒲公英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908、0.444、0.393 mg/m L。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以多糖得率为衡量指标,确定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水提法和超声提取法所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究3种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 min、微波时间6 min、微波温度92 ℃、液料比29:1 mL/g,得率为8.69%±0.19%,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得率提高12.89%,时间缩短88.33%;与超声提取法相比,得率提高8.63%,时间缩短30.00%;不同提取方法对·OH、DPPH·、ABTS+·、O2-·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3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传统水提法。因此,采用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可明显提高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发展一种绿色、高效及温和的茶多酚提取方法,采用离子液体(IL)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系统(ATPS)提取茶渣中的茶多酚,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和用量对茶多酚得率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少量IL添加可提高乙醇/硫酸铵ATPS的分相能力及其对茶多酚的得率,但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咪唑型离子液体对提取茶多酚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咪唑环上侧链越长,其茶多酚得率越高;[C4mim]Cl辅助乙醇/硫酸铵ATPS对茶渣中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其他体系,且其提取液中儿茶素类组分含量更高。茶渣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C4mim]Cl质量分数10%、硫酸铵质量分数30%、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及超声功率540 W,在此条件下,茶渣中茶多酚得率为85.31±1.25 mg·g-1。IL辅助双水相系统是一种有前景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在保持茶多酚活性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茶多酚得率和儿茶素类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安化黑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安化黑茶茶多酚的工艺条件,以乙醇为溶剂,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当超声功率为100 W时,安化黑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波协助提取提高了茶多酚和儿茶素的提取效率,为安化黑茶精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提取甜茶茶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酶辅助提取甜茶中的茶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的试验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确定甜茶中的茶多酚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3:4的比例混合而成;在45℃的水浴条件下,加酶量为0.6%(m/m)、pH4.95、酶解时间47.76min、料液比1:23.58(g/mL),酶解后的原料用体积分数4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1:28(g/mL)、温度70℃回流提取70min的条件下,茶多酚提取量可达133.2mg/g。  相似文献   

12.
丙酮法提取菜籽饼多酚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菜籽饼为原料,探讨了采用丙酮法提取菜籽饼多酚的工艺及丙酮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性。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丙酮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丙酮法提取菜籽饼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30 min,丙酮体积分数35%,在此条件下菜籽饼多酚得率为20.64 mg/g。以鞣酸、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丙酮多酚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及对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丙酮多酚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茶渣蛋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茶渣为原料,研究了碱性电解水耦合酶提取茶渣蛋白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碱性电解水提取茶渣蛋白工艺,并优化碱性蛋白酶耦合碱性电解水提取茶渣蛋白工艺。正交结果表明,碱性电解水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12.5,提取温度120 ℃,液固比40:1 (mL/g),提取时间40 min,茶渣蛋白提取率为48.3%。耦合酶提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2500 IU/g茶渣,酶解pH为9,酶解时间32 h,茶渣蛋白提取率提高至83%,较单一碱性电解水提取提高34.7%,同时蛋白质总抗氧化能力较高。本研究结果为茶渣的综合利用及蛋白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以茶酒糟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水浴振荡法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多酚的水浴振荡乙醇提取工艺,并考察茶多酚对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从茶酒糟中提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75 ℃。在此优化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量为41.52 mg/g。从茶酒糟提取得到的茶多酚对·OH和DPPH·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1.7%、93.7%,表明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曹小燕  杨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23-228,23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荠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荠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8%,超声提取时间为27 min,提取温度为57 ℃,料液比为1:33 (g:mL),得到多酚提取量的实验值为28.33 mg/g,与模型预测值(28.35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07%。通过体外自由基(·OH、O2-·和NaNO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了荠菜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荠菜多酚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荠菜多酚的自由基(·OH、O2-·和NaNO2)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17±0.01) mg/mL、(0.08±0.01) mg/mL和(18.9±0.02) μg/mL。结论:荠菜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6.
为综合利用底圩茶资源,研究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底圩茶多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颗粒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5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颗粒度40目、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110 min、提取温度60 ℃、超声功率750 W,在此条件下底圩茶多糖得率为11.28%±0.49%。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浓度为2.0 mg/mL时,底圩茶多糖对O2-·、·OH、DPPH·、ABTS+·清除率分别为66.55%±2.67%、85.17%±1.70%、66.48%±2.99%、82.37%±1.00%,表明底圩茶多糖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金花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金花茶干叶中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前后物料的浸泡时间、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和pH值等多种因素对金花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30 %乙醇,料液比1:30,常温浸泡20 min,500 w微波处理40 s后再常温浸泡1 h,在此工艺下金花茶多酚得率为9.36 %.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以油茶籽粕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的水浸法和碱溶酸沉法同时提取皂素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工艺简单可行;水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1,pH11,提取时间8h,提取温度80℃,提取率最高可达36.38%;碱溶酸沉法提取提取油茶籽粕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10,浸提时间130min,浸提温度60℃,提取率最高可达48.59%。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组成的双水相体系提取茶多酚,以乙醇体积分数、硫酸铵质量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硫酸铵质量浓度0.25 g/mL、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16 min、超声温度45 ℃,此时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