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皂树皮提取物中铅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皂树皮提取物样品中铅含量,根据该分析过程的测量数学模型从样品称量、样品定容、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测定、样品和空白测定等方面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结果:样品X_1铅含量为1.28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90 mg/kg(k=2);样品X_2铅含量为3.90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50 mg/kg(k=2)。结论: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方法的回收率、样品空白变动性、消化液中铅浓度和重复性。通过建立测量数学模型,可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样品中铅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评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按GB 5009.12—2010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大米铅含量0.100㎎/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9 mg/kg(k=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铅含量时,样品消解过程和测定样品消解液中铅的质量浓度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方法。方法:研究几种常用的基体改进剂对茶叶中铅原子吸收信号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编辑石墨炉升温程序,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方法。结果:磷酸二氢铵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的理想的基体改进剂,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730℃和2 166℃。铅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BS=0.00514C,相关系数0.9999,线性范围1.7~30μg/L,特征质量浓度为0.86μg/L,检出限为0.34μg/L。茶叶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测量值为(1.41±0.04)mg/kg,与标称值(1.5±0.2)mg/kg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为3.06%,加标回收率为95.79%。3种茶叶样品的铅含量分别为0.71±0.03、0.82±0.04和(0.52±0.01)mg/kg。结论:以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茶叶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泰虾中镉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稀释,将一定量的样品消解液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石墨炉原子化器中。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了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的组成进行了评定和量化。根据数学模型计算了样品中镉的含量,合成了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泰虾中镉含量为1.6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 mg/kg(k = 2),结果表达为 (1.6 ± 0.2) mg/kg,k = 2。结论 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样品溶液中镉浓度的测定,其次是重复测定和加标回收试验,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定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综合测量结果数学模型和实验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到铅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水产品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为0.33 mg/kg时,在95%的置信区间下,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64μg/g(k=2)。评定结果表明,实验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仪器重复测量和标准溶液配制。结论不确定度评定适用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普洱茶包装用棉纸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普洱茶包装用棉纸中的铅含量进行检测,参照CNAS-GL06:2018评定其不确定度。结果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435 mg/kg。GB 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规定铅的残留量不大于3.0mg/kg,本次测试结果表示为(0.66±0.09)mg/kg,k=2,结果判定为符合。结论其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标准曲线的拟合,其次是铅标准中间液的配制及样品的重复性测量。  相似文献   

7.
固体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固体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时的最佳分析条件,建立了茶叶中微量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定方法。采用琼脂溶液与悬浮剂将茶叶样品均匀、稳定地悬浮于琼脂溶胶中,由自动进样器直接将茶叶悬浮液注入石墨炉中,使用基体改进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镉,省去了以往冗长、繁琐的样品化学前处理过程。在优化的条件下,本法测定镉的检出限为0.065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线性范围为0~10μg/L,标准样品测试回收率为94%~106%,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用本法测定茶叶(85601)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2007年广东省产的稻谷样品一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铅含量,参考《化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的方法,分析铅含量测定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包括溶液定容体积、称量、样品溶液铅浓度测定和测量重复性,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在该样品铅含量测定中,稻谷样品中铅含量为0.097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4 mg/kg(置信度95%,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9.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面粉中铁的方法。面粉试样选择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性大于0.999。对河南小麦成分分析物质进行测定,精密度良好,结果在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内。对面粉样品进行3种含量加标,加标回收率在92.8%~109.0%。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回收率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食品接触用纸铅含量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标准曲线拟合和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分量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样品称量、消解和测试的重复性对数据结果影响不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的含量为(0.214±0.008)mg/kg,k=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准确的茶叶中铅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3种方法处理茶叶样品,并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分别对茶叶样品中铅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铅含量的检测区间内,ICP-OES法的最低检出限比石墨炉法高20多倍。使用石墨炉法检测,3种消解方法的加标回收率顺序为:微波消解法湿法消解干法灰化。结论微波消解-石墨炉法高效、准确、可靠,可用于茶叶中铅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干香菇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模型。方法按照CNAS-GL 006:2019 的评估方法, 建立结果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 量化不确定度分量,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经评定, 干香菇样品中铅的测定结果为0.64 mg/kg, 扩展不确定度为0.06 mg/kg (k=2)。结论影响铅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试样溶液中铅的质量浓度的测定,且基本由标准曲线拟合引入。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和样品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3.
张曦 《肉类研究》2014,(3):14-17
采用湿法消解技术作为前处理方式,确定了消解试剂和消解条件,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肉制品中的铅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均能满足日常检测要求。随着荧光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原子吸收较为便宜的价格,在微量铅测定方面,荧光法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GFAAS法和ICP-MS法测定水产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质控样品中铅含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水产品中铅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方法回收率、标准溶液配制,GFAAS法测定铅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高于ICP-MS法,两种方法的不确定度分别为7.70、4.39μg/kg,k=2。  相似文献   

15.
陶颜娟  周昆  曹建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88-90,104
为更科学合理的表示微波消解-石墨炉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测量结果,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要求,以测定雪菜中铅为例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其主要来源并定量,计算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样品的消化、试剂空白以及仪器测量时标准曲线的拟合;样品的称重、消解液的定容以及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来说较小;用该法测得雪菜铅含量为0.22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26mg/kg(95%,k=2);该评价方法及结果对实际工作中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纸浆中铜(Cu)含量。并对两种仪器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随Cu变量,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分光光度法的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但样品处理复杂,耗时长。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样品不需前处理、组分损耗少、可直接进样、准确度更高。但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及维护成本高。  相似文献   

17.
黄凤妹 《西部皮革》2012,(16):39-42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真皮样品,即在90~120℃下,用浓硝酸和过氧化氢消解,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黄色,再加入乳化剂TritonOP乳化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油脂,可获得均匀的样品乳浊液。取适量的乳浊液,以氘灯扣除背景吸收,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铅的方法,并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的回收率在90.0%~95.0%,检出限为0.78n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法可快速、简便地测得真皮样品中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熊巍林 《中国油脂》2021,46(12):136-140
研究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定量评定,确定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痕量铅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计量器具校准、标准曲线拟合、实验人员读数和仪器测定重复性,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48、0.022、0.016和0.013。当称样量为0.500 1 g时,铅含量为0.024 mg/kg,k=2(95%置信度),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 mg/kg,测量结果可表示为(0.024±0.003)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