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对分析武夷肉桂香气成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武夷肉桂的挥发性成分的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表征其挥发性成分。首先优化HS-SPME的萃取条件,其最优萃取条件为: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纤维,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50 min,NaCl添加量30%。在此条件下共检出84种挥发性成分;再通过SDE法提取到40种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成分有26种,对酯类的萃取效率相当。HS-SPME在提取杂环类化合物、中、低沸点脂肪族醇类、烯烃类、酮类的效率高于SDE;而SDE更有利于萃取沸点较高的醇类、酸类和酚类等成分。结论:分析武夷肉桂的香气成分应结合HS-SPME和SDE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鹏云  李蓉  陈丽斯  林淑绵  杨芳  张峰 《食品科学》2019,40(12):220-225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结合自动解卷积技术检测葛根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方法,以总峰面积和峰数目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不同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峰数目和总峰面积的影响较大,较佳萃取条件为样品量3.0 g、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90 ℃、平衡时间13 min、萃取时间50 min、解吸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鉴定出葛根挥发性成分67 种,分别为酯类11 种、醛类22 种、醇类9 种、酮类5 种、萜烯类8 种和12 种其他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是油茶籽油特色风味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探讨茶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HS-SPME萃取条件。结果表明,HS-SPME-GC/MS法分析茶油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31 min,解析时间3 min。此条件下检测出70种茶油挥发性物质,与预测值偏差2.66%,总峰面积2.16×10~7,其中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醇类、酸类和萜烯类分别含有16、12、12、12、7、6和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9.95%、7.42%、3.07%、6.87%、6.50%、33.70%和2.47%。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HS-SPME)分析茉莉加香颗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以总峰个数为指标,在选定萃取头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响应面优化萃取条件,并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对茉莉加香颗粒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对茉莉加香颗粒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较好;响应面法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26.5min,解吸时间2.6min。在最佳条件下茉莉加香颗粒共检测出61种挥发性成分,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7.97%,其中酯类16种、烯烃类21种、烷烃类7种、醛酮类3种、酚类1种、醇类2种、杂环类1种、其他类10种。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茉莉加香颗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此方法快速准确,为加香颗粒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法国、英国两地产万寿菊花挥发性成分。以万寿菊花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为参考指数,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min,并在最佳条件下处理万寿菊花检测挥发性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法国、英国产万寿菊花中各鉴定出42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烯烃类、酮类、酯类、醇类、醛类、醚类等化合物,该方法前处理简洁方便、准确可靠,可适用于万寿菊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同时该研究结果为万寿菊花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制油炸纯糯米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香气成分的条件进行优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油炸糯米糕风味物质最佳萃取条件为:取1.5 g样品萃取量加入到顶空进样瓶中,使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50/30μm)萃取头,在60℃条件下萃取80 min;油炸糯米糕中共检测出68种风味物质,其中烃类物质11种,醇类6种,醛类20种,酸类2种,酮类9种,酯类5种,吡嗪类11种,呋喃类2种,苯酚和吡咯啉各1种,其中主要是醛类、吡嗪类和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68.71%、8.36%和7.63%。  相似文献   

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着色香葡萄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优化后的HS-SPME条件为:样品超声20 min,采用50/30μm PDMS/CAR/DVB萃取头,样品量8 mL,加盐3 g,40℃萃取40 min。此条件下GC-MS测出3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其中决定其特征香气的物质包括己醛、2-己烯醛、(E)-2-己烯醇、芳樟醇、脱氢芳樟醇及α-萜品醇等。  相似文献   

8.
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茶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和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测定液压机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13种茶油主要挥发物的浓度与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41~0.9999之间,检测限0.04~0.44 μg/g,加标回收率91.83%~105.11%,并有较好的重现性,7次连续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2.51%~8.00%.液压机榨茶油毛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酸类等.挥发性物质含量在前10位的是壬醛、α-蒎烯、乙酸乙酯、戊醇、苯甲醛、辛醇、α-木罗烯、壬醇、癸醇、辛醛,其含量总和为21.26 μg/g,占总量的68.40%.此法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快速、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麦卢卡蜂蜜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方法。以总峰面积和出峰个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不同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出峰个数和总峰面积的影响较大,较佳萃取条件为:样品量3.0 g、蜂蜜与水比例10︰2 (g/mL)、萃取温度80℃、平衡时间15min、萃取时间50 min、解吸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鉴定出33种组分,分别为5种酮类、4种酯类、5种醇类、7种醛类、6种烯类、6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酮类(40.85%)和酯类(15.64%)含量较高,含量最高的组分为2’-甲氧基苯乙酮,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36.87%。这些物质能反映麦卢卡蜂蜜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构成,为其真伪鉴定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普洱茶花和茶花粉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首先对HS-SPME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HS-SPME最优参数为:65μm PDMS/DVB萃取头,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60 min。从普洱茶花和茶花粉中分别检测出65和51种香气成分,各占其总香气成分的87.72%和82.77%,主要为醇类、烷烃类、醛类、烯烃类、酮类、酯类、酚类、酸类、含氮类和萘类化合物。其中,芳樟醇、α-甜没药烯、姜黄烯、十二烷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为普洱茶花主要香气成分;芳樟醇、香叶醇、萜品醇、壬醛和甲氧基丁香酚为茶花粉主要香气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普洱茶花及深加工产品香气品质的评价提供了检测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