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蓝莓果汁的提取率和营养品质,利用酶解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对果汁出汁率、总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蓝莓果汁最优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3∶1,酶用量0.20%,酶解时间180 min,酶解温度50 ℃。在此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蓝莓果汁出汁率为73.37%,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8 °Bx,花青素含量为300.7 mg/kg。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福安市种植的巨峰葡萄为原料,以出汁率为目标,应用无硫复合护色,生物复合酶解,高效澄清等技术集成,研发高品质葡萄浓缩汁和葡萄汁饮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酶加量、酶解温度、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素0.08%,果酸酶0.04%,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2.0h。经酶解后榨汁和直接榨汁相比可提高出汁率10%,且果汁容易过滤,果汁品质级别提高。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的果肉组织致密,果皮厚重,不便于直接打浆取汁,多采用浸提法。为提高枣汁的提取率,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究了热水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热水浸提最佳条件:蒸煮温度100℃,时间为12.5 min;酶解浸提最佳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为0.4%,时间为4 h,温度为50℃,p H值为3.5,二者均是8倍的加水量。并分别用单一热水、单一酶解、先热水后酶解、先酶解后热水4种工艺提取枣汁,结果表明,先热水后酶解的工艺的浸提率达到52.03%,较热水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分别提高了16.55%和18.11%,黄酮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工艺,且枣汁香气浓郁,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在拐枣果汁提取应用中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拐枣果汁提取的出汁率,采用果胶酶酶解打浆后的拐枣果浆,研究果胶酶用于拐枣果汁提取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出汁率为指标,初步确定果浆酶解时果胶酶质量分数、提取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提取拐枣果汁时,影响出汁率的因素顺序为:酶解温度对出汁率影响最大,果胶酶添加量次之,酶解时间影响最小;提取果汁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的质量分数0.07%,提取温度35℃,作用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出汁率可达50.41%,比不加酶的对照实验结果高6.07%,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为24%25%。因此,果胶酶可用于拐枣果汁的提取,并能增加出汁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解技术提高西番莲果渣的出汁率,对4种水解酶进行筛选,得到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混合酶的酶解效果最好。以西番莲果渣为原料,以果渣出汁率、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果渣汁液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果渣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混合酶0.2%、酶解pH 4.5、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果渣出汁率达到83.3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27%,维生素C含量为17.29%。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复合酶对余甘子汁进行二次榨汁,进一步提高余甘子的出汁率。以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余甘子汁复合酶解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果胶酶-纤维素酶复合酶酶解余甘子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酶-纤维素酶质量比1.1∶1、复合酶添加量0.01%、酶解时间2.9 h、酶解温度55℃,该工艺条件下出汁率为(88.81±0.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57±0.06)%、总酸含量为(29.28±0.15)g/L。应用复合酶对余甘子汁进行二次榨汁,能有效提高余甘子汁的二次榨汁出汁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加工工艺对黑莓浆果出汁率及果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取汁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制取黑莓果汁采用酶法液化法,出汁率、果汁澄清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直接榨汁法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果汁浑浊;浸提取汁法出汁率低,果汁稀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但色素获得率高.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0.04%~0.06%,处理时间1~2h,处理温度45~55℃,黑莓浆果出汁率高,果汁得率在80%以上,果汁澄清,质量好,果汁透光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9.
以梅县沙田柚为原料,利用果胶酶处理柚果浆,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添加量对果浆出汁率的影响,优化沙田柚果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酶解温度40~45℃,酶解时间3h,酶添加量75~100mg/L,此时出汁率在80%以上;比较酶解前后果汁的营养成分的变化,果汁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0.6 oBix,还原糖含量由9.418g/L提高到10.30g/L,出汁率提高了18.23%,果汁黏度由30mPa.s显著下降至2mPa.s,VC损失率为28.2%,同时果汁透光率也显著提高,而对果汁总酸、pH值等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果浆酶解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果胶酶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及酶用量对猕猴桃果浆出汁率、果汁澄清度和乙醇不溶物的影响,采用通用旋转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猕猴桃果浆酶解最优条件。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浆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作用时间为113min,果胶酶用量为0.013%,在此条件下,猕猴桃果浆预测出汁率达到83.30%,乙醇不溶物0.98g/100ml,果汁的澄清度为81.47%。验证试验表明,响应面优化后得到猕猴桃果浆出汁率、果汁澄清度和乙醇不溶物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04和0.92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得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最佳酶解制备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酶解制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06%,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为4:5(m:m),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果汁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679.85±6.11)mg/100 g,果实出汁率为78.65%±1.05%。酶解工艺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为0.232 mg/mL,同时对α-淀粉酶、酪氨酸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326、22.587、30.722 mg/mL,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黑果腺类花楸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李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酥李出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对单一果胶酶、单一纤维素酶、复合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提取酥李果汁的工艺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结果:不同加酶方式中对酥李出汁率的影响因素顺序均为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酶解时间;果胶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45 g/L、酶解温度38 ℃、酶解pH3.8、酶解时间72 min,出汁率提高27.13%;维素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55 g/L、酶解温度41 ℃、酶解pH4.2、酶解时间105 min,出汁率提高20.18%;复合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45 g/L、纤维素酶添加量0.55 g/L、酶解温度41 ℃、酶解pH4.0、酶解时间87 min,出汁率提高31.79%。三种加酶方式中,回归模型均能较好地反应相应酶制备酥李果浆的出汁率,所得工艺合理可靠。结论:在酶法提取酥李果汁过程中,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不同添加方式均能有效提高酥李出汁率,其中采用复合酶提取酥李果汁效果最佳。本研究成果为贵州李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亚麻籽粕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实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蛋白酶并考察底物浓度、酶添加量、温度、pH及时间等对酶解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作为最适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温度37 ℃,酶解时间3.00 h,加酶量为4000 U/g,pH8.5,在该条件下,1 mg/mL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3.64%±0.023%)和(19.98%±0.098%),0.5 mg/mL酶解产物的ABTS自由请清除率为(88.11%±0.059%)。说明亚麻籽粕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解浸提的方法制备红枣汁。主要研究了预煮工艺和酶解条件对红枣汁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预煮条件为:预煮温度100℃,预煮时间20 min,料水比为1︰16;酶解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0.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酶解pH3。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做验证试验,枣汁提取率可达51.89%,总糖35.93%,可溶性固形物10.57%,所得枣汁色泽自然、枣香浓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市售和田大枣为原料,利用果胶酶处理红枣浆,以提高红枣浆出汁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在酶解温度30℃~50℃范围内、酶解pH 4.5~5.5、果胶酶添加量0.01%~0.03%、酶解时间60 min~80 min红枣浆出汁率较高,酶解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果胶酶处理红枣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pH 5.5,果胶酶添加量0.03%,酶解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红枣浆出汁率为87.5%,比未添加果胶酶进行酶解提高了19%。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提取巴塘核桃油的最佳工艺及不同储藏条件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L9(34)正交试验研究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加酶量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并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研究该核桃油在不同温度、光照、容器材料以及抗氧化剂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巴塘核桃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pH7、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3.5 h、加酶量1.4%,在此条件下巴塘核桃油提取率为78.91%±0.03%;将此条件下提取的核桃油用铁罐灌装,置于冷藏、避光的条件下,并添加0.02% BHT+VC(质量比1:1)作为抗氧化剂,其表现出的氧化稳定性较佳,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胡萝卜、番茄、黄瓜和西芹这四种蔬菜制汁的酶解工艺。方法:榨汁过程中分别添加果胶酶或纤维素酶对蔬菜汁进行酶解处理,以出汁率和浊度为指标对酶解条件(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优化。结果:四种蔬菜汁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胡萝卜汁酶解时间60 min,果胶酶添加量0.4%,酶解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出汁率达到84.7%,浊度为54.3 NTU;番茄汁酶解时间40 min,果胶酶添加量0.2%,酶解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出汁率达到95.1%,浊度为36.3 NTU;黄瓜汁酶解时间60 min,果胶酶添加量0.5%,酶解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出汁率达到93.2%,浊度为60.7 NTU;西芹汁酶解时间60 min,纤维素酶添加量0.4%,酶解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出汁率达到92.1%,浊度为33.3 NTU。结论:在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蔬菜汁色泽清亮、甘甜爽口,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用于制备复合果蔬或蔬菜饮料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C8-1对其发酵,研制具有特殊果香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进行条件优化,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酸含量作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9 lg CFU/mL,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22 h,黑果腺肋花楸料液比为1:3(v:v),在此条件下,总酸含量达到6.60 mg/mL;发酵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总酚含量增加10.51%,总酸含量增加74.60%,还原糖含量降低4.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6.15%;对色泽研究可知,发酵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亮度、红色色调和黄色色调均有增强作用;抗氧化实验表明,经发酵处理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极显著高于鲜榨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p<0.01)。感官评分较鲜榨果汁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1可以在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进行正常的生长代谢活动,并能够提高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生物质资源,以海带为原料,采用超声-复合酶解法(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提取海藻酸钠,在考察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3 g、果胶酶添加量0.3 g、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1 g,酶解pH=4,酶解温度55℃,超声功率250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海藻酸钠的得率为21.53%±0.12%,是传统甲醛法得率的1.288倍。通过粘度测定,所得海藻酸钠产物的黏度为1880 mPa·s;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以看出,超声-复合酶解法能有效破坏海带细胞壁的结构,从而提高海藻酸钠的得率。超声-复合酶解法可以提高产率、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一定普适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