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的光周期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恒蔚  周瑞阳  徐俐 《作物学报》2003,29(2):222-224
光周期敏感雌性不育苎麻(PFSR)头、二、三麻均能成花, 但头、二麻雌性败育, 三麻雌性可育, 雄性发育正常, 年度间表现稳定. 对其光周期特性研究分析表明: (1) 6至7月, PFSR雌性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在13.0 h/d至13.5 h/d之间, 败育发生早而彻底; (2) 经SD+LD和LD+SD处理, 雌性表现为相邻节位间由可育到不育或不育到可育的跃变,  相似文献   

2.
3.
光周期敏感全雌性苎麻特征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瑞祥  刘正书 《种子》1999,(5):11-14
1987年以来,发现仅现雌蕾的全雌性苎麻,经自然结实及其与黑皮蔸杂交,创造出8个全雌性苎麻可株系,经感光性鉴定为光周期敏感型全雌性苎麻材料,SG0型与黑皮蔸具有一定程度的杂交亲合笥;SG型的体细胞染色体倍性变异异常,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黄庆榴  唐锡华 《作物学报》1994,20(2):156-160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在控制光长和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说明它对光周期反应强,光周期反应日数为107天;在长光照(14.5小时)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稳定,植物在稻穗雌雄蕊原基分化前长光照对穗发育有不利作用,但分化后对长光照反应不敏感。温度对7001s稻穗发育和小穗育性亦有一定的影响,在20℃低温抽穗延迟,但每穗总小穗数增加,结实率降低;30℃高温下每穗总小穗数及结实率均降低。翻种在上海地区自然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王台  肖翊华  刘文芳 《作物学报》1991,17(5):369-375
本文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和常规水稻农垦58为材料,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后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用不同光周期(SD 和 LD)进行育性诱导处理,半微量的二硝基水扬酸法定糖结果表明:1.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D~(**)或 LD~(***))的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经过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Ⅱ—Ⅲ)后,迅速增加,至雌雄蕊形成期时,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SD 或 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农垦58一致。但是,在雌雄蕊形成期之后,农垦58-sSD~(****)的蔗糖含量下降,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增加,而农垦58-s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明显增加。推测长日照可能通过某些代谢环节影响了农垦58-s 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向雄蕊的运输。营养缺乏是造成小饱子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柑桔中雌性不育性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 Hubei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Rice(HPGMR)具有短日照可育,长日照不育的特性。本研究探明了农垦58(A—B)等晚粳类型的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光(日)照诱导育性转变的敏感期是在幼穗分化的第二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据此,提出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从感光叶龄至花粉完熟期  相似文献   

9.
张彬 《种子》1990,(2):46-46
1988年湖北省w6154s 等7个光敏感核不育系率先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全国各杂交水稻863课题组也先后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南、福建、四川、安徽等省相继育成一批稳定的光敏感核不育系,而且发现一批新品种资源的光敏系,同时还筛选出一批强优组合。象w61541/cy8s—41、w61541/明恢63等比三系杂交稻  相似文献   

10.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在控制光长和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说明它对光周期反应强,光周期反应日数为107天;在长光照(14.5小时)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稳定,植物在稻穗雌雄蕊原基分化前长光照对穗发育有不利作用,但分化后对长光照反应不敏感。温度对7001s稻穗发育和小穗育性亦有一定的影响,在20℃低温抽穗延迟,但每穗总小穗数  相似文献   

11.
分离克隆苎麻CCoAOMT基因部分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为材料,研究木质素代谢的关键酶苎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基因序列。分离了高纯度RNA和DNA。以RNA为模板,用简并引物以RT-PCR的方法,克隆了苎麻CCoAOMT基因cDNA部分序列,长度为486 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此cDNA序列为苎麻植物中首次克隆的(caffeoyl-CoA 3-O-methyltransferase,CCoAOMT)新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AY651026。以苎麻4个栽培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经温度梯度PCR条件优化,获得苎麻CCoAOMT基因的部分基因组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AY818191 (湘苎3号,922 bp)、AY822619 (圆麻,915 bp)、AY822620 (芦竹青,914 bp)、AY822622 (青麻,914 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苎麻4个栽培品种的CCoAOMT基因基因组DNA片段序列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苎麻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栽培品种芦竹青为材料,经MseⅠ酶切并与相应接头连接,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探针(CT)15杂交,再用链亲和素包被磁珠(Dynabeads M-280)捕捉杂交产物,以21碱基接头寡核苷酸为引物经PCR扩增获得了双链目的片段,回收300~1 000 bp DNA片段,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中,这样就构建了苎麻富含(GA)n微卫星的部分基因组文库。随机挑取36个克隆,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对其进行PCR筛选。测序分析了22个阳性克隆,每个克隆都含有微卫星DNA,阳性克隆率为61.1%,微卫星种类以与探针互补的(GA/CT)n为主,占83.3%,同时还存在(TG/AC)n和三碱基、六碱基为单元构成的苎麻微卫星,如(GAC)n、(ACG)n、(TCT)n、(TCG)n、(GAA)n、(CCGACG) n、(GAGAAA)n等。最后以18个微卫星位点设计了18对苎麻微卫星特异引物。GA/CT重复单元的长度从7到40范围内变化,平均为19.2,显示了它们将产生良好多态性,为一种强有力的遗传标记。苎麻微卫星DNA标记可广泛应用于苎麻基因型鉴定,基因和QTL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系谱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建立了苎麻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确定了对苎麻转化体和非转化体进行筛选的Kan浓度为25mg/L。通过比较不同的条件对通过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苎麻叶片遗传转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周瑞阳 《作物学报》1995,21(2):240-243
研究了5个品种(系)、3个环剥时期及两种密度下,环剥对苎麻(短日植物)开花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环剥能诱导头麻成熟期已有花芽分化的品种(系)于5至6月的自然长日下只开雄花,比短日(10小时光照)处理株花蕾多、花期长,但环剥不能诱导同等条件下无花芽分化的品种开花。对成熟茎环剥比成熟前环剥、稀植比密植表现出更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比较折梢与环剥对圆叶青及黄荆皮品种成花诱导效应的差异。对圆叶青,折梢远不及环剥的成花诱导效应,但黄荆皮的折梢与环剥处理株几乎具有同等的成花诱导效果并优于圆叶青。环剥及折梢应于6月上、中旬进行。折梢角度应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野生苎麻种子的粒型差异较大,有扁三角形、近扁纺锤体形和扁卵形3种;而栽培种只有近纺锤体形和扁卵形两种且差异不明显;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种子形态、大小、千粒重、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我国苎麻种质资源的保护、贮藏、利用、鉴别、流通、选种、配种、种子信息查询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根癌农杆菌介导苎麻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波  彭定祥  孙珍夏  张娜  邢秀龙 《作物学报》2007,33(10):1606-1610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 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生出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再生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苎麻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苎麻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苎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8.
不同倍性苎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化学药剂诱导的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 有单倍体、 混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 在28株孤雌生殖后代植株中, 有6株单倍体细胞超过50%。 秋水仙素诱变株及多倍体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也呈现多样性, 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均不一致, 变化在12~84之间。 对不同倍性苎麻植株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行  相似文献   

19.
苎麻属于荨麻科苎麻属,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纺织原料,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苎麻基因组信息,拟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苎麻基因组大小。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日本晴为内标,湘苎3号为待测样品,分别分离水稻和苎麻叶片细胞的细胞核,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对水稻和苎麻样品的PI发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水稻和苎麻样品的荧光强度的倍数关系,计算得到苎麻基因组大小,并采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同时进行测定和计算。以水稻日本晴为外标,苎麻3号为待测样品,测得苎麻基因组大小为332.5 Mb,而用内标法得到的苎麻基因组大小为300.5 Mb,相比之下内标法测定的变异系数更低,更为准确。苎麻基因组大小的测定为苎麻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及其基因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