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文科是高水平高等工科院校实现综合化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开展素质教育”,“科学的综合化”和“学科布局结构的合理化”等方面论述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影响文科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发展文科的基本途径,从认识到操作层面构成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总体化、综合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美国阿波罗登月总指挥韦伯曾经说过: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技术,关键在于综合。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表现。大学教育要适应这种“综合”,基础课教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要实现这种“综合”。在物理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尝试。一、提炼教学内容,加强综合训练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决定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联系着的统一体,素质离不开知识作基础,知识通过内化、升华成为能…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分类的众多学科中,总有基础学科与各级分支学科之别,在每门学科中,又有理论与应用之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基础、理论的方面,正是“本”或“主”,分支、应用的方面,属于“用”或“辅”。这种地位与作用的区别,不应混淆与颠倒。大学只有首先在基础学科和基本理论方面建设得比较牢靠和完整,才能使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有切实的保证,并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的大学应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基本理论的建设和主干基础课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大学文理渗透的教育格局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更高程度上相互融通、彼此交叉。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中,正逐步形成了文理渗透的教育格局,围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一、文理渗透教育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从总体上分析,出现文理渗透教育格局是由教育的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具体原因如下:1.文理渗透教育格局的出现是学科及专业日趋综合化的结果首先,综合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科技发展总是分化与综合的结合。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综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学有效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相统一的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习得”和“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师生发展”成为大学有效教学的目标归属;问题共同体、具有较高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学术修养的教师、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富有探究精神的学生以及“我-你”的师生关系成为影响大学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导社会公众的价值理想、营造支持有效教学的大学管理文化,以及关注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措施,使大学有效教学成为可能,实现大学在人类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搭建桥梁的责任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总体化、综合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美国阿波罗登月总指挥韦伯曾经说过: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都是现成的技术,关键在于综合.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也是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表现.大学教育要适应这种"综合",基础课教学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也要实现这种"综合".在物理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学科综合化正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作为冶金科研工作者,用综合的方法来观察我们的工作并制定发展战略,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在该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上进行较为积极的选择。任何一门应用学科的发展方向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选择的,同时,它又与当时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改进、完善现有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科是高水平高等工科院校实现综合化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开展素质教育“、“科学的综合化“和“学科布局结构的合理化“等方面论述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影响文科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发展文科的基本途径,从认识到操作层面构成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效率较低是长期围绕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大学英语课堂冷清与英语培训市场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原因分析,提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建立英语“超市”以及关于“超市”的一些运作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近期湖南省高教学会举办的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围绕“迈向21世纪办好现代大学的新思路”这一论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并一致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国际化、大众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向。因此,每所大学都要确立自己全新的办学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实施创新教育;改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增添一些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入数字化教学,等等;都是我们办好大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课程知识基础正在从“学术性知识”向“功用性知识”转变,这必然会导致大学教育中人的缺失、大学自我发展的迷失以及大学社会批判功能的式微。为此,大学课程知识基础必须在“学术性知识”、“功用性知识”和“教化性知识”三者之间取得“差异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一日,由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四川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和成都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全国新学科与编辑学研讨会”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会议共进行了六天,于四月二十六日胜利结束。这次大会是全国首次深入地将新学科:信息论、系统控制论、思维科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技术、心理学和美学等引入编辑学的  相似文献   

13.
我校原是一所单一的工科学院,文科和理科都很弱。80年代以来学校致力于向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方向发展,相继增设了一些人文艺术类专业和学科点,如外语、法律、文秘、经贸、广告与装璜等,组建了工商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现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中的文理渗透、理工交叉,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成为首批启动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全国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在这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表面工程》2006,19(6):54-55
钟群鹏院士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地研究了安全生产科学发展观问题,并从技术层面上指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材料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逆向思维和“反面教员”,坚持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加快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捷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金钥匙”。钟群鹏院士的研究成果及观点,对表面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记者于12月1日对钟群鹏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大学     
《上海金属》2007,29(1):F0004-F0004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有22个学校,55个本科专业,6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大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学改革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所进行的以“自主办学”为主导方向的大学改革,通过赋予大学以法人资格,校产结合,灵活设置大学课程,多种形式办学,以及开展大学办学水平的考核评价等举措,给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新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呼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与方式,构建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学校与社会,家庭相互渗透联动教育,培养“智商”与“情商”统一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学科发展与世界高精尖水平相比才不会落伍,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的“近代”,囊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史时段,此间,中国在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过程当中,萌芽中的市民社会已经出现。私立大学与上述萌芽市民社会具有同一性,并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得益于并促进了萌芽市民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主要由于中国长期的君主专制政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使得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极为不成熟并由此决定了私立大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学科结构及布局关系到高等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全局的发展 ,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类型 ,关系到科研与创新能力和水平 ,最终影响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中南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就中南大学学科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学排名的名次是一个学校的外在表象 ,大学文化沉淀与底蕴是一个学校的水平体现。文章以“2 0 0 3中国大学评价”和“2 0 0 3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前 30名大学的并集和中南大学个案为主要分析对象 ,论述了大学排名的名次与大学文化沉淀与底蕴之间成对应关系 ,从而证实了“大学排名的名次是大学文化沉淀与底蕴的标志”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