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
目的 总结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共10例,占同期PM住院患者的2.4%(10/424)。其中男3例,女7例,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有四肢近端肌无力;抬头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各1例。出现肺间质病变5例、呼吸肌受累2例、心脏受累6例。肿瘤类型以淋巴瘤和肺癌常见(各3例),其他包括食管癌、胃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7例患者在PM诊断前后1年内发现肿瘤,肿瘤首发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咳嗽气短、吞咽困难、肉眼血尿、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无症状患者筛查发现便潜血阳性或肺占位。9例接受足量激素治疗,5例PM在1个月内完全缓解;4例仅部分缓解,其中3例在肿瘤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 由于合并恶性肿瘤可影响PM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临床应高度警惕。对于PM合并肿瘤患者,应及早进行肿瘤治疗以更好地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合格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临床疗效。结果:在健康知识合格率、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6):145-14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其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负性情绪明显降低,且无认知障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病情好转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9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80例。在进行相同的救治后,实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经过2周的不同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日换药次数和日更换床单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死亡31例,病死率6.46%;对照组死亡133例,病死率27.71%;实验组日换药率和日更换床单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认知及并发症的发生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从无创性机械通气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关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及时控制无创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了预见性护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炎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脐炎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8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均治愈,5天内治愈的患儿占45例,8天治愈的患儿占24例,11例病情较重的患儿经过护理治疗体温恢复了正常,脐部红肿的症状得到了减轻,没有出现臭味,经过治疗12天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新生儿脐炎患儿给予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0):89-9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14年1-6月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比洛芬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体温、脉搏等,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气道管理护理及舒适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VAP、UEX发生率分别为4例(13.3%)、2例(6.7%),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精神、饮食、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4.51±0.38)分、(4.41±0.35)分、(4.55±0.36)分、(4.46±0.3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患者时应注意临床护理措施实施,采取舒适护理及气道护理等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81-8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握力、Barthel指数、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握力、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能力、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4)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抢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行胸腺切除术的6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胸腺切除术都获得成功,无一例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8%,重复插管率为8.06%。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之后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须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及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才能有效预防术后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SIRS),发病率高,脓毒症导致的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是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因。肺脏是脓毒症时最易受损伤的靶器官,常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并给予合适的呼气终末正压(PEEP)。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时及时吸出气道痰液、保持气道通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7):106-10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常规脐部护理法及二次断脐护理法,观察三组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效果,其中包括脐带的脱落时间、脐部的出血情况以及脐炎的发生率等。结果:C组脐带的脱落时间最短、出血情况最少,并且脐炎发生的例数也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以及脐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包扎法预防脐炎的效果一般,在进行脐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新生儿二次断脐护理,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的降低了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10):84-87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结合护理干预对其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ICU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3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3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比较两组ICU机械通气各时间段谵妄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ICU机械通气8 h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 8~48 h、>48 h及ICU住院期间谵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谵妄首次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早期活动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谵妄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谵妄发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干预效果较单纯实施护理干预好。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目的:讨论小儿泪囊炎的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小儿泪囊炎1月以上的患儿进行隔日加压泪道冲洗3~5次,未能治愈者应及时行鼻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观察治愈率、治愈方法的构成比例以及并发症。结果:治愈率为97.8%,有2例发生皮下水肿。结论:小儿泪囊炎患儿应及时隔日加压泪道冲洗3~5次,未治愈者,应及时采用鼻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8)
目的:观察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外伤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呼吸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对患者并发的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记录两组患儿胸片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胸片改善的有效率为68.89%,实验组患儿的胸片改善有效率为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采用针对性护理,有更为显著地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19):73-74
目的:探讨运用优质护理服务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NICU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1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9.62±5.41)d、机械通气(7.69±2.35)次、护理满意度为9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74±5.73)d、(9.52±2.86)次及81.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积极用于机械通气新生儿中,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5):16-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CABG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某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率及依从性、术后并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数、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训练方法、正确的咳嗽排痰法及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几率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提高了CABG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质量,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5)
目的:观察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2.1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6)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性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100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按原则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同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行辅助性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的检测,并将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RD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行辅助性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是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4):68-69
目的:观察电针颈臂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颈臂穴电针组)20例;对照组(传统取穴电针组)20例。以VAS评分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颈肩上肢疼痛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镇痛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臂穴为主施以电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肩上肢疼痛,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