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从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及高压氧治疗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5岁、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24小时及急性期高压氧治疗不足等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昏迷时间长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予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迟发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并发症、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9项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各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和高敏C反应蛋白5个因素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够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及高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促成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人群中迟发性脑病发病率与患者发病年龄、昏迷时间及高压氧疗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同一条件下不同阶段发生迟发性脑病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人群中的比例进行统计。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与患者发病年龄及昏迷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与高压氧疗时间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精神症状、二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本组60例患者有效率为86.67%,痊愈率40%。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既往身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较大,具有较多并发症,昏迷时间比较长,并且高压氧疗时间短且晚,大多在恢复期具有精神刺激表现。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多发于高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早期有效的高压氧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申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急性中毒后均有5~42天不等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血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65%。结论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假愈期及急性期高压氧治疗次数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疗程越长,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7.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5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小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急性中毒后,均有5.42天不等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有效率为83.3%,治愈率33.3%。结论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假愈期、急性期高压氧治疗次数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疗程越长,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且完成苏醒后60 d假愈期随访的102例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愈期内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6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组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未发生组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4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为中老年患者。其中60岁以上者15例(62.5%),CO中毒后昏迷时间均超过4h,发病前12例作脑电图检查全部异常,全部病例急性期治疗少于2周,19例未经高压氧治疗;6例病前有饮酒、发热及精神刺激。结论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为年龄超过40岁、接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 89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和强化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及其他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早期(1~5 d内)采用2次/d的强化高压氧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平均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强化治疗组的平均苏醒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均<0.05)。结论早期强化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72例的临床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2例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病理机制复杂,预后效果与患者年龄、急性期昏迷时间和高压氧治疗次数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临床上应在早期、足量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药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对我院2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平均35.7次,治愈率42.86%,总有效率92.86%,疗效确切。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治疗时间越早,疗程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2):69-69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特点,脑电图及MRZ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MRZ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多样,头MRZ可有特征性“虎眼征”及大脑白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脑电图表现不规则慢波,经高压氧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只要有一氧化碳中毒就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可能,高压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影响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因素,找出改进的方法,预防迟发性脑病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38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转归分为痊愈组(A组,n=23)迟发性脑病组(B组,n=11)后遗症组(C组,n=4)。结果痊愈组与迟发性脑病组的持续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越重,昏迷时间越长,出现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几率越高。首次治疗持续时间小于15天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大于40天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关键是不应过早停止治疗,首次治疗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0天。否则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影响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因素,找出改进的方法,预防迟发性脑病及后道症的发生.方法 对38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接患者转归分为痊愈组(A组,n=23)迟发性脑病组(B组,n=11)后遗症组(C组,n=4).结果 痊愈组与迟发性脑病组的持续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病情越重,昏迷时间越长.出现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的几率越高.首次治疗持续时间小于15天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大于40天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关键是不应过早停止治疗,首次治疗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0天.否则易并发迟发性脑病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顾惠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48-149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对45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为高压氧对39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昏迷时间和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对CO中毒患者具有苏醒早、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及病死率等优点,强调纳洛酮要早期足量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疗程和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疗效与治疗疗程有关,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991-99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和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0例,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痊愈率为47.4%,有效率为9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明显的关系。及时、有效、充分的治疗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减少致残或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既往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情况以及影响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1月收住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既往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既往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情况令人失望:完全依从(坚持治疗者)11例(13.4%),不依从71例(86.6%)。结果影响治疗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为疾病知识、病情和就医条件。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与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疾病的防治认识不够,应加强各方面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