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泌体作为信号载体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在肿瘤中特定成分的差异性表达及其本身具备易获取、创伤性小、不易降解、靶向性强等特点,使之在肿瘤治疗方面备受关注,尤其是外泌体及其加工品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研究显示外泌体在卵巢癌发生、转移及侵袭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作为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手段及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具有巨大潜力,有望为卵巢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信息。本文就外泌体在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张玉颖  尚松  阎磊 《中国肿瘤》2020,29(6):444-451
摘 要: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起病隐匿,临床诊断时往往已为中晚期,预后欠佳。外泌体是细胞分泌至胞外的一类含有生物学活性物质的小囊泡,它们在生理状态维持及疾病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多种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卵巢癌中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卵巢癌外泌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卵巢癌诊治中的新进展,从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卵巢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卵巢癌无症状发展,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早期检测卵巢癌可显著提高总生存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小RNA(miRNA)在癌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极大的关注。miRNA可以在循环血液中稳定存在(如包裹在外泌体中),并可通过外泌体的分泌和转移在肿瘤细胞之间和肿瘤细胞微环境的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外泌体mi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是失调的,可能反映肿瘤的恶性特征。因此评估外泌体来源的循环miRNA可能会为卵巢癌提供一类新的非侵袭性生物标志物。本综述概述了有关外泌体miRN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循环血液外泌体miRNA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PMN)特指原发肿瘤灶为肿瘤细胞远处播散和定植准备的微环境,此微环境的六个特征包括炎症、免疫抑制、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亲器官性、重编程和淋巴管生成。PMN形成的关键成分包括肿瘤源性分泌因子、细胞外囊泡(含外泌体)、骨髓源性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和宿主基质细胞等,其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信使,在肿瘤PMN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就外泌体在肿瘤PMN形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分泌的膜性小泡,参与细胞间通讯。靶细胞通过胞吞样作用摄取外泌体中的蛋白质、mRNAs和microRNAs(miRNAs)等。miRNAs调节着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致癌、通过降解靶标RNA或干扰其翻译介导靶基因沉默。肿瘤患者循环血浆或血清中的miRNAs可包裹于外泌体中而免遭降解,但外泌体内  相似文献   

6.
李俊  熊鹰  赵琪  皮孝武  黄浩  郭峰  潘晖 《现代肿瘤医学》2023,(23):4449-4455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两型,膀胱癌总体呈表面和浸润性两方向生长,容易复发与转移,目前医疗界治疗膀胱癌的方法虽多,但疗效却不理想。因此,开发有效的膀胱癌治疗靶向药物和开发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无创性体外诊断检测技术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外泌体是一种由许多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层膜性结构的细胞外囊泡,通过递送细胞内信号物质(如蛋白质,核酸,microRNA等非编码RNA等)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特殊环状结构且耐受核酸外切酶降解的新型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miRNA可通过外泌体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之间作为信使来介导多种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能够有效地反映肿瘤的进展和预后情况,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就外泌体miRNAs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叶冬熳  于韬 《现代肿瘤医学》2018,(20):3341-3344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产生的囊泡样结构,包含蛋白质、脂质、遗传物质如mRNA、miRNA等,能参与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外泌体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检测均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外泌体可以在体液中检测到,本文就外泌体的收集、提取及鉴定外泌体的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内体循环途径的最终产物,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晚期核内体,经核内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与其他类型的细胞外囊泡不同。疾病来源的外泌体在全身的体液中都可检测到,且其内含有来源细胞的所有分子谱,因此外泌体成为液体活检中的后起之秀。外泌体是细胞间交换物质、传递信息的重要信使。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息交流,既可影响正常的生理过程,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概述了多种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恶性肿瘤诊断、肿瘤发展监控、监测治疗反应和评估预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是各种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囊泡状物质,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中,同时也存在于肿瘤的微环境中,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细胞来源不同,外泌体在肿瘤的产生和进展中可发挥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虽然目前对于这种截然相反现象的产生机制知之甚少,但是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外泌体在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为外泌体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载体及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有研究表明,HPV蛋白直接或间接参与慢性炎症发生,进而促进肿瘤发展。非编码RNA(miRNAs)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也是炎症通路的关键参与者,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炎性反应有关。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囊泡,这些囊泡可以作为运载体与受体结合。最近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炎症过程,影响免疫反应。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HPV蛋白、miRNAs和外泌体在宫颈癌炎症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