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异维A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 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给予异维A酸口服治疗,A组联合ALA-PDT治疗,B组联合1550 nm点阵激 光治疗,C组联合ALA-PDT及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痤疮综合评分(GAGS)及临床 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A组及B组(P <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A组(75.00%)及B组(72.50%)(P<0.05)。结论 采用异维A酸联合ALA-PDT及点阵激 光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度痤疮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序贯疗法(中药+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中重度痤疮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治疗组在不同阶段给予中医序贯疗法(自拟消痤汤+火针)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对照1组给予消痤汤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对照2组给予消痤汤+火针治疗。治疗组火针疗法于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2周后进行,每2周1次。三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对比皮损消退时间、GAGS评分、Skindex-16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分别为69.23%、65.38%,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损消退时间、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kindex-1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3.85%,低于对照组30.76%和34.61%(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可明显提升疗效,降低痤疮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  相似文献   

3.
陈艳华  周吉文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9):1620-1623
目的:探讨LED红蓝光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ED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用GAGS评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0.01);经治疗5周后,两组GAGS评分、Cardiff痤疮伤残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LED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对重度痤疮患者应用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 临床疗效、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损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 <0.05);观察组GAGS评分、皮损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低于对照组的56.00%(P<0.05)。结论 重度痤疮患者应用小剂量异维A 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GAGS评分,加速皮损消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为异维A酸组、光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8例。异维A酸组予以口服异维A酸治疗,光疗组予以光动力疗法,联合治疗组予以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评估三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患者皮损数量及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显著高于异维A酸组(46.43%)和光疗组(57.14%)(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非炎性皮损数量显著低于异维A酸组和光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光疗组治疗后炎性皮损数量显著低于异维A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Acne-Qol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异维A酸组和光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光疗组患者的红斑水肿、反应性痤疮、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高于异维A酸组(P<0.05),三组间干燥脱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双波长强脉冲光(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皮肤科接诊的60例面部寻常痤疮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双波长IPL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pH值]、不良反应、痤疮瘢痕情况以及皮肤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EWL、pH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痤疮瘢痕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毛孔、红斑、紫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可促进皮损消退,改善皮肤屏障,减轻痤疮瘢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维A酸联合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0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异维A酸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皮损情况、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acnegradingsystem,GAGS)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统计两组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痊愈率52.50%,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两组皮损数量和GAG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7、IL-18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血清IL-17、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皮肤干燥和色素沉着的比例分别为60.0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82.50%、22.50%(P0.05)。结论:异维A酸联合光动力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痤疮症状,降低血清IL-17、IL-1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裴璐  惠云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4):66-69
目的 探究口服异维A酸与臭氧液体敷料联合治疗寻常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1例。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臭氧液体敷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 皮脂溢出情况、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 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 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异维A酸联合臭氧液体敷料治疗 寻常痤疮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1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子水杨酸组(37例)、强脉冲光组(37例)和联合治疗组(37例)。其中超分子水杨酸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强脉冲光组进行强脉冲光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GAG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超分子水杨酸组与强脉冲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GAG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GAGS评分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医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粉刺挤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个数、生活质量(Acne-QOL量表)、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皮损个数、GAG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个数、GAG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维度与Acne-QOL总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维度评分与Acne-QOL总分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2.00%(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红斑、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反应性痤疮、面部瘙痒情况发生,对照组反应性痤疮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9例(12.00%)复发(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降低了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